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给定资料

1.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高校毕业生有727万,或者只有网络那句老话“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才能描述这种情况。事实上,除了727万这个规模之外.今年的毕业生面临的挑战还包括连续几年饱和的市场以及往届“剩”下的师兄师姐们。

据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发布的<;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该机构认定的100家“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比2013年下降7.3%。这意味着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难度与2013年相比还会增加。

对于处在就业重压下的高校毕业生来说,这个冬天格外长。一方面是毕业生数量持续走高强化了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使他们尝到“就业难”的滋味;另一方面更来自于屡禁不止的“就业歧视”,使他们遭遇“被拒绝”的尴尬。

2.有一部分人既没有尝到“就业难”的滋味,也没有遭遇“被拒绝”的尴尬。24岁女孩当上辽宁某大学学院副院长。工作3年就成为副处级干部。这种“火箭式提拔”在普通人身上是很少见的.但是却符合如今存在的官员子女上学、就业被特殊照顾的官场“潜规则”。随着《公务员法》执行逐步到位,我国公务员招考越来越严格,暗箱操作的空间受到挤压。但近年来,一些地方机关工勤人员、事业单位干部招聘涉嫌“内定”的事件时有发生,一种新的腐败形式——就业腐败呈现在我们眼前。

广东惠州一家小型国企24名在册职工有8人是领导亲属。该公司回应称,8名员工与4名领导之间的亲属关系属实,但其中1人是组织调动,另外7人都是I临时工,属于正常招聘。24名职工的国企,一半人都有亲属关系,这样的国企有些家族企业的味道,不过与私企不同的是。由于领导不是一个,为了“班子的团结”,往往大家利益均沾,所以那些没有靠山的员工感到不安甚至开始举报,也就不难理解了。

官方的说法是,这些人都是临时工,并不违反相关政策。这种表态,像极了之前大庆油田部分职工的诉求:“老子打下的江山,为什么不能让小辈来继承?”可见,在国企内部,很多领导和员工都有类似的态度,企业名义上是国家的,实际上却要为员工及其亲属服务。

与赤裸裸的裙带风相比,交叉安排因其隐秘性较高而不为人知,但危害同样不可小觑。清远市盐业总公司就存在交叉安排。报道中一位知情人士称,提拔D夫妇,实际上是人事上的利益互换。同年,C的侄女被E安排进了中山公司。C是谁?清远市盐业总公司局长兼总经理:D是谁?C前任E的弟弟(当时,E已经调任中山公司部经理)。这种交叉安排,真是典型的投桃报

李——你把我弟弟招到你担任领导的公司,并委以重任;我把你侄女安排到我担任领导的公司。如此心照不宣,交叉安排,确实有“创意”。如此这般,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3.2014年7月,湖北宜昌市工商局发布的下属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显示,有两个岗位“其他条件”注明:获得学士学位;具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资格。“这样的招聘条件,明眼人一看便知,明显是特定留给某一个人的,报名招考只是走一个程序而已。"长期在基层事业单位工作的孙某说。

在现实中,还可以不参加统一的报名招考就可以顺利成为编内人士。有网帖举报称,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6名县级领导干部为子女伪造在外地工作的档案,之后将其调动回江永县行政或事业单位工作,以此规避统一招考。据调查发现,被举报的官员子女大多是在近三年进入行政或事业单位,且此前没有参加现单位对应岗位的省、市、县统一招考,而是通过工作调动人职。一位不愿公开身份的内部人士称,网帖所提及的现象在2007年前后开始出现,当地多次调查都没有结果。可以想象,这种涉及多个地方、不同部门的档案伪造、人事调动,不可能由一个人、一个部门完成。一路绿灯的背后,一定要打通多个关节,有多人、多部门的分工协作,而且,一定有利益的输送。

浙江某县教育局在职高专业课教师招聘中,竟出现了电大校长“父亲招聘儿子”的怪事。这个县人事部门规定,这次招聘中电大法学专业教师岗位面向本县招考,设开考比例,即岗位录用数与报名人数之比必须等于或超过1:3,否则取消该岗位录用计划。在报名截止日期最后一天,该岗位只有电大校长之子一人报名,由于担心报名人数不足无法开考,便“请”来两名符合条件的人当“考托”,但这两人实际上没有参加考试,成绩为零分。于是这名校长的儿子就毫无悬念地被录用了。

4.过去,大学生就业很有挑来选去的余地。而现在,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很幸运,找一份好工作更是一种奢求于是,不少人为了谋得一份工作就开始组织自己的“人力资源”。所谓“人力资源”自然是指能用于帮助自己找到工作的那些条件。而在诸多“人力资源”中.最可靠的也最属于自己的,当然是自己的近亲属——首先是父母,其次是叔伯姑舅等。于是,有一个好爸爸就成了现在大学生们最想拥有的“财富”。据说,如果有一个有权的好爸爸(妈妈),“只要一个电话,工作就会搞定”。有人还举出例子说:某某局长的儿子本科毕业,局长的一个电话,孩子轻轻松松进了一家大企业。如果爸妈没权,有钱也行,只是得低三下四地去送礼求人。但即使这样,也是夸耀的资本。因为虽然费点事,但事情还是能办成。最理想的,当然是拥有一个权、钱兼具的爸爸(或妈妈),那就“一切都可以搞定了99,,1…这样的时代,即所谓“父辈就业时代”。

个人综合素质当然是就业成功的条件,但在这竞争激烈的时代,在这个权力和人情社会,越是平民家庭出身的孩子,机会可能越少。许多靠近权力的机关和国有垄断行业里,越来越没有平民和贫苦人家孩子的缘分。父辈的权力和“人脉”,会以某种方式“世袭”。

原本指望十年寒窗跃出农门的学子们,在这些“腐败”的行为面前,绝望的情绪来得愈发地早了。重庆市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高考,一大原因即是就业形势严峻,上完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使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蔓延,如果孩子成绩平平只能上专科,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这种形势发展开来,其结果是可怕的:在农村地区,从高中弃考,将迅速蔓延为高中弃学、初中弃学,我国教育将陷入拥有世界第一高等教育规模,但九年义务教育却难以真正普及的尴尬。

5.据媒体报道,湖南省委党校人口研究所学者豆小红做过一个研究,按地域、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指标,他抽取了几组湖南高校毕业生样本,分析其“职业发展”与“家庭出身”之间的关系。调查结论是:父辈的职业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子辈的职业地位。对此,媒体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71%的受访者对“父辈职业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子辈职业地位”表示认同。

这一媒体调查结果,引起不少舆论关注,并引发议论。可是,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一调查是似是而非的。75.71%的受访者对“父辈职业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子辈职业地位”表示认同,是指认为有这种现象,还是他们接受这种现象?

如果是社会接受这种现象。这比这种现象的存在更应引起关注。道理很简单,“父辈就业”是有违就业公平的,不利于求职者平等竞争。而在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中,大学生就认为影响求职的首要因素是“关系就业”“人脉就业”这类“就业腐败”。对于“父辈就业”,我们的社会应该高度警惕。

从教育公平角度看,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大学毕业生就业,属于就业公平范畴,但与教育的结果公平直接关联。从“父辈就业”往后看,我们会发现,这几乎是一个“父辈求学”的时代:大学毕业后就业,父辈的人脉关系十分重要;上大学,家庭的经济条件(是否能支付学费)、父辈的关系(在自主招生和校内优惠加分中“发挥作用”)也有很大影响;上高中、初中、小学,能否择校、借读进更好的学校,取决于父辈的经济实力和权力大小;在求学过程中,学生是否被安排进“重点班”“快班”,能否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也有着父辈人脉、资源的较量……可以说,从教育的起点到过程再到结果,都摆脱不了“父辈”的影响。

父辈对教育与就业公平的影响,对学生来说,这是反教育的“教育”——“教育”他们.社会是不公的,只有家庭成员得势,才能泽被其他家庭成员;同时“教育”他们,本人拥有的竞争能力并不是第一位的成功因素,有关系、有人脉才是事业成功的更核心条件。故而。在今天的学生中,特权意识、等级意识十分强烈,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特别渴求自己拥有特权,转变身份,而不少学生从中学(更早的则从小学)起,就学习“灰色技能”,研究“厚黑之道”。

而对于没有“资源”的父辈来说,这是一种折磨和煎熬,就如一些家长,虽然他们已是城市人,却由于位不高、权不重而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十分自卑——无法给子女开辟求学就业的坦途。对于农村孩子的父母来说,这种情绪就更加强烈。前不久有高中生在《南方周末》撰文,控诉自己被中国教育逼疯了。他的父亲对他说:“考不上一本你就去死,早点死,你死了老子不会掉一滴泪……”不少评论认为,强调分数的教育制度让人疯狂,但如果联系到农村孩子的求学与就业,我们不难想象这位老农的苦闷心情:孩子不考上好的学校,今后怎么就业,怎么养活自己,又怎谈得上回报家庭?

6.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可这些有悖公平的现象为何屡禁不绝?

当前“父子兵”“夫妻店”首先违反了回避制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回避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办理人员的录用等公务活动中,凡涉及直系血亲等亲属关系的,应自行申请回避,不得参加有关调查、讨论、审核、决定,也不得以任何形式施加影响。一把手主持会议招收自己的儿子儿媳妇并“一致通过”,显然违反了这些规定。南京市下关区劳动局招聘系统内领导子女事件经媒体曝光后,下关区委决定,免去卞爱平下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职务,并给予警告处分,给予原人事局局长徐基荣警告处分。浙江平阳县电大校长“父亲招聘儿子”事件曝光后,平阳县政府决定,对事件责任人林传杯,免去其平阳电大校长职务,平阳县纪委常委会决定对其妻许某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取消林廷耀的平阳电大法学教师拟录用资格。可以说,凡被媒体曝光的就业腐败案件的当事人大多受到了惩处,长期以来,父母安排子女的工作被视为一种“人之常情”。一些单位违规招人、暗箱操作被举报揭发后,往往只是将不合规矩的人清退而已,大多没有受到严厉处罚。一旦违法违规的成本代价偏低,不少人会根据收益预期继续胆大妄为地如法炮制。

7.当年愚公移山,曾发出豪言说将“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现在,我们一些领导对自身利益的捍卫,对权力世袭制的迷恋,也颇有几分愚公的执着。在他们眼里,权力以及权力带来的好处,也应该“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严重缺乏流动,权力自然也愈发集中。历史早就证明了封建世袭那套是行不通的,早晚会被人民推翻的。如何从根本上杜绝“这种事多的是”是当务之急。

从近几年发生的就业腐败情况看,就业透明度明显不足。一些待遇优厚行业,尤其是事业单位及垄断行业招录透明度更差。纵观近几年发生的就业腐败事件,国有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工勤编制人员招考就业腐败易发多发,而公务员招考中的就业腐败则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不外乎公务员招考程序的公开、严格和企事业单位招聘的暗箱操作和随意性。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指出,以务实的态度来看,招聘环节存在裙带关系,在很多国家都是难以避免的。而且,由于这种关系的隐形特点,面试环节考官自主权较大,要证明并惩罚这种不公正的人情现象,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而更主要的是要把重点放在程序的规范与公开上。应增加面试环节的透明度,通过适当的渠道比如网站展示应聘者整个面试环节的表现。这一方面能体现出公平竞争,让所有参与者对结果心服口服,另一方面也给落榜者下一步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参考。必要时,应该公开进行面试。凡单位有进人需要,要根据岗位特点设置招录程序,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保证公平,择优录用。

在就业腐败中,人事制度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工勤编制人员招聘游离于制度之外。个别地方党政机关,按照公务员人数的10%~15%配备后勤服务人员,这些人员的招聘全由用工单位自行决定。为此,专家A指出,扩大“凡进必考’’范围,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必须进行公开招聘。紧扣“一把手”的用权过程,对其在用人上的权力范围、行使方式以及决策责任作出具体规定,使之既有利于工作,又能受到有效制约。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持续低迷,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

根也成为一名失业者。里根总统或许也希望为儿子找一份像样的工作,但在高度发达的公众监督下。要成就其事谈何容易?而在我们这里,相关的文件、政策、法规,都没有将领导干部子女就业状况纳入报告范围,普通公众对此更是无从知晓与监督。对此专家8建议,在网络、电视、电台和传统纸质媒体上开辟监督就业腐败专栏,以拓宽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渠道。只要对舆论监督进行有力有序有规的引导,必然能发挥其巨大作用,遏制部分人对公共权力的滥用,从而更有力地杜绝就业腐败。

就业腐败与其他腐败有不同之处。人民对其关注度特别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每年有几百万人要就业,牵涉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生存大计。全国每年在就业腐败方面的投诉较多。有网友在论坛里发帖:“我用手机拍摄到一个工作人员在统计分数的时候改分了,我该向市里举报还是直接给县里面报?”目前,群众投诉有的是到被投诉部门去投诉,有的是层层下转,最后竟落到被投诉对象手中。多数投诉无果,使得大部分人没有了积极性。

8.如果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曾经造就的许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故事,多少具有“教育决定职业…教育改变命运”意义上的某种教育公平,那么,对今天的一些“贫二代”大学生而言.即便是这个意义上的教育公平,看起来也将是一个更加遥远的梦想。“你有的是背景,我有的只是背影”,多少人突然感叹,当出身和关系成为通行证,就意味着个人奋斗会面对悲情失败。

在就业形势严峻、好岗位稀缺的当下,好能力不如好关系,机会不均等是最大的不公。长此以往。社会阶层之间由内而外、自下而上的正向流动机制迟迟不能建立起来,社会结构将变得越来越隔膜、僵硬而脆弱,这对于促进社会流动、构建社会和谐都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干部利用权力为自己垄断了社会上事业编制、优越岗位的进人权,践踏了最基本的社会秩序,破坏了社会的公平竞争原则,而受损害的却是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与凝聚力。真正的人才难以脱颖

而出,一些庸才得意猖狂,社会就不会有真正的创新和发展活力。

9.为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2014年5月,陕西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下发通知,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禁止以各种名义规避公开招聘规定的行为。

按照通知,县(市、区)及以下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由设区市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开展。设置公共科目笔试,专业技能测试和面试分开进行的,同一岗位招聘人数与通过报名资格初审并确认的应聘人数之比不能低于1:5;设置公共科目笔试,但专业技能测试和面试合并进行的,或不设置公共科目笔试的,这一比例不能低于1:3;达不到开考比例的岗位,招聘计划数予以核减或核销。同时,公共科目笔试和面试应设置最低分数线,设置办法应在招聘公告中明确。要求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回避制度和保密制度的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社会及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

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2~3”,请你概括目前就业腐败的具体表现。(15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不超过250字。

二、给定资料中提到“父辈就业时代”,根据“给定资料4-5”,谈谈你对“父辈就业”现象的认识。(20分)

要求:分析准确,内容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结合“给定资料6—7”,请你就如何治理就业腐败、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提出具体解决措施。(25分)

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500字。

四、请结合对给定资料的理解与思考,以《“父辈就业’’之我见》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

(1)观点明确,联系实际:

(2)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3)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试题出自试卷《2015年甘肃公务员考试《申论》考前预测冲刺卷(2)》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给定资料

    1.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高校毕业生有727万,或者只有网络那句老话“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才能描述这种情况。事实上,除了727万这个规模之外.今年的毕业生面临的挑战还包括连续几年饱和的市场以及往届“剩”下的师兄师姐们。

    据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发布的<;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该机构认定的100家“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比2013年下降7.3%。这意味着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难度与2013年相比还会增加。

    对于处在就业重压下的高校毕业生来说,这个冬天格外长。一方面是毕业生数量持续走高强化了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使他们尝到“就业难”的滋味;另一方面更来自于屡禁不止的“就业歧视”,使他们遭遇“被拒绝”的尴尬。

    2.有一部分人既没有尝到“就业难”的滋味,也没有遭遇“被拒绝”的尴尬。24岁女孩当上辽宁某大学学院副院长。工作3年就成为副处级干部。这种“火箭式提拔”在普通人身上是很少见的.但是却符合如今存在的官员子女上学、就业被特殊照顾的官场“潜规则”。随着《公务员法》执行逐步到位,我国公务员招考越来越严格,暗箱操作的空间受到挤压。但近年来,一些地方机关工勤人员、事业单位干部招聘涉嫌“内定”的事件时有发生,一种新的腐败形式——就业腐败呈现在我们眼前。

    广东惠州一家小型国企24名在册职工有8人是领导亲属。该公司回应称,8名员工与4名领导之间的亲属关系属实,但其中1人是组织调动,另外7人都是I临时工,属于正常招聘。24名职工的国企,一半人都有亲属关系,这样的国企有些家族企业的味道,不过与私企不同的是。由于领导不是一个,为了“班子的团结”,往往大家利益均沾,所以那些没有靠山的员工感到不安甚至开始举报,也就不难理解了。

    官方的说法是,这些人都是临时工,并不违反相关政策。这种表态,像极了之前大庆油田部分职工的诉求:“老子打下的江山,为什么不能让小辈来继承?”可见,在国企内部,很多领导和员工都有类似的态度,企业名义上是国家的,实际上却要为员工及其亲属服务。

    与赤裸裸的裙带风相比,交叉安排因其隐秘性较高而不为人知,但危害同样不可小觑。清远市盐业总公司就存在交叉安排。报道中一位知情人士称,提拔D夫妇,实际上是人事上的利益互换。同年,C的侄女被E安排进了中山公司。C是谁?清远市盐业总公司局长兼总经理:D是谁?C前任E的弟弟(当时,E已经调任中山公司部经理)。这种交叉安排,真是典型的投桃报

    李——你把我弟弟招到你担任领导的公司,并委以重任;我把你侄女安排到我担任领导的公司。如此心照不宣,交叉安排,确实有“创意”。如此这般,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3.2014年7月,湖北宜昌市工商局发布的下属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显示,有两个岗位“其他条件”注明:获得学士学位;具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资格。“这样的招聘条件,明眼人一看便知,明显是特定留给某一个人的,报名招考只是走一个程序而已。"长期在基层事业单位工作的孙某说。

    在现实中,还可以不参加统一的报名招考就可以顺利成为编内人士。有网帖举报称,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6名县级领导干部为子女伪造在外地工作的档案,之后将其调动回江永县行政或事业单位工作,以此规避统一招考。据调查发现,被举报的官员子女大多是在近三年进入行政或事业单位,且此前没有参加现单位对应岗位的省、市、县统一招考,而是通过工作调动人职。一位不愿公开身份的内部人士称,网帖所提及的现象在2007年前后开始出现,当地多次调查都没有结果。可以想象,这种涉及多个地方、不同部门的档案伪造、人事调动,不可能由一个人、一个部门完成。一路绿灯的背后,一定要打通多个关节,有多人、多部门的分工协作,而且,一定有利益的输送。

    浙江某县教育局在职高专业课教师招聘中,竟出现了电大校长“父亲招聘儿子”的怪事。这个县人事部门规定,这次招聘中电大法学专业教师岗位面向本县招考,设开考比例,即岗位录用数与报名人数之比必须等于或超过1:3,否则取消该岗位录用计划。在报名截止日期最后一天,该岗位只有电大校长之子一人报名,由于担心报名人数不足无法开考,便“请”来两名符合条件的人当“考托”,但这两人实际上没有参加考试,成绩为零分。于是这名校长的儿子就毫无悬念地被录用了。

    4.过去,大学生就业很有挑来选去的余地。而现在,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很幸运,找一份好工作更是一种奢求于是,不少人为了谋得一份工作就开始组织自己的“人力资源”。所谓“人力资源”自然是指能用于帮助自己找到工作的那些条件。而在诸多“人力资源”中.最可靠的也最属于自己的,当然是自己的近亲属——首先是父母,其次是叔伯姑舅等。于是,有一个好爸爸就成了现在大学生们最想拥有的“财富”。据说,如果有一个有权的好爸爸(妈妈),“只要一个电话,工作就会搞定”。有人还举出例子说:某某局长的儿子本科毕业,局长的一个电话,孩子轻轻松松进了一家大企业。如果爸妈没权,有钱也行,只是得低三下四地去送礼求人。但即使这样,也是夸耀的资本。因为虽然费点事,但事情还是能办成。最理想的,当然是拥有一个权、钱兼具的爸爸(或妈妈),那就“一切都可以搞定了99,,1…这样的时代,即所谓“父辈就业时代”。

    个人综合素质当然是就业成功的条件,但在这竞争激烈的时代,在这个权力和人情社会,越是平民家庭出身的孩子,机会可能越少。许多靠近权力的机关和国有垄断行业里,越来越没有平民和贫苦人家孩子的缘分。父辈的权力和“人脉”,会以某种方式“世袭”。

    原本指望十年寒窗跃出农门的学子们,在这些“腐败”的行为面前,绝望的情绪来得愈发地早了。重庆市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高考,一大原因即是就业形势严峻,上完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使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蔓延,如果孩子成绩平平只能上专科,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这种形势发展开来,其结果是可怕的:在农村地区,从高中弃考,将迅速蔓延为高中弃学、初中弃学,我国教育将陷入拥有世界第一高等教育规模,但九年义务教育却难以真正普及的尴尬。

    5.据媒体报道,湖南省委党校人口研究所学者豆小红做过一个研究,按地域、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指标,他抽取了几组湖南高校毕业生样本,分析其“职业发展”与“家庭出身”之间的关系。调查结论是:父辈的职业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子辈的职业地位。对此,媒体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71%的受访者对“父辈职业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子辈职业地位”表示认同。

    这一媒体调查结果,引起不少舆论关注,并引发议论。可是,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一调查是似是而非的。75.71%的受访者对“父辈职业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子辈职业地位”表示认同,是指认为有这种现象,还是他们接受这种现象?

    如果是社会接受这种现象。这比这种现象的存在更应引起关注。道理很简单,“父辈就业”是有违就业公平的,不利于求职者平等竞争。而在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中,大学生就认为影响求职的首要因素是“关系就业”“人脉就业”这类“就业腐败”。对于“父辈就业”,我们的社会应该高度警惕。

    从教育公平角度看,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大学毕业生就业,属于就业公平范畴,但与教育的结果公平直接关联。从“父辈就业”往后看,我们会发现,这几乎是一个“父辈求学”的时代:大学毕业后就业,父辈的人脉关系十分重要;上大学,家庭的经济条件(是否能支付学费)、父辈的关系(在自主招生和校内优惠加分中“发挥作用”)也有很大影响;上高中、初中、小学,能否择校、借读进更好的学校,取决于父辈的经济实力和权力大小;在求学过程中,学生是否被安排进“重点班”“快班”,能否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也有着父辈人脉、资源的较量……可以说,从教育的起点到过程再到结果,都摆脱不了“父辈”的影响。

    父辈对教育与就业公平的影响,对学生来说,这是反教育的“教育”——“教育”他们.社会是不公的,只有家庭成员得势,才能泽被其他家庭成员;同时“教育”他们,本人拥有的竞争能力并不是第一位的成功因素,有关系、有人脉才是事业成功的更核心条件。故而。在今天的学生中,特权意识、等级意识十分强烈,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特别渴求自己拥有特权,转变身份,而不少学生从中学(更早的则从小学)起,就学习“灰色技能”,研究“厚黑之道”。

    而对于没有“资源”的父辈来说,这是一种折磨和煎熬,就如一些家长,虽然他们已是城市人,却由于位不高、权不重而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十分自卑——无法给子女开辟求学就业的坦途。对于农村孩子的父母来说,这种情绪就更加强烈。前不久有高中生在《南方周末》撰文,控诉自己被中国教育逼疯了。他的父亲对他说:“考不上一本你就去死,早点死,你死了老子不会掉一滴泪……”不少评论认为,强调分数的教育制度让人疯狂,但如果联系到农村孩子的求学与就业,我们不难想象这位老农的苦闷心情:孩子不考上好的学校,今后怎么就业,怎么养活自己,又怎谈得上回报家庭?

    6.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可这些有悖公平的现象为何屡禁不绝?

    当前“父子兵”“夫妻店”首先违反了回避制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回避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办理人员的录用等公务活动中,凡涉及直系血亲等亲属关系的,应自行申请回避,不得参加有关调查、讨论、审核、决定,也不得以任何形式施加影响。一把手主持会议招收自己的儿子儿媳妇并“一致通过”,显然违反了这些规定。南京市下关区劳动局招聘系统内领导子女事件经媒体曝光后,下关区委决定,免去卞爱平下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职务,并给予警告处分,给予原人事局局长徐基荣警告处分。浙江平阳县电大校长“父亲招聘儿子”事件曝光后,平阳县政府决定,对事件责任人林传杯,免去其平阳电大校长职务,平阳县纪委常委会决定对其妻许某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取消林廷耀的平阳电大法学教师拟录用资格。可以说,凡被媒体曝光的就业腐败案件的当事人大多受到了惩处,长期以来,父母安排子女的工作被视为一种“人之常情”。一些单位违规招人、暗箱操作被举报揭发后,往往只是将不合规矩的人清退而已,大多没有受到严厉处罚。一旦违法违规的成本代价偏低,不少人会根据收益预期继续胆大妄为地如法炮制。

    7.当年愚公移山,曾发出豪言说将“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现在,我们一些领导对自身利益的捍卫,对权力世袭制的迷恋,也颇有几分愚公的执着。在他们眼里,权力以及权力带来的好处,也应该“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严重缺乏流动,权力自然也愈发集中。历史早就证明了封建世袭那套是行不通的,早晚会被人民推翻的。如何从根本上杜绝“这种事多的是”是当务之急。

    从近几年发生的就业腐败情况看,就业透明度明显不足。一些待遇优厚行业,尤其是事业单位及垄断行业招录透明度更差。纵观近几年发生的就业腐败事件,国有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工勤编制人员招考就业腐败易发多发,而公务员招考中的就业腐败则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不外乎公务员招考程序的公开、严格和企事业单位招聘的暗箱操作和随意性。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指出,以务实的态度来看,招聘环节存在裙带关系,在很多国家都是难以避免的。而且,由于这种关系的隐形特点,面试环节考官自主权较大,要证明并惩罚这种不公正的人情现象,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而更主要的是要把重点放在程序的规范与公开上。应增加面试环节的透明度,通过适当的渠道比如网站展示应聘者整个面试环节的表现。这一方面能体现出公平竞争,让所有参与者对结果心服口服,另一方面也给落榜者下一步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参考。必要时,应该公开进行面试。凡单位有进人需要,要根据岗位特点设置招录程序,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保证公平,择优录用。

    在就业腐败中,人事制度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工勤编制人员招聘游离于制度之外。个别地方党政机关,按照公务员人数的10%~15%配备后勤服务人员,这些人员的招聘全由用工单位自行决定。为此,专家A指出,扩大“凡进必考’’范围,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必须进行公开招聘。紧扣“一把手”的用权过程,对其在用人上的权力范围、行使方式以及决策责任作出具体规定,使之既有利于工作,又能受到有效制约。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持续低迷,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

    根也成为一名失业者。里根总统或许也希望为儿子找一份像样的工作,但在高度发达的公众监督下。要成就其事谈何容易?而在我们这里,相关的文件、政策、法规,都没有将领导干部子女就业状况纳入报告范围,普通公众对此更是无从知晓与监督。对此专家8建议,在网络、电视、电台和传统纸质媒体上开辟监督就业腐败专栏,以拓宽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渠道。只要对舆论监督进行有力有序有规的引导,必然能发挥其巨大作用,遏制部分人对公共权力的滥用,从而更有力地杜绝就业腐败。

    就业腐败与其他腐败有不同之处。人民对其关注度特别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每年有几百万人要就业,牵涉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生存大计。全国每年在就业腐败方面的投诉较多。有网友在论坛里发帖:“我用手机拍摄到一个工作人员在统计分数的时候改分了,我该向市里举报还是直接给县里面报?”目前,群众投诉有的是到被投诉部门去投诉,有的是层层下转,最后竟落到被投诉对象手中。多数投诉无果,使得大部分人没有了积极性。

    8.如果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曾经造就的许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故事,多少具有“教育决定职业…教育改变命运”意义上的某种教育公平,那么,对今天的一些“贫二代”大学生而言.即便是这个意义上的教育公平,看起来也将是一个更加遥远的梦想。“你有的是背景,我有的只是背影”,多少人突然感叹,当出身和关系成为通行证,就意味着个人奋斗会面对悲情失败。

    在就业形势严峻、好岗位稀缺的当下,好能力不如好关系,机会不均等是最大的不公。长此以往。社会阶层之间由内而外、自下而上的正向流动机制迟迟不能建立起来,社会结构将变得越来越隔膜、僵硬而脆弱,这对于促进社会流动、构建社会和谐都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干部利用权力为自己垄断了社会上事业编制、优越岗位的进人权,践踏了最基本的社会秩序,破坏了社会的公平竞争原则,而受损害的却是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与凝聚力。真正的人才难以脱颖

    而出,一些庸才得意猖狂,社会就不会有真正的创新和发展活力。

    9.为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2014年5月,陕西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下发通知,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禁止以各种名义规避公开招聘规定的行为。

    按照通知,县(市、区)及以下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由设区市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开展。设置公共科目笔试,专业技能测试和面试分开进行的,同一岗位招聘人数与通过报名资格初审并确认的应聘人数之比不能低于1:5;设置公共科目笔试,但专业技能测试和面试合并进行的,或不设置公共科目笔试的,这一比例不能低于1:3;达不到开考比例的岗位,招聘计划数予以核减或核销。同时,公共科目笔试和面试应设置最低分数线,设置办法应在招聘公告中明确。要求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回避制度和保密制度的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社会及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

    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2~3”,请你概括目前就业腐败的具体表现。(15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不超过250字。

    二、给定资料中提到“父辈就业时代”,根据“给定资料4-5”,谈谈你对“父辈就业”现象的认识。(20分)

    要求:分析准确,内容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结合“给定资料6—7”,请你就如何治理就业腐败、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提出具体解决措施。(25分)

    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500字。

    四、请结合对给定资料的理解与思考,以《“父辈就业’’之我见》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

    (1)观点明确,联系实际:

    (2)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3)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