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修造船厂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该厂修船船坞几天前有一艘外国船籍的油船(约9万t)入坞,更换侧罐的外板和中央罐的船底外板。
事故发生当天,准备更换其中的左弦3号侧罐(长约40m、宽约10m、高约20m)的外板。上午在罐内装配脚手架,然后由10个人开始对罐内施工部分进行清扫,把堆积在外板更换部分休息室上的残泥用锹、钩刮铲装在容器里,吊到船底。
下午在清扫的同时,又有6个人开始对外板打眼和切割,用气焊在外板上开大致等间隔的换气孔,同时进行休息室和外板接头的切割,气体(乙炔和氧气)是从甲板上的气体转换器通过软管输入的。作业时已预先在罐底灌上水,并且是在除完泥渣的地方进行的。
但是在开始打眼和切割约1h后,油罐内发生火灾,从事该项作业的6人和清除泥渣的1人向油罐外逃避,其中6人行动较慢,在升降梯等处被烧死或吸入过量一氧化碳而中毒死亡。
经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如下:
油罐上部气割或切割的火星引着下部休息室残留的泥渣,又引起其他处残留的泥渣燃烧。罐底的水量少,刮落的泥渣没有完全被水盖住,从而引燃船底泥渣,这也是使火灾扩大的原因。 该造船厂每天定时测定作业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及氧气浓度,根据测定结果的规定在相关场 所标明是否可以进行烟火作业,对该船3号侧罐内的作业,清扫组和焊接组之间预先也商议了计划。明火作业时,充分注意到了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可能性,但对泥渣这一可燃性物质,对它的易燃程度、应除去的量、残存泥渣的分布状态和使用明火场所的相互位置关系等则没有从安全角度出发给予足够的考虑。油罐维修作业中,泥渣的存在不论在安全方面,还是在劳动卫生方面,都是应充分考虑的事项。像这种气割火花引起泥渣着火,初期灭火失败导致火灾的事例时有发生。这类事故有时是发生在油罐内,因此不易躲避,换气也困难,往往造成重大人身事故,为了作业安全,必须事前进行慎重的研究。
这起事故存在的问题是:
(1)罐底部盛水不足。
(2)消防水管虽然拉进罐内,但负责使用的人着火时不在场,未能有效地利用。
(3)带进罐内的灭火器不够用。
为了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须采取的措施有:
(1)明确清除泥渣的判断标准和确立按该标准建立的现场检查体制。
(2)规定相应的烟火作业限制(包括禁止)。
(3)调整作业间的联系。
(4)推行以作业指挥人员为中心的安全作业。
(5)确保避难通路、避难口和按需要设置、装备报警器。
(6)配备数量合适的消防设备并掌握使用方法。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进入设备内作业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2.进入设备内工作应做好哪些安全防护7
3.进入设备内动火工作应注意什么?
4.对于未知的危险因素,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分析辨别?
1987年9月16日17时20分,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上梅渡运站原镇海渡3号船,由上阳码头装载手扶拖拉机1辆、摩托车2辆、白行车2辆、乘客60人、船员3人,开往对岸梅山岛码头,在离上阳码头右侧约20米,因船舶尾尖舱大量进水沉没,船上人员全部落水。经附近甬机210船的小舢板和两条小涨网船抢救和落水者自救,脱险乘客49人、船员3人,遇难者11人。
经调查,渡轮在离码头前,机手林某在机舱修理冷泵,机舱因电瓶刚拆上岸,照明很暗,用手电筒代替照明,发现飞轮甩水溅湿背部,即开启引水阀门,并同时开启舱底污水泵抽水,此时,机舱离合器与尾轴铜套之间已出现大量涌水,林某迅速通过甲板下通道,报告当班驾驶朱某,“船勿对,漏水了,快去冲泥涂(抢滩的意思)。”朱某即采取右满舵和加大油门措施,在加大油门时,机器即熄火,渡轮已同时出现严重往右尾倾,朱某向附近小涨网船呼救,约有30名旅客爬到渡轮前左舷跳水,渡轮随之沉没,从机手报告大量进水到沉没约2分钟时间。
[事故原因分析]
(1)该渡轮约建造于20世纪40年代,系美军木质扫雷艇,1958年在上海周家渡造船厂改建为客渡船,1974年由镇海渡运站向上梅渡运公司借用,1976年购买,无任何图纸资料,1986年6月转让给北仑上梅渡运站。1985年7月27日由原镇海县航管站检验,船舶有效航行期到1986年7月26日止,查阅有关船舶登记资料,该渡轮均未登记注册,属无证违章航行船舶。自1986年6月份由镇海区渡运站转到上梅渡运站后,未作修理,擅自增加压载,没有定期维修保养,造成尾部、底部多处渗水,右舷尤为严重,船舶在机舱有相当积水的情况下,加上重达2吨的拖拉机及货物装载不当,致使在尾部右舷水线上5厘米处(尾尖舱)有一长217厘米,宽16厘米的破口大量进水沉没,这是造成这次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
(2)渡运站领导法制观念淡薄,忽视安全,缺乏必要的安全制度,纪律松弛,站长带头违章航行,怂恿违章。1987年7月13日,由站长周某驾驶该无证船舶装载番茄去奉化湖头渡,因不熟悉航道和船形,在离码头约40米处,船舶搁浅倾翻,7万多斤番茄翻入大海。1987年8月该站轮机手阮某与驾驶员汪某合买一条运输船,经乡工办个别领导同意,擅自离站,使该站七名有证人员少了两名,在这种情况下,又安排1号、2号渡轮进坞修理,造成无证船舶代班,无证船员当班。渡轮沉船时无任何救生设备。
(3)该船当班驾驶员朱某、轮机员林某均属无证操作,水手诸某系临时雇用人员。由于无证操作,违章航行,机手林某没有及早发现机舱漏水以及船舶发生严重倾斜进水,三名船员集中在驾驶室,没有及时组织抢救,指挥旅客脱险。
(4)渡运站的主管单位梅山乡政府,对渡口安全管理不力,督促不够,对渡口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1.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2.提出整改措施。
某修造船厂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该厂修船船坞几天前有一艘外国船籍的油船(约9万t)入坞,更换侧罐的外板和中央罐的船底外板。
事故发生当天,准备更换其中的左弦3号侧罐(长约40m、宽约10m、高约20m)的外板。上午在罐内装配脚手架,然后由10个人开始对罐内施工部分进行清扫,把堆积在外板更换部分休息室上的残泥用锹、钩刮铲装在容器里,吊到船底。
下午在清扫的同时,又有6个人开始对外板打眼和切割,用气焊在外板上开大致等间隔的换气孔,同时进行休息室和外板接头的切割,气体(乙炔和氧气)是从甲板上的气体转换器通过软管输入的。作业时已预先在罐底灌上水,并且是在除完泥渣的地方进行的。
但是在开始打眼和切割约1h后,油罐内发生火灾,从事该项作业的6人和清除泥渣的1人向油罐外逃避,其中6人行动较慢,在升降梯等处被烧死或吸入过量一氧化碳而中毒死亡。
经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如下:
油罐上部气割或切割的火星引着下部休息室残留的泥渣,又引起其他处残留的泥渣燃烧。罐底的水量少,刮落的泥渣没有完全被水盖住,从而引燃船底泥渣,这也是使火灾扩大的原因。 该造船厂每天定时测定作业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及氧气浓度,根据测定结果的规定在相关场 所标明是否可以进行烟火作业,对该船3号侧罐内的作业,清扫组和焊接组之间预先也商议了计划。明火作业时,充分注意到了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可能性,但对泥渣这一可燃性物质,对它的易燃程度、应除去的量、残存泥渣的分布状态和使用明火场所的相互位置关系等则没有从安全角度出发给予足够的考虑。油罐维修作业中,泥渣的存在不论在安全方面,还是在劳动卫生方面,都是应充分考虑的事项。像这种气割火花引起泥渣着火,初期灭火失败导致火灾的事例时有发生。这类事故有时是发生在油罐内,因此不易躲避,换气也困难,往往造成重大人身事故,为了作业安全,必须事前进行慎重的研究。
这起事故存在的问题是:
(1)罐底部盛水不足。
(2)消防水管虽然拉进罐内,但负责使用的人着火时不在场,未能有效地利用。
(3)带进罐内的灭火器不够用。
为了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须采取的措施有:
(1)明确清除泥渣的判断标准和确立按该标准建立的现场检查体制。
(2)规定相应的烟火作业限制(包括禁止)。
(3)调整作业间的联系。
(4)推行以作业指挥人员为中心的安全作业。
(5)确保避难通路、避难口和按需要设置、装备报警器。
(6)配备数量合适的消防设备并掌握使用方法。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进入设备内作业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2.进入设备内工作应做好哪些安全防护7
3.进入设备内动火工作应注意什么?
4.对于未知的危险因素,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分析辨别?
×企业为小型货车生产厂,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年产小型货车5万辆,现有职工1100余人。厂区主要建筑物有冲压车间、装焊车间、涂装车间、钣金车间、装配车间、外协配套库、半成品库和办公楼。
冲压车间设有三条冲压生产线。库房和车间使用6台5t单梁桥式起重机吊装原材料,装配生产线上设置多台地面操作式单梁电动葫芦和多台小吨位的平衡式起重机,在汽车板材冲压生产线上设置4台大吨位桥式起重机。
车身涂装工艺采用三涂层三烘干的涂装工艺,涂装运输采用自动化运输方式。漆前表面处理和电泳采用悬挂运输方式,中层涂层和面漆涂装线采用地面运输方式。生产线设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喷漆室采用上送风、下排风的通风方式。喷漆室外附设有调漆室。
整车总装配采用强制流水装配线。
车身装焊线焊机选用悬挂点焊机、固定焊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机等。车身装焊工艺主要设备包括各类焊机、夹具、检具、车身总成调整线和输送设备。车架装焊采用胎具集中装配原则,组合件和小型部件预先装焊好与其他零件一起进入总装胎具焊接线。焊接方法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装焊设备主要包括焊机、总成焊接胎具、部件焊接胎具、小件焊接胎具以及输送系统设备等。装焊车间通风系统良好。
该企业采用无轨运输,全厂原材料、配套件、成品和燃料等的运输采用汽车运输,厂内半成品运输以叉车为主。全厂现有小客车8辆、货车16辆、叉车15辆。厂区道路采用环形布局,主干道宽度8m、转弯半径大于9m。次干道宽度5m、转弯半径大于6m。厂区内主要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种植有草坪、灌木、松树和杨树。
该企业主要公用和辅助设施有变配电站、锅炉房和空压站。变配电站电压等级为35kV,内设5台变压器,总安装容量为3900kV.A。厂区高、低压供电系统均采用电缆放射式直埋或电缆沟敷设,厂区道路设路灯照明。锅炉房内设3台4t/h燃煤锅炉,为厂区生产和生活提供蒸汽。空压站安装有4台供气量为20m3/min的空气压缩机,为全厂生产提供压缩空气。
×日,冲压车间进行起重机吊装板材作业,工人甲、乙挂上吊钩后,示意天车司机开始起吊。随着板材徐徐升起,工人甲发现板材倾斜,与工人乙商议是否需要停车调整,工人乙说:“不必停车,我扶着就行”。作业场所地面物品摆放杂乱,工人乙手扶板材侧身而行,被脚下物品绊倒,板材随之倾斜、脱钩砸在工人乙身上,造成工人乙死亡。
请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辨识出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指出所辨识出的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些设备、设施或场所。
2.说明该事故调查取证中应取得哪些主要资料和证据。
2011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会计
2010年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
2014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会计
2013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会计
2012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会计
2011年高级会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5年高级会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7年会计职称(高级)考试真题及
2010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模拟题
2010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模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