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某企业(甲方)拟投资兴建一栋办公楼,建筑面积2000m2,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招标前已经出齐全部施工图纸,某施工单位(乙方)根据招标文件编制了投标文件,经过投标竞争获得中标。中标后甲、乙双方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合同规定:

(1)合同总价为500万元。

(2)本工程要求工期为160d。由于承包方的原因每拖延一天交工,发包方按结算价的万分之二计算违约金,并承担由于拖延竣工给发包方带来的损失,违约金累计不超过结算价的3%。由于非承包方原因造成工期的拖延,发包方给予工期的补偿。

(3)合同总价包括了完成规定项目所需的工料机费用、临时设施费、现场管理费、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和风险费用。乙方在报价中考虑了市场风险因素,无论实际施工情况如何,合同总价不作调整。

(4)工程款按月结算。

(5)合同价款调整方法:①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由承包人在接到变更洽商通知后14d内,按甲、乙双方约定的计价办法,提出变更预算书经发包人确认后进行调整。14d内没有提出的,由承包人承担有关费用。②施工过程中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或政策性变化影响造价,由承包人提出经发包人确认后进行调整。双方签订合同后,施工单位按合同约定时间于2011年6月1日开工。

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为加快施工进度,未经设计单位同意,将原设计的部分灰土垫层改为C15素混凝土,增加费用3000元。

事件二:施工期间因台风迫使工程停工5d,并造成施工现场存放的工程材料损失1.2万元;台风造成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损坏,修复费用4000元。

事件三:施工期间钢材价格上涨,因此导致施工单位材料费用增加5万元。

事件四:甲方提出改变部分隔断的装饰材料,施工单位于8月10日收到工程变更洽商通知,按工程变更洽商进行了施工。竣工验收后进行结算时,施工单位提出由于此项变更增加了施工费用5000元,要求甲方给予补偿。

【问题】

1.该工程合同属于何种形式的合同?本工程采用这种合同形式是否合适?为什么?

2.该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以上事件,是否可以进行相应合同价款的调整?

试题出自试卷《2016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押题密卷(案例题,第7套,权威解析+标准答案)》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某市一写字楼,工程建筑面积45000m2,建筑高度108m,36层现浇框剪结构,地下两层;该工程位于淤泥质软土地基上,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由某市建筑公司施工总承包,工程于2014年2月18日开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土方开挖时发现一古墓,为抢工期,项目经理安排几个亲信把古墓里的东西拿走后,要求施工队接着挖土方。

    事件二:为降低工程成本,项目经理决定将挖出的淤泥质软土作为回填土。

    事件三:4月25日(已施工至地上一层),项目经理安排项目质量检查员主持编制施工项目质量计划,以应付公司28日的综合大检查。

    【问题】

    1.事件一的做法是否妥当?应如何处理?

    2.事件二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3.事件三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4.地下室土方回填质量控制的要点是什么?

  2. 某公司承建某综合楼,位于居民密集区域,总建筑面积250000m2。工程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期500天。施工现场水源,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直接接业主的供水管口,现场临时供电设施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妥当,并制订了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2011年5月22日,在地下室有3名工人正在进行消防管道焊接作业,室内储存了2瓶氧气和2瓶乙炔,他们都已经过培训考核合格,但尚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另外一名工人在墙角休息吸烟,结果造成爆炸事故。

    事件二:进入装修施工阶段后,项目经理安排安全员王某负责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王某随后在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上做了严格的防火安全要求,现场设置明显的防火宣传标志,制订了严格的明火使用规定,整个装修阶段未发生一起火警。

    事件三:装修施工过程中,质检员发现已经完工的室内地砖,已经部分发生破坏和划痕较重的情况;在室内顶棚抹灰时,室内墙面、地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问题】

    1.本案例中,在地下室进行焊接作业的动火等级为几级?该等级动火作业的审批程序如何规定?

    2.焊割作业前,须办理哪些证件?

    3.简述施工现场主要考虑哪几类用水。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基本原则有哪些?

    5.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安全标志一般有几种?施工现场一般在哪几个“口”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6.如何做好施工现场成品保护工作?

  3. 某院校基建管理处,于2010年10月份,将校建一住宅项目的招标文件委托一家咨询公司编制。在招标文件中说明,由发包人提供工程量计算规则、分部分项工程单价组成原则,合同文件内容及工程量清单,要求投标人以固定单价的形式投标,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由发包人提供,工程量在投标时不允许调整,投标人只需填写工程量清单中给定项目的综合单价。某承包商通过正规招投标程序,以工程造价9000万元,合同工期14个月,质量为合格的条件获得此工程。

    双方参照1999年12月国家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签订了合同,在合同专用条款中明确了组成本合同的文件及优先解释顺序如下:

    (1)本合同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书及附件;

    (4)本合同专用条款;

    (5)本合同通用条款;

    (6)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7)图纸;

    (8)工程量清单;

    (9)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

    (10)合同履行中,发包人、承包人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2010年12月份,钢筋价格由原来的2600元/t,上涨到3600元/t,承包商经过计算,认为中标的钢筋制作安装的综合单价每吨亏损1000元,承包商在此情况下向发包人提出索赔,希望发包人考虑市场因素,酌情给予补偿。

    事件二:在2011年的4~5月份,工人感染传染病,使本工程停止施工2个月。按合同文件约定,该情况不能作为不可抗力因素,工期不得顺延。在10月份,甲乙双方多次磋商,发包人认为工期耽误不是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并对现场的实际损失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计算,故书面同意将工期延长2个月,但费用不予补偿。

    【问题】

    1.承包商就事件一提出的索赔能否成立?为什么?

    2.在事件二中,发包人对工期的延长,是否符合本合同文件的内容约定?

  4. 某企业(甲方)拟投资兴建一栋办公楼,建筑面积2000m2,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招标前已经出齐全部施工图纸,某施工单位(乙方)根据招标文件编制了投标文件,经过投标竞争获得中标。中标后甲、乙双方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合同规定:

    (1)合同总价为500万元。

    (2)本工程要求工期为160d。由于承包方的原因每拖延一天交工,发包方按结算价的万分之二计算违约金,并承担由于拖延竣工给发包方带来的损失,违约金累计不超过结算价的3%。由于非承包方原因造成工期的拖延,发包方给予工期的补偿。

    (3)合同总价包括了完成规定项目所需的工料机费用、临时设施费、现场管理费、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和风险费用。乙方在报价中考虑了市场风险因素,无论实际施工情况如何,合同总价不作调整。

    (4)工程款按月结算。

    (5)合同价款调整方法:①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由承包人在接到变更洽商通知后14d内,按甲、乙双方约定的计价办法,提出变更预算书经发包人确认后进行调整。14d内没有提出的,由承包人承担有关费用。②施工过程中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或政策性变化影响造价,由承包人提出经发包人确认后进行调整。双方签订合同后,施工单位按合同约定时间于2011年6月1日开工。

    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为加快施工进度,未经设计单位同意,将原设计的部分灰土垫层改为C15素混凝土,增加费用3000元。

    事件二:施工期间因台风迫使工程停工5d,并造成施工现场存放的工程材料损失1.2万元;台风造成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损坏,修复费用4000元。

    事件三:施工期间钢材价格上涨,因此导致施工单位材料费用增加5万元。

    事件四:甲方提出改变部分隔断的装饰材料,施工单位于8月10日收到工程变更洽商通知,按工程变更洽商进行了施工。竣工验收后进行结算时,施工单位提出由于此项变更增加了施工费用5000元,要求甲方给予补偿。

    【问题】

    1.该工程合同属于何种形式的合同?本工程采用这种合同形式是否合适?为什么?

    2.该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以上事件,是否可以进行相应合同价款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