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某城市道路改造工程,随路施工的综合管线有0.4MPa的DN500中压燃气、DN1000给水管并排铺设在道路下,燃气管道与给水管材均为钢管,实施双管合槽施工。热力隧道工程采用暗挖工艺施工。承包方A公司将工程的其中一段热力隧道工程分包给B公司,并签了分包合同。

(1)B公司发现土层松散,有不稳定迹象,但认为根据已有经验和这个土层的段落较短,出于省事省钱的动机,不仅没有进行超前注浆加固等加固措施,反而加大了开挖的循环进尺,试图“速战速决,冲过去”,丝毫未理睬承包方A公司派驻B方现场监督检查人员的劝阻。结果发生隧道塌方事故,造成了3人死亡。

(2)事故调查组在核查B公司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时发现,B公司根本不具备安全施工条件。

【问题】

1.燃气管与给水管的水平净距以及燃气管顶与路面的距离有何要求?

2.试述燃气管道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的压力、稳定时间及合格标准。

3.对发生的安全事故,A公司在哪些方面有责任?

【答案】B公司对事故应该怎么负责?

试题出自试卷《201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押题密卷(案例题,第2套,标准答案)》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某北方城市为解决水源问题,实施引黄入市工程,新建一座大型给水厂,主要单位有沉淀池、滤池等。其中,沉淀池为圆形,直径50m,深5m,池壁采用预制板拼装外缠预应力钢丝喷水泥砂浆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由于地下水位较高,须采取降水措施。项目经理部为加强施工管理,在门口设立了公示牌。公示牌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牌、安全纪律牌。在工程概况牌上标明了工程规模、性质、用途。施工中,按照施工组织的设计采用了硬质围挡,设置了生活区、办公区、临时设施区和生产区。在施工平面布置图上布置了临时设施、大型机械、料场、仓库。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指示由安全员将现场管理列为日常检查内容。项目部确定的现场管理内容有:

    (1)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2)做好施工总平面图;

    (3)对现场的使用要有检查;

    (4)建立文明的施工现场。

    【问题】

    1.除此以外,现场公示牌还应设立哪些标牌?

    2.工程概况牌的内容全面吗?如不全面,请补充。

    3.施工平面布置图上的内容全面吗?如不全面,请补充(至少4条)。

    4.项目部确定的施工现场管理内容完整吗?如不完整,请补充。

  2. 某城市热力管道工程项目为总分包项目,项目经理部为了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对施工项目安全提出了详细而科学的控制措施。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策划的结果和安排,对重大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进行了识别,以确保处于受控状态。项目部还安排专人对分包商施工和服务全过程的安全实施指导、监督、检查和业绩评价,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并与分包商及时沟通。

    【问题】

    1.工程项目安全控制应坚持的方针是什么?谁是项目安全生产的总负责人?

    2.项目安全控制的三个重点是什么?

    3.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哪些内容?

    4.分包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哪些内容?

  3. 某城市道路改造工程,随路施工的综合管线有0.4MPa的DN500中压燃气、DN1000给水管并排铺设在道路下,燃气管道与给水管材均为钢管,实施双管合槽施工。热力隧道工程采用暗挖工艺施工。承包方A公司将工程的其中一段热力隧道工程分包给B公司,并签了分包合同。

    (1)B公司发现土层松散,有不稳定迹象,但认为根据已有经验和这个土层的段落较短,出于省事省钱的动机,不仅没有进行超前注浆加固等加固措施,反而加大了开挖的循环进尺,试图“速战速决,冲过去”,丝毫未理睬承包方A公司派驻B方现场监督检查人员的劝阻。结果发生隧道塌方事故,造成了3人死亡。

    (2)事故调查组在核查B公司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时发现,B公司根本不具备安全施工条件。

    【问题】

    1.燃气管与给水管的水平净距以及燃气管顶与路面的距离有何要求?

    2.试述燃气管道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的压力、稳定时间及合格标准。

    3.对发生的安全事故,A公司在哪些方面有责任?

    【答案】B公司对事故应该怎么负责?

  4. 某城市拟对全市的给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通过招标投标,选择了一家企业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

    在给水厂站施工过程中,对降水井的布置提出了要求:

    (1)面状基坑采用单排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外缘一侧;

    (2)降水井的布置在地下水补给方向适当减少,排泄方向适当加密;

    (3)当面状基坑很小时可考虑布置单个降水井;

    (4)在基坑运土通道出口两侧不应设置降水井。

    为了保证滤池过滤效果,施工项目部对滤池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控制。

    施工期内,由于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使基坑内的构筑物浮起。为此,提出了抗浮措施。

    该给水工程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实现了送水并网。

    【问题】

    1.指出对降水井布置要求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2.为保证滤池过滤效果,应严格控制哪些环节的施工质量?

    3.基坑内构筑物施工中的基本抗浮措施有哪些?

    4.送水并网应具备哪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