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多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明确,被监察的部门和人员有下列哪些行为,由主管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部门给予通报批评。 ()

  • A.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者隐匿、转移、篡改、毁灭证据
  • B.故意拖延或者拒绝提供与监察事项有关的文件、 资料、财务账目及其他有关材料和其他必要情况
  • C.在调查期间变卖、转移涉嫌财物
  • D.拒绝就监察机关所提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的
试题出自试卷《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考试试题模拟题(1)》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下列哪些情形,按照规定应当追究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的责任。 ()

    • A.在个别谈话推荐和考察中故意提供虚假情况的
    • B.利用职务便利违反规定干预下级或者原任职地区、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
    • C.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或者选举中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的
    • D.在参加民主推荐时推荐的人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
  2. 行政机关公务员违纪违法涉嫌犯罪的,应当( )。

    • A.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 B.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 C.移送司法机关
    • D.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处分。 ()

    • A.主动交代违法违纪行为的
    • B.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的
    • C.主动采取措施,有效挽回损失的
    • D.检举他人重大违纪违法行为,尚未查清的
  4. 弄虚作假,骗取( )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 A.职务
    • B.职级
    • C.职称
    • D.待遇
  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17 年 12 月 18 日至 20 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 A.指标体系
    • B.政策体系
    • C.标准体系
    • D.统计体系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交流的方式包括( )。

    • A.调任
    • B.借用
    • C.转任
    • D.挂职锻炼
  7. 《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 规定,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股份未实际转让,以股份分红名义获取利益的,实际获利数额应当认定为违纪数额
    • B.相关证据证明股份发生了实际转让的, 违纪数额按转让行为时股份价值计算, 所分红利按违纪孳息处理
    • C.进行了股权转让登记,违纪数额按转让行为时股份价值计算,所分红利按违纪孳息处理
    • D.进行了股权转让登记,或者相关证据证明股份发生了实际转让的,违纪数额按转让行为时股份价值计算,所分红利可不予追缴
  8.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追究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的责任。

    • A.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营私舞弊,收受或者给予他人财物
    • B.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或者选举中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的
    • C.故意向干部选拔任用问题调查部门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不实材料的
    • D.利用职务便利违反规定干预下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
  9. 《山东省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办法》规定,违反《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本办法规定有下列哪些情节之一的,应当从轻追究。 ()

    • A.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 B.积极配合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
    • C.承认错误态度较好
    • D.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规定的其他从轻情节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明确,被监察的部门和人员有下列哪些行为,由主管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部门给予通报批评。 ()

    • A.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者隐匿、转移、篡改、毁灭证据
    • B.故意拖延或者拒绝提供与监察事项有关的文件、 资料、财务账目及其他有关材料和其他必要情况
    • C.在调查期间变卖、转移涉嫌财物
    • D.拒绝就监察机关所提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