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大体积混凝土优先选用的常用水泥有( )。
1.背景
某工业建筑,建筑面积39000m2。群体工程,其中1号、2号主厂房分别为10000m2,单层钢结构;3号为科研楼,建筑面积9000m2,地上8层,地下2层,裙房3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主梁跨度8.1m,外疏散楼梯宽度1.5m,外形复杂且异形现浇混凝土构件较多,裙房三层顶板为粘结预应力楼板;4号为办公楼,建筑面积10000m2,地上6层,混合结构,水泥砂浆,烧结普通砖常温砌筑。混凝土均采用预拌泵送混凝土。工期432日历天。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组建了项目部。
事件一:项目部编制了《3号科研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其中规定:主梁起拱高度2.5cm;主梁及外疏散楼梯平台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即可拆模;模板的拆除顺序按先拆先支,后拆后支、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的顺序进行。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钢筋工程加工施工方案》。其中规定,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上述钢筋如需要搭接,还要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事件三:在主体结构施工中,由于市场某一钢筋型号缺货,项目部征得监理单位的同意后等数量进行了钢筋代换,监理工程师验收发现后,要求项目部返工。
2.问题
(1)指出3号科研楼最适用的模板类型,并说明理由。常见模板类型还应有哪些?
(2)指出事件一中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3)指出事件二中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4)指出事件三中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1.背景
某装饰公司作为分包商实施某部委办公大楼的装饰装修工程,由于总承包的垂直提升设备急于退场,经监理工程师及总承包方同意,在第6层抢先砌筑完毕一间大会议室后将其设置为临时材料库房,提前将部分装饰装修材料倒运至临时库房存放。同一楼层其他部位此时正进行砌筑与抹灰施工。
库房内楼面上堆放有水泥,由于瓷砖后进场,墙面瓷砖暂放在水泥上;木门套及复合木地板堆置另一侧墙边;吊顶用纸面石膏板整齐码放在木地板上面;墙面漆、木器漆置于库房中央;各种电线电缆置于油漆桶上码放整齐;铝合金窗框最后进场,门边靠墙竖立,玻璃窗扇靠窗框放置。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各种材料进场过程中,监理要求每种材料均需进行到样复试,施工单位提出异议,认为只有部分材料需进行取样复试,并只需复试规范要求的相应项目。
事件二:由于库房刚砌筑完毕,监理工程师提出放置在内的水泥很有可能受潮,要求降级使用。施工单位认为该批水泥进场时问不长,经查水泥出厂合格证上生产日期距检查日期正好2个月,远不到3个月,无须复试,可直接投入使用。
2.问题
(1)本案例中,材料保管存在哪些问题?
(2)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说法是否正确?本案例中所涉及材料中哪些需要强制复试?具体复试何项目?
(3)事件二中,分别判断监理单位和施_T单位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就水泥质量问题的争议,给出正确的处理方式。
1.背景
某非地震地区小区共有40栋砖混住宅楼工程,分两期组织流水施工,每期20栋。
先期施工的20栋楼建成后不久,发现在纵墙的两端出现斜裂缝,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下向上发展。裂缝集中在墙体下部,向上逐渐减少,裂缝宽度下大上小,其数量及宽度随时间而逐渐发展。
此时,后期施工的20栋楼刚刚开工,现场监理单位组织施工、设计、勘察单位进行现场质量问题分析,形成质量事故处理报告,报告中决定后期的20栋楼从两方面来防治裂缝的发生:一是加强基底处理;二是提高上部结构的刚度,增强墙体抗剪强度。
后期20栋屋面卷材施工正值盛夏,施工完毕后即发现屋面卷材起鼓,小的数十毫米,大小鼓泡成片串连,大的直径可达300mm以上。
2.问题
(1)对于防治裂缝的两条措施:一是加强基底处理;二是提高上部结构的刚度,增强墙体抗剪强度。具体应如何进行?
(2)对于先期施工的20栋住宅楼,墙体裂缝应如何处治?
(3)简要叙述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的基本要求。
(4)试分析本案例中屋面卷材起鼓的成因。
(5)本案例中卷材起鼓应如何治理?
1.背景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45200m2,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60层,基础埋深18.6m,主楼底板厚3.0m,底板面积6036m2,底板混凝土强度设计为C35/P12,底板施工时施工单位制定了底板施工方案,采用溜槽配合混凝土地泵的施工方法,并选定了某混凝土搅拌站提供预拌混凝土。
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当地最高大气温度为35℃,混凝土最高入模温度为40℃;混凝土浇筑完成12h后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草帘保湿保温养护7d,养护期间测温度记录显示: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75。C,这时表面最高温度为45℃;监理工程师检查中发现底板表面混凝土有裂缝,经钻芯取样检查,取样样品有贯通裂缝。
2.问题
(1)在上述的描述中,有哪些施工过程不符合规范的要求,使得基础底板产生裂缝?正确做法应该是什么?
(2)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应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做哪些准备工作?
(3)本工程底板混凝土浇筑常采用什么方法?采取这种方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常用措施是什么?
1.背景
北京某工程据统计混凝土实物工作量约为23000m3,混凝土为(商混)不考虑现场搅拌,混凝土养护用水定额取700L/m3;拟定结构及前期阶段施工工期为300d;每天按照1.5个工作班计算。
其中:K1=1.1,Q1=23000m3,N1=7501/m3,T1=120d,t=1.5班,K2=1.5。
生活区高峰人数为500人,生活用水定额其中包括:卫生设施用水定额为25L/人;食堂用水定额为15L/人;洗浴用水定额为30L/人(人数按照出勤人数的30%计算);洗衣用水定额为30L/人;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K4=2.0,全天用水。
2.问题
(1)计算该工程总用水量;
(2)计算给水主干管管径(水流速度1.5m/s)。
厚大体积混凝土优先选用的常用水泥有( )。
选择施工技术方案必须全面考虑施工现场的( )确保能指导现场工程质量、安全、文明、环境、进度、成本等一系列活动中的有关技术工作。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过验收方可使用,需由( )等部门共同验收。
施工现场防火要求中正确的有( )。
关于砌体工程中不得设置脚手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2011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会计
2010年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
2014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会计
2013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会计
2012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会计
2011年高级会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5年高级会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7年会计职称(高级)考试真题及
2010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模拟题
2010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模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