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的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

  • A.说服教育
  • B.品德评价
  • C.指导实践
  • D.陶冶政治
试题出自试卷《2016年吉林省特岗教师《教育学基础》模拟试卷(1)》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材料:

    张红从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应聘到实验初中任教,刚刚参加工作,张红踌躇满志,决心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她非常认真地准备了上课的资料,上网查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但没有想到第一节课就出现了问题,自己准备的内容只讲了半个小时就讲完了,剩下的时间老师和学生都无所事事。特别是讲课中和学生交流也遇到了障碍,自己的讲课方式学生适应不了,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毫无疑问,这是张红备课出现了问题,为了上好第一节课,你认为张红应该怎么办?

  2. 安静的课堂上,忽然有学生嬉笑打闹;检测前,你三令五申严肃考纪。但巡视中却忽然发现某某正在抄袭……这些事情的发生,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常常使老师非常恼火。但如果处理不当,事情就会恶化,造成很坏影响。

    你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遇到这类事件应该怎么处理?有没有让教师值得遵循的规律或原则?

  3. 试论述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4. 教育为什么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 简述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6.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7. 简述教育社会属性。

  8. 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 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10. 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很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  )。

    • A.道德动机
    • B.道德评价
    • C.道德行为习惯
    • D.积极的道德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