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沉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大型沉井达到( )、小型沉井达到( )时,方能进行筛除承垫木工作。
(四)
【背景资料】
某项目经理部承接了一项道路、桥梁综合性大型工程,并将其中的部分工程按合同分包给其他单位施工。双方签订了分包合同,在合同中双方约定:
(1)在分包队伍进场前,分包商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报总包商审核审批。
(2)当分包队伍进场时,总包商不再确认分包商从业人员资格,由分包商自行管理。但应对分包商负责人及分包队伍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施工交底。交底采用书面形式,由总包商负责人签字后交分包商有关人员。
(3)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总包商不再派人对其进行管理,主要由分包商自行管理为主。
(4)分包商对于其分包现场的脚手架、设施、设备等安全防护设施可以根据施工需要自行移动或拆除。
(5)如分包商发生安全事故,应由分包商承担责任并向有关部门上报事故,总包商不负责任何费用。
问题:
请逐一指出上述的5条约定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三)
【背景资料】
某热力管道,其材料为碳素钢,敷设中有几处为穿越河流的水下管道,有一处穿越铁路(非专用线)干线,个别管道焊缝不具备水压试验条件,对管道焊缝质量用超声和射线两种方法进行无损检验。
问题:
1.热力管道焊缝质量检验应按哪三项要求分别按序进行?哪些焊口应100%做无损检验?
2.如该管道有返修后的焊缝,无损检验有什么要求?
3.某段管道用超声波检验为合格,但用射线检验不合格,该管道是否合格?
(二)
【背景资料】
某城市桥梁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承台最大尺寸为长9m、宽7m、高3.5 m,梁体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跨越既有道路部分,梁跨度30 m,支架高20 m。其他段为预制梁。
(1)桩身混凝土浇筑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到场就施工方法对作业人员进行了交底,随后立即进行1号桩桩身混凝土浇筑,导管埋深保持在0.5~1.0m。浇筑过程中,拔管指挥人员因故离开现场。后经检测表明1号桩出现断桩。
(2)跨越既有道路部分为现浇梁施工,采用支撑间距较大的门洞支架,为此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对支架强度作了验算。
(3)模板支架搭设及拆除中,发生了如下事件:①为避免引起模板变形,模板与脚手架进行连接;②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进行了检查,随后浇筑混凝土;③拆除模板时,遵循先支先拆、后支后拆的原则拆除,并将模板从高处直接抛下。
(4)吊装预制梁过程中,项目部要求所有起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进行了安全交底。高空作业人员为方便吊装,站在起吊的预制梁上。吊装过程中,起重臂下严禁有人工作和停留。但为加快进度,采用起重机载运部分人员到墩顶作业。
问题:
1.指出背景中桩身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2.关于支架还应补充哪些方面的验算?
3.拆除模板的三项内容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逐一指出并改正。
4.指出吊装预制梁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5.高空作业人员应配带哪些个人安全设施?
热力一级管网和二级管网应进行( )。
(一)
【背景资料】
某城市高架桥工程,桥梁下部结构为声l.2 m×2根钻孔桩上接承台、墩柱,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梁。
(1)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对导管用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进行了试验,检测导管合格。立即开始灌注.在接近钢筋骨架时,为防止骨架上浮,决定加快浇筑速度,当混凝土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3m以上,然后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2)张拉上部预应力连续梁时,项目部要求张拉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在钢绞线张拉时,有一根断丝且不超过全断面的1%,因工期紧,没有处理,即锚固灌浆了。
(3)锚固完毕经检验合格后用电弧焊切除端头多余预应力筋,外露长度不小于30 mm,
锚具用封端混凝土保护。
问题:
1.防止钢筋上浮方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防止钢筋上浮的方法还有哪些?请补充。(请至少写出2条)
2.钢绞线张拉后断丝未经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3.请指出切除端头多余预应力筋错误之处,并指出正确做法。
土压平衡式盾构排土量控制方法分为( )两种。
盾构工程中,二次注浆的作用是( )。
污水中各种污染物质可分为( )。
地下连续墙按成槽方式可分为( )。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常用施工方法有( )。
2011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会计
2010年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
2014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会计
2013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会计
2012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会计
2011年高级会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5年高级会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7年会计职称(高级)考试真题及
2010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模拟题
2010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模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