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在( )。

  • A.1967年
  • B.1968年
  • C.1969年
  • D.1970年
试题出自试卷《2020-2020青少年科学素质知识竞赛中学组答案(综合测试)1》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2000年,中国科学技术部连同教育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和共青团中央五个部门组织了有关专家,根据中国青少年科普活动实际状况,制定了《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和《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内容与目标》。两份文件都将科学素养理解为( )。

    • A.科学态度
    • B.科学知识、技能
    • C.科学方法、能力
    • D.科学行为、习惯
    • E.以上都是
  2. ( )是海洋能发电的一种,但是它是海洋能利用中发展最早、规模最大、技术较成熟的一种。

    • A.潮汐能发电
    • B.波力发电
    • C.潮流发电
  3. 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思想和理论进行评判的价值标准。( )

    • A.正确
    • B.错误
  4. 简单地说,科学方法就是人类在所有的认识和实践中所运用的全部正确方法。( )

    • A.正确
    • B.错误
  5. ( )是指应用创客的理念和方式去改造教育,将“创意创新、动手操作、合作分享”意识融入各学科的教学过程而开展的基于创造的学习活动。

    • A.创客教育
    • B.创新教育
    • C.创造教育
    • D.创意教育
  6. 好奇、求知、求新是青少年探索世界,产生创造欲望的内在动力。即便你不是科学家,但是要求你必须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按照这一宗旨我国每年都要举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之所以要举行这类活动,是因为( )。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科技创新越来越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③定期举办这类活动是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 ④只有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7.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 ),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 A.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 B.共产主义信念
    • C.科学思想
    • D.科学理想
  8. 2018年10月,第33届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圆满落幕,参赛选手源自生活的“小发明”充满了大胆的想象和奇妙的构思。这告诉我们( )。 ①创新没有年龄限制,我们青少年也可以进行创新 ②我们青少年要培养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 ③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 ④创新就在我们身边

    •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包括( )。 ①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②倡导美丽、自信、平和、包容 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④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10. 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在( )。

    • A.1967年
    • B.1968年
    • C.1969年
    • D.19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