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由砂层泥岩和砂岩组成,为Ⅱ~Ⅲ类围岩,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内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

问题:

1.针对上述地质和涌水情况,你认为在施工中应采取哪些水害处治措施?

2.衬砌混凝土的施工缝和沉降缝,采用塑料止水防水时,施工中应符合哪些要求?

试题出自试卷《2014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冲刺试卷一》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由砂层泥岩和砂岩组成,为Ⅱ~Ⅲ类围岩,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内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

    问题:

    1.针对上述地质和涌水情况,你认为在施工中应采取哪些水害处治措施?

    2.衬砌混凝土的施工缝和沉降缝,采用塑料止水防水时,施工中应符合哪些要求?

  2. 背景资料:

    某一级公路,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该项目施工单位面层施工过程如下:

    第一步,该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实验室确定的“实验室配合比”直接配料;

    第二步,施工单位按要求架设模板;

    第三步,确定好最佳拌和时间,配备一座间歇式搅拌楼拌和;

    第四步,对搅拌混凝土进行现场取样,做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第五步,采用自卸车将新拌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合格地运到摊铺现场;

    第六步,采用小型机具铺筑法进行摊铺和振捣施工;

    第七步,整平饰面:振动、提浆、整平后用圆盘式抹面机往返2~3遍进行压实整平饰面;

    第八步,按要求进行各类接缝的设置与施工;

    第九步,按要求进行混凝土的养生;

    第十步,养生期满后,采用软拉毛机械进行抗滑沟槽施工;

    第十一步,清除混凝土板缝中夹杂的砂石、泥浆、尘土及其他污染物后进行灌缝施工及灌缝养生。

    问题:

    1.施工单位进行配料所采用的配合比正确吗?说明理由。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哪几个阶段完成?

    2.除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以外,路面用水泥混凝土还应该进行什么强度试验?简述其实验步骤。

    3.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构造施工有哪些方法?简述各自适用条件。

    4.请列出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检测的项目。

  3. 背景资料:

    在某桥梁总体施工完毕后,对其进行检测时,某技术人员制定了如下的桥梁总体检测项目:

    (1)桥梁的净空;

    (2)桥面中心偏位和桥面宽度;

    (3)引道中心线与桥梁中心线的衔接以及桥头高程衔接。

    其中对检测的要求规定如下:

    (1)桥面中心偏位要求用经纬仪检查3~8处;

    (2)桥面宽度(车行道、人行道)要求用钢尺量每孔3~5处;

    (3)引道中心线与桥梁中心线的衔接,要求分别将引道中心线和桥梁中心线延长至两岸桥长端部,比较其平面位置,允许偏差±30 mm

    (4)桥头高程衔接要求用水准仪测量。

    问题:

    1.根据现行规范的相关要求,该技术员制定的检测项目是否完善?说明理由。

    2.根据现行规范的相关要求,该技术员对检测要求的描述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施工合同段地处山区,路基土方开挖量大,招投标及设计文件表明均为土方开挖施工,该标段中有开挖深度为3~12m、长度约300m的路堑地段三处,三处开挖工程量共约150000m3,设计文件和地质资料为粘土与软岩,工程量清单按土方开挖计价,承包人开挖约3m深后,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文件和地质资料差别很大,根据监理工程师指令,承包人安排了地质钻孔及勘探工作,发现3m以下部分均为次坚石和坚石,施工成本远远超过承包人期望值。基于以上原因,承包人向业主提出索赔。

    问题:

    1.公路工程索赔应依据哪些基本原则?索赔的基本程序及其规定有哪些?

    2.根据背景材料所述情况,承包人可以向业主提出哪些方面的索赔?

  5. 淤泥、淤泥质土及具有(  )的一般粘土统称为软土。

    • A.天然强度低
    • B.压缩性高
    • C.透水性小
    • D.抗剪强度低
    • E.触变性显著
  6. 在选择路堤填料时,严禁作为填料的土有(  )。

    • A.含生活垃圾的土
    • B.有机土、含草皮土
    • C.含腐殖质的土
    • D.盐渍土、黄土、膨胀土
    • E.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
  7. 沥青混合料摊铺时,应采用走线法施工的结构层有(  )。

    • A.下面层
    • B.底面层
    • C.上面层
    • D.中面层
    • E.表面层
  8. 钻孔灌注桩施工步骤包括(  )。

    • A.桩位测量放线
    • B.埋设护筒
    • C.成孔
    • D.孔内通风
    • E.混凝土灌注
  9.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以下(  )施工要求是正确的。

    • A.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
    • B.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1~3m不进碾压
    • C.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 D.每天最后一段末端应设工作缝并处理
    • E.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
  10.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中,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施工时进行的碾压作业应采取下列(  )方法。

    • A.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
    • B.先用重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
    • C.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三轮压种机或轮胎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
    • D.当碾压厚度较厚分两层摊铺时,每层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0cm
    • E.碾压应紧跟摊铺机,及时进行碾压,以防混合料水分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