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指出图中A的名称,通常适合设置在哪些地段?

试题出自试卷《2015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专家预测试卷(4)》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写出背景中的水泥稳定基层施工的拌和与整形工序应配置的施工机械。

  2. 指出图中A的名称,通常适合设置在哪些地段?

  3. 根据背景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35.5km的山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单位采用路拌法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现将施工单位的部分技术要点摘录如下:①确定水泥用量。根据规范“当水泥稳定中、粗粒土做基层时,应控制水泥剂量不超过6%水泥剂量”,为达到最佳强度要求,施工时的水泥用量采用规范规定的最大值6%。

    ②纵缝的处理。水泥稳定碎石层的施工应该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不得垂直相接。③水泥稳定碎石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前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前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除了背景中使用的方法外,还有哪种方法?

  4. 逐条改正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点中错误之处。

  5. 改正事件二中的错误之处。

  6. 按《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背景中设计变更属于哪一类变更?说明理由。

  7. 写出背景中A、B的名称。

  8. 索赔在工程施工中是难免的,列出比较普遍的引起索赔的因素。

  9. 根据背景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公路隧道的土建及交通工程施工项目,该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的两车道深埋隧道,设计净高5m,净宽12m,总长3500m,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砂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裂隙发育。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开挖和复合式衬砌,按规范实施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所有的必测项目。

    事件一:施工单位采用双向掘进,对水、电、路、通风等设施进行统一安排,并在正式掘进前完成。通风方式采用大功率通风机将新鲜空气压送到掌子面,然后将废气从里往外挤出。压入式通风机采用轴流式通风机,其额定风量为2250m3/min,风压为6000Pa,发电机功率为2×115kW。风管与风机相匹配,选配Ф1500mm(压入)和Ф1000mm(吸出)的强力橡胶软管,每节长10m,软风管接头方式为双反边拉链式接头,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好。

    事件二:隧道施工时的通风,应设专人管理。要求做到:保证每人每分钟得到1m3的新鲜空气;隧道内的空气成分每两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风速、含尘量每月至少检测一次。土建施工完成后,项目部按要求进行了照明、供配电设施与交通标志、防撞设施、里程标、百米标等等的施工。照明控制系统由分中心监控工作站、A、B和照明配电回路(箱)的接口电路构成。该隧道原设计采用射流式通风方式,经多方论证后,难以满足该隧道的通风质量要求,拟变更为竖井排风式通风,并按相关程序完成了设计变更。

    写出背景中实施了的隧道监控量测项目。

  10. 计算可索赔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