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背景:

高新技术企业新建厂区里一栋8层框架结构办公楼工程,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A施工单位作为施工总承包,双方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合同中约定钢筋、水泥等主材由业主供应,其他结构材料及装饰装修材料均由总承包单位自行采购。 钢筋进场时,业主指令A施工单位对该批钢筋进行进场验证,进场验证时供货商只提供了出厂合格证,考虑到该钢材生产厂家信誉及以前使用该厂家钢筋质量状况,总承包单位予以验证。并由专职质检人员做了见证取样复试,复试检测结果合格,总承包单位直接安排投入使用。

在结构施工至三层柱时,当地质量监督机构例行检查时原位取样测试,发现钢筋原材存在质量问题,而此时,第一层、第二层结构全部使用的是这一批钢筋,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对已完成结构部分做结构实体检测,经检测虽然存在问题,但不影响结构安全,仍能满足原设计荷载要求。

总承包方认为钢筋为业主供应材料,而且进场时也按相关规定要求完成进场验收,出现的任何问题均与总承包方无关,所有由此造成的损失及责任应由业主承担。而业主则认为钢筋进场后办理了交接手续,转交给总承包方,总承包方也已同意接收,由此造成的责任均应由总承包方承担。

问题:

1.钢筋进场时,总承包单位的进场验证都包含哪些工作内容?

2.指出总承包单位见证取样复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别写出对应的正确做法。

3.完整的钢筋出厂合格证应包含哪些信息?

4.上述质量事故的责任应由哪一方承担?说明理由。

试题出自试卷《2015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试题(1)》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背景: 某活动中心工程,地下1层,地上3层,建筑面积1.23万m2,结构为框架结构,工程于2011年3月20日开工,计划于2011年12月25日竣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选址的原因,地基不好,因此基础下面设计有25颗直径为800m长10m的工程桩,施工单位采用了泥浆护壁的工艺成孔。

    事件二:由于工期较紧,土方开挖需要夜间进行,业主要求施工单位办理相关手续,避免扰民和民扰的问题。

    问题:

    1.施工单位进行排污应具备何种手续?现场排污如何操作? 

    2.对于固体废弃物应如何进行处置?

    3.土方夜间施工时对扰民问题项目部应做哪些工作? 

  2. 背景:

    某工程共15层,采用框架结构,由于技术难度大,业主采用邀请招标,择优选择了其中一家作为中标单位,并与其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承包工作范围包括土建、机电安装和装修工程。该工程开工日期为2003年4月1日,合同工期为18个月。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2003年5月施工单位为保证施工质量,扩大基础地面,开挖量增加,导致费用增加,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于是向业主提出了索赔费用3.0万元,工期索赔3d。 

    事件二:2003年8月份,恰逢连降7d罕见大雨,造成停工损失2.5万元,工期增加了4d。于是施工单位据此向业主提出了索赔。

    事件三:2004年2月份,在主体砌筑工程中,因施工图设计有误,实际工程量增加,导致费用增加3.8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2d。于是施工单位据此向业主提出了索赔。

    事件四:在工程保修期间发生了由于施工单位原因引起的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问题,业主在多次催促施工单位修理,而施工单位一再拖延修理,于是业主另请其他施工单位维修。

    上述事件中,除事件二外,其他工序时间的延误均未超过工作的总时差。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4.事件四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所发生的维修费用该如何处理?

  3. 背景: 某地政府委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代建住宅楼工程,地下l层,地上l6层,建筑面积2200m2。共有甲、乙、丙丁等8家施工单位报名参加投标。最终乙施工单位中标,并于2008年8月1日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总价款4840万元,合同工期350d。

    在招投标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某地政府为了控制建安成本,指定了专门的招标代理机构。

    事件二: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标文件发售后的第二天,发现甲施工单位在一个月前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于是取消了甲施工单位的投标资格。

    事件三:在签订的合同时。约定采用固定总价一次性包死,不再调整。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某地政府做法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招标代理机构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3.指出事件三中施工合同总价一次性包死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4. 背景:

    高新技术企业新建厂区里一栋8层框架结构办公楼工程,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A施工单位作为施工总承包,双方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3—0201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合同中约定钢筋、水泥等主材由业主供应,其他结构材料及装饰装修材料均由总承包单位自行采购。 钢筋进场时,业主指令A施工单位对该批钢筋进行进场验证,进场验证时供货商只提供了出厂合格证,考虑到该钢材生产厂家信誉及以前使用该厂家钢筋质量状况,总承包单位予以验证。并由专职质检人员做了见证取样复试,复试检测结果合格,总承包单位直接安排投入使用。

    在结构施工至三层柱时,当地质量监督机构例行检查时原位取样测试,发现钢筋原材存在质量问题,而此时,第一层、第二层结构全部使用的是这一批钢筋,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对已完成结构部分做结构实体检测,经检测虽然存在问题,但不影响结构安全,仍能满足原设计荷载要求。

    总承包方认为钢筋为业主供应材料,而且进场时也按相关规定要求完成进场验收,出现的任何问题均与总承包方无关,所有由此造成的损失及责任应由业主承担。而业主则认为钢筋进场后办理了交接手续,转交给总承包方,总承包方也已同意接收,由此造成的责任均应由总承包方承担。

    问题:

    1.钢筋进场时,总承包单位的进场验证都包含哪些工作内容?

    2.指出总承包单位见证取样复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别写出对应的正确做法。

    3.完整的钢筋出厂合格证应包含哪些信息?

    4.上述质量事故的责任应由哪一方承担?说明理由。

  5. 关于建筑工程档案归档整理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总承包单位应提请当地的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对工程 档案进行预验收
    • B.建设工程项目实行总承包的,总包单位负责收集、汇总各分包单位形成的工程 档案
    • C.建设工程项目实行总承包的,各分包单位形成的工程档案,应向总包单位 移交
    • D.建设工程项目由几个单位承包的,各承包单位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其承包项目 的工程文件,并及时向建设单位移交
    • E.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监督和检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工程 文件的形成、积累和立卷归档工作
  6. 密封胶嵌缝时,下面那些做法是正确的(  )。

    • A.嵌缝前应将板缝清洁干净
    • B.严禁使用过期的密封胶
    • C.硅酮结构密封胶宜作为硅酮耐候密封胶使用
    • D.同一个工程可以使用不同品牌的硅酮结构密封胶
    • E.同一个工程应使用同一品牌的硅酮耐候密封胶
  7. 吊顶工程按施工工艺和采用材料的不同分为(  )。

    • A.暗龙骨吊顶
    • B.明龙骨吊顶
    • C.木龙骨吊顶
    • D.平面吊顶
    • E.造型吊顶
  8. 使用前,必须按照产品说明书及有关焊接工艺的规定进行烘焙的有(  )。

    • A.焊条
    • B.电渣焊熔嘴
    • C.焊丝
    • D.焊钉用的瓷环
    • E.焊剂
  9. 围绕施工部署原则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组成内容是(  )。

    • A.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 B.设计情况
    • C.编制依据
    • D.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 E.施工方法
  10. 针对原有建筑,下列(  )情况下应该重新编制建设工程档案。

    • A.改建
    • B.扩建
    • C.重要部位维修
    • D.改变结构形式
    • E.改变平面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