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某大型桥梁工程,主跨为50 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T形梁施工采用预制吊张,预应力采用后张法施工。

施工单位项目部对该工程施工现场的生产要素管理作了详细的安排。施工的组织形式采取矩阵式管理组织形式。施工中所使用的钢材为预应力钢绞线。

为了达到提高机械作业的生产率,降低机械运转费用和延长机械使用的寿命,在组织机械化施工时,特别注重了系列机械的组合。

在桥梁基础灌注桩施工越程中,施工单位针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为卵石和漂石,所以采用液压旋挖桩孔机进行钻孔施工。

问 题:

1.公路工程施工的组织形成包括哪几种?

2.该桥梁工程采取矩阵式管理的组织形式是否合理?为什么?

3.预应力结构用钢材主要有哪些?各自适用于什么结构的施工?

4.桥梁工程中选择施工机械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5.合理选择桥梁工程施工机械的依据是什么?

6.桥梁基础施工机械中的钻孔设备主要有哪些?各自的适用范围为何?

7.施工单位采用液压旋挖桩孔机进行钻孔施工是否合理?如不合理,最好选择哪种设备?

试题出自试卷《201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试题(一)》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某高速公路全长50km,路面面层为三层式沥青混凝土结构。施工企业为公路交通大型企业专业施工队伍,设施精良。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防止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摊铺时发生离析、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和平整度及接缝达不到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准备、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压实、接缝的处理等方面,做如下工作。

    (1)选用经试验合格的石料进行备料,严格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并在开工前进行试验段铺筑。

    (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站设置试验层,青混合料及原材料及时进行检验,拌和中严格控制集料加热温度和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3)根据拌和站的产量,运距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确保运输过程中混合料的质量。

    (4)设置两台具有自动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装置的高精度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梯进式施工,严格控制相邻两机的间距,以保证接缝的相关要求。

    (5)压路机采用2台双轮双振压路机及2台16 t胶轮压路机组成,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及碾压重叠宽度。

    (6)纵缝采用热接缝,梯进式摊铺,后摊铺部分完成,立即骑缝碾压,以除缝迹,并对接缝作了严格控制。

    问 题:

    1.施工准备中,控制石料除了规格和试验外,堆放应注意哪几点?

    2.沥青混合料铺筑试验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若出厂的混合料出现白花料,请问在混合料拌和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4.混合料的运输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5.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为什么应对摊铺温度随时检查并作好记录?

    6.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过程中,除了应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和碾压重叠宽度外,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7.请简述横接缝的处理方法。

  2. 某大型桥梁工程,主跨为50 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T形梁施工采用预制吊张,预应力采用后张法施工。

    施工单位项目部对该工程施工现场的生产要素管理作了详细的安排。施工的组织形式采取矩阵式管理组织形式。施工中所使用的钢材为预应力钢绞线。

    为了达到提高机械作业的生产率,降低机械运转费用和延长机械使用的寿命,在组织机械化施工时,特别注重了系列机械的组合。

    在桥梁基础灌注桩施工越程中,施工单位针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为卵石和漂石,所以采用液压旋挖桩孔机进行钻孔施工。

    问 题:

    1.公路工程施工的组织形成包括哪几种?

    2.该桥梁工程采取矩阵式管理的组织形式是否合理?为什么?

    3.预应力结构用钢材主要有哪些?各自适用于什么结构的施工?

    4.桥梁工程中选择施工机械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5.合理选择桥梁工程施工机械的依据是什么?

    6.桥梁基础施工机械中的钻孔设备主要有哪些?各自的适用范围为何?

    7.施工单位采用液压旋挖桩孔机进行钻孔施工是否合理?如不合理,最好选择哪种设备?

  3.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二级公路的隧道施工项目,该隧道主要穿越砂层泥岩和砂岩,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富含裂隙水。隧道全长800 m,设计净高5 m,净宽12 m,为单洞双向行驶的两车道隧道。

    施工单位针对该项目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其中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劳动力计划等 内容。拟采取二台阶开挖方法施工,施工顺序如图6q所示,并按①_⑨的顺序作业。针对 该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突水安全事故的特点,编制了应急预案。

    图6—8施工顺序

    问题:

    1.专项施工方案中的劳动力计划包括哪些类别的人员?

    2.改正③。⑥的施工工序,说明修改原因。

    3.补充表列⑦一⑨项工作的内容。

    4.施工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属于哪一类?除此之外,应急预案还有哪些种类?

  4. 桥梁承台对混凝土的浇筑要求包括(  )。

    • A. 混凝土的配制除要满足施工的要求,如泵送对坍落度的要求
    • B. 为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根据具体情况掺加合适的混凝土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防 冻剂等
    • C. 混凝土的拌和采用拌和站集中施工
    • D. 混凝土浇筑时要分层
    • E. 混凝土强度达到拆膜要求后再进行拆膜
  5. 某高速公路全长78 km,双向六车道,路幅宽29km,设计车速120km/h,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基层,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人力、设备条件,采用了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摊铺水泥日进度1.5 km(单向),某路段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1)施工放样,恢复中线:根据施工布料需要在下承层上划布料网络。

    (2)对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所需的土料、集料、水泥等按要求进行备料。

    (3)确定松铺系数后,施工单位共用5 d时间完成摊铺土任务。每日摊铺土2.5km。

    (4)按规定洒水闷料,整平轻压。

    (5)按规定摆放水泥,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

    (6)为保证拌和质量,按规定采用了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为了避免损坏下承层,拌和深度保持在下承层顶面5~10 mm。

    (7)拌和料拌和均匀后,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为保证整形质量,全路段平地机均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进行刮平。

    (8)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2%)时,按规定用轻型压路机配合12 t以上的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和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外侧路肩向内侧路肩碾压。

    问 题:

    1.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根据使用材料和施工方法分为哪几类?

    2.本项目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准备中少了什么重要环节?并简述这一环节主要工作。

    3.本项目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改正。

  6.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频率,认真作好各种原材料的检验外、还应做下列(  )试验工作。

    • A. 施工温度
    • B. 矿料级配
    • C. 马歇尔试验
    • D. 压实度
    • E. 平整度
  7. 石质路堑施工的基本要求包括(  )。 

    • A. 有利于钻爆开挖
    • B. 保证开挖质量和施工安全
    • C. 符合施工工期和开挖强度的要求
    • D. 有利于维护岩体完整和边坡稳定性 
    • E. 辅助工程量多
  8. 膨胀土是一种特殊膨胀结构的黏质土,多分布于全国各地二级及二级以上的(  )地区。

    • A. 阶地 
    • B. 沿海 
    • C. 山前丘陵 
    • D. 沿湖 
    • E. 沿河
  9. 路基施工中线测量方法主要有(  )。

    • A. 坐标法
    • B. 切线支距法
    • C. 偏角法
    • D. 直线法
    • E. 偏转法
  10.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时应标记试件,标记从试件一端量起,分别在距端部的(  )处划出标记。

    • A. 50mm
    • B. 100mm
    • C. 200mm
    • D. 350mm
    • E. 5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