一起答
主观

“给定材料12”中提到“环保风暴”的和“绿色消费文化”,请你谈谈对它们的认识和理解,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请以“让江河湖海修养生息”为主题,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全文不少于1000字。

  2. “给定材料6”提到了“让江河湖海修养生息”治理水污染的重大举措,请你给出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措施和建议。要求:措施合理,具有说服力和可操作性,不超过350字。

  3. “给定材料12”中提到“环保风暴”的和“绿色消费文化”,请你谈谈对它们的认识和理解,不超过350字。

  4.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参考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沱沱河沿,“万里长江第一镇”。在这里,“第一”还有很多:万里长江第一桥、万里长江第一小学……正当沱沱河沿接受并熟悉这些个“第一”的时候,一项新的第一却被加冠她的身上——万里长江第一污染源。

     沱沱河沿的一些店铺门前已经积起了水,烟盒、破鞋、塑料袋,漂在水中,沉人烂泥;雁石坪的情况更糟糕,垃圾被居民,还有环卫部门直接倒进了布曲河。

     沱沱河大桥西头,一个大坑成了小镇居民“约定俗成”的垃圾站。只要稍微一走近,就让人不自觉地加快脚步,那个臭具有超凡的杀伤力。臭味很大部分来自大坑边一个没有蓄粪池的旱厕。其实,在沱沱河沿,还有雁石坪,绝大多数旱厕没有蓄粪池。

     “约定俗成”的垃圾站在沱沱河沿还有几个。在一些地方,说居民直接把垃圾倒进沱沱河,一点都不为过。这些垃圾除了300多沱沱河沿居民的生活垃圾,还有一部分是过路的人和车带来的。应该说,遍地垃圾不可怕,可怕的是遍地垃圾让常住和路过的人们把制造垃圾当成了习以为常。

     2.2007年9月15日,广州番禺区大石街大维村一家名为利昌鞋业有限公司的鞋厂,因为锅炉房外的输油管道发生断裂致使约2吨重油泄漏,致使大维村两条河涌受到污染。

     “重油”是非常规石油的统称,包括重质油、高粘油、油砂、天然沥青和油母页岩等。重油又称燃料油,呈暗黑色液体,主要是以原油加工过程中的常压油、减压渣油、裂化渣油、裂化柴油和催化柴油等为原料混合而成。按照国际公约的分类方法,重油叫做可持久性油类,比较黏稠,难挥发。

     记者从番禺区环保局和大石镇街道办事处了解到,造成大维村河涌污染的重油是从该村一家名叫利昌鞋业有限公司的企业排放出来的,造成大维村两条河涌遭受污染。

    根据环保部门统计数据,此次泄漏出来的重油约为2吨。番禺区环保局表示,环保部门已经完成有关事故的取证工作,按照法律法规,“肇事单位将被处以10万元以下罚款”。

     3.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今年从5月初到7月底,集中3个月的时间组织了8次记者团或记者小组,对8个盛30个地市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集中采访、专题采访或明察暗访,写成《2007年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推行节能减排”采访活动情况报告》,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报告说,记者团把沱江、岷江、淮河、湘江、渭河、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作为采访的重点。通过采访了解到,目前,除汉江水质继续保持在Ⅱ—Ⅲ类外,其他流域水环境状况还是令人担忧的。

     沱江有5个断面水质基本为Ⅳ类,岷江有3个断面水质基本为Ⅳ或V类,超标污染物主要为溶解氧和氨氮。在淮河流域河南段,氨氮一直超标,属于劣V类水质。记者团在河南省采访时发现,一些地方和企业对氨氮减排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处理技术和监测手段还跟不上。

     湖南湘江既作为沿江城市饮用水源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又是纳污河。该流域集中了全省 70%的生产总值,全省大部分大、中型企业都分布在湘江流域。据有关数据统计,每年湘江都要接纳全省逾60%的工业废水。湘江不仅受镉的污染,同时还受到其他很多重金属的严重污染,如砷、汞、六价铬等。5月26日凌晨,记者团在长沙市黑石渡暗访时发现,浏阳河岸边有企业排污管向河内偷排超标污水,周边有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排浏阳河。

     陕西渭河水质依然严重。去年13个临测断面中,76.9%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有9个断面为劣V类。西安市长安区王寺镇太平河是渭河一条支流,记者团在7月17日清晨暗访时发现,太平河周边一些造纸厂仍然在向河道偷排超标污水。

     报告还指出,目前各地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低。一是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和污水收集率不高。据四川省建设厅有关通报,该省32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中,目前正常运行的有12家,运行存在问题的有20家。岷江、沱江、嘉陵江三江流域的14个城市中,目前污水收集率已达到年度目标的城市有6个,未达到的有8个。主要问题是配套管网建设滞后、大部分污水处理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低等。二是污水处理厂进水冲击负荷超过设计能力,对污水处理厂运行安全和有效治污都可能产生影响。三是不能完全实现达标排放。记者团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也在超标排放。四是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到去年年底,湖南省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17%,远低于全国47%的水平。

     4.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水质正面临着被污染的威胁,必须引起足够警惕。检查组在江苏省徐州市看到,徐州市三分之一的污水经奎河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后,排人发源于本地的奎河,但徐州市铜山县还有3家造纸企业向奎河排污,致使奎河由江苏进入安徽的省界断面水质污染严重。

     按照治污规划的要求,徐州市另外三分之二的污水需要经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入不牢河和房亭河,通过截污工程导入同为淮河支流的新沂河人海。但是,徐州的截污导流工程至今没有完成规划批复,工程还没有实施。据反映,扬州、淮安和宿迁的截污导流工程规划同样因意见不一致至今未批,新的方案也未确定,导致大量污水进入南水北调输水干线。山东省济宁市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的重要调蓄湖泊,检查发现其水污染治理同样也存在滞后问题。

     5.我国目前地下水超采区的面积在逐步扩大,从上世纪80年代的8.7万平方公里,已经扩大到了现在的19万平方公里;日前华北地区的地下水超采问题比较突出。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水资源较为短缺的地区之“,过去为了保证粮食生产,地下水位逐年降低。目前华北地区的地下水超采问题比较突出。水利部出台了加强地下水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一系列政策,开展了地下水保护行动,积极地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的治理,全国已经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了地下水超采区,公布了地下水禁采和限采的范围,实施了大规模的地下水超采区的治理,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江苏的苏锡常地区通过近5年的综合治理,实现了地下水全面禁采,而且这几年地下水在逐步回升。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也在稳步推进,包括济南市,现在趵突泉都重新喷涌了。

     水利部长陈雷表示,下一步政府将要采取以下措施遏制地下水超采:一是进一步完善地下水的管理法规和制度;二是编制地下水开发和利用保护规划,合理地配置水资源;三是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合理配置受水区的水资源,加大地下水的压采和限采;四是加强动态水的监测,加强管理;五是大力实施涵养地表水和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措施,加大雨洪资源的利用和人工工程来逐步改善地下水的利用。

     6.我国已经基本具备对江河湖海实施休养生息的条件,并将采取更严格的措施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在2007年9月16日召开的第三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上,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表示,我国的江河湖海已不堪重负,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

     周生贤表示,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是在水环境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对“先污染后治理”传统治污模式的反思和调整,是在总结发达国家水环境治理经验、借鉴社会治理实践、充分尊重江河湖海自然演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治理思路和对策。通过给予江河湖海人文关怀,恢复其生态系统和良性循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环境基础。

     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对江河湖海实施休养生息的条件。周生贤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财政收入3.93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59元。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太湖流域人均GDP已达到6000美元以上,具备了实行休养生息的经济实力。

     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国家将严格6项政策措施:提高环境准人“门槛”,凡是向水体排放汞、镉、六价铬等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项目,要一律停批;严格钢铁、化工、石化、造纸、酿造、印染等行业准入条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12个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加大重点下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7.水污染防治法自1996年修正施行以来,对控制和减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健康,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水污染物排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面临着旧账未清完、又欠新账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水体污染相当严重。据环保总局监测,2005年全国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有27%的断面为劣V类水质,全国约二分之一的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严重,一些地区甚至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

     ——部分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过高,加剧了水污染的恶化趋势。根据最新《水资源调查评价结果》,淮河开发利用率为53%,辽河开发利用率为66%、海河开发利用率为100%,导致这些河流枯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