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关于此次事故中逃生时受伤的员工是否应定为工伤的问题,按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应该定为,因工作受伤
  • B.不应定为,不是因工作受伤
  • C.是否定为,由厂工会认定
  • D.是否定为,由厂领导决定
  • E.是否定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裁定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2013年3月4日,在某建设集团下属公司承接的某高层6号房工地上,项目部安排瓦工甲、乙拆除西单元楼内电梯井隔离防护。由于木工在支设15层电梯井时少预留西北角1个销轴洞,因而在设置15层防护隔离时,西北角的搁置点采用了根+4s钢管从14层支撑至15层作为补救措施。由于甲、乙在作业时,均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带操作,而且颠倒拆除程序,先拆除14层隔离(甲将用于补救措施的钢管亦一起拆掉),后拆除15层隔离。10时30分,甲在进入电梯井西北角拆除防护隔离板时,3个搁置点的钢管框架发生倾翻,人随防护隔离一起从15层(40m处)高空坠落至电梯井底。事故发生后,工地负责人立即派人将甲急送至医院,但因甲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于当日12时30分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建筑施工的特点有哪些?

    2.分析该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采取的处理意见,并说明理由。

    4.拆除工程的安全措施中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该建设集团下属公司应采取哪些整改措施?

  2. 某县一化工厂有生产科、技术科、销售科、安全科和工会等。2013年4月23日,该厂氨气管道发生泄漏,3名员工中毒。

    在事故调查时,厂长说:因管道腐蚀造成氨气泄漏,为不影响生产,厂里组织了几次在线堵漏,但未成功,于是准备停车修补;生产副厂长说:紧急停车过程中,员工甲未按规定程序操作,导致管道压力骤增、氨气泄漏量增大,采取补救措施无效后,通知撤离,但因撤离方向错误,导致包括甲在内的现场3名员工中毒;员工甲说:发现泄漏后没多想,也没戴防护面具就进行处理,再说厂内的防护面具很少而且很旧了,未必好用;员工乙说:当时我是闻到气味,感觉不对才跑的,可能是慌乱中跑的方向不对,以前没人告诉过什么情况该往哪跑、如何防护,现在才知道厂里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科长说: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厂下达给安全科的任务,由安全科员工组成编制组,预案经我审查后,由生产副厂长签发。

    事故调查人员调查确认厂长、生产副厂长、员工甲、员工乙和安全科长所说情况基本属实,并发现预案签发人为已调离该厂的原生产副厂长,签发日期为2012年5月13日,预案未在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按照应急准备要素的要求,指出该厂在应急准备工作中的不足。

    2.指出该厂在预案编制和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结合此次氨气泄漏事故,说明该类应急救援预案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

  3. 某企业有玻璃器皿生产车间。该企业的玻璃器皿制造分为烧制玻璃熔液、吹制成型和退火处理3道主要工序,烧制玻璃溶液的主要装置是玻璃熔化池炉。烧制时,从炉顶部侧面人工加入石英砂(二氧化硅)、纯碱(氢氧化钠)、三氧化二砷等原料,用重油和煤气做燃料烧至1 300~1700℃,从炉底侧面排出玻璃熔液。

    玻璃器皿的生产车间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顶是水泥预制板。厂房内有46t玻璃熔化池炉1座,炉高6m,炉顶距厂房钢制房梁1.7m,炉底高出地面15m。距炉出料口3m处是玻璃器皿自动吹制成型机和退火炉。煤气调压站距厂房直线距离15m,重油储罐距厂房直线距离15m。房内有员工20人正在工作。

    由于熔化池炉超期服役,造成炉顶内拱耐火砖损坏,烈焰冲出炉项近Im,炉两侧的耐火砖也已变形,随时有发生溃炉的可能。2013年6月18日,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该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当即向企业发出暂时停炉、停产的指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本案中,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时行使了《安全生产法》赋予的哪些职权?

    2.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指出该车间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一I986),指出该车间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依据。

    4.针对该企业现状,提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

  4. 厂房1层火灾失控时,对正在5层工作的员工来说,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

    • A.在本层负责人的组织下灭火
    • B.搬运身旁附近的财物
    • C.察看火情,设法逃生
    • D.无法立即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待救援
    • E.逃生时尽量不要直立行走
  5. 此次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间接原因包括(  )。

    • A.厂房1层内设置临时库房
    • B.厂方平时缺乏对员工的安全防火教育培训,员工自救能力差
    • C.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员工无法迅速撤离
    • D.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下达不及时
    • E.厂房1层只有1个门供员工上下班进出
  6. 该厂存在的下列现象中,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有( )。

    • A.库房内总电闸的保险丝用铜丝代替
    • B.厂房内上下楼梯平台上堆放杂物
    • C.厂房的3~6层是成衣车问
    • D.2~6层有401名员工同时工作
    • E.2层以上各层存放可燃物
  7. 下列关于该厂安全管理现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员工缺乏应急救援常识
    • B.楼房不适合作为生产服装的厂房
    • C.安全管理混乱
    • D.发现的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整改
    • E.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
  8. 对本案存在的安全隐患,下列整改措施中,应该采取的有( )。

    • A.保证上下楼梯通道畅通
    • B.确保人员出入通道不少于2个
    • C.加强员工灭火技能培训
    • D.电工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并持证上岗
    • E.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
  9. 关于此次事故中逃生时受伤的员工是否应定为工伤的问题,按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应该定为,因工作受伤
    • B.不应定为,不是因工作受伤
    • C.是否定为,由厂工会认定
    • D.是否定为,由厂领导决定
    • E.是否定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裁定
  10.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此次事故属于( )。

    • A.特别重大事故
    • B.重大事故
    • C.较大事故
    • D.一般事故
    • E.轻微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