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政府工作需求,需要编制《××市地图集》,制图区范围包括整个市域。《××市地图集》分序图、区域详图、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发展规划5个图组。
各图组的内容如下:
(1)序图组:××市的地理位置、历史、行政区、地势地形。
(2)区域详图组:××市各行政区的城区详图。
(3)社会经济图组:××市人口、经济、文教体育等内容。
(4)自然环境图组:××市的自然资源状况及分布。
(5)发展规划图组:××市的发展规划。
试述地图集的结构。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城市 1:500 地形图测绘任务,测区范围为 3km× 4km,测量控制资料齐全,测图按 1250px× 1250px 分幅。依据的技术标准有《城市测量规范》( CJJ/T8—2011),《1:500 1:1000 1:200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GB/T14912—200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18316—2008),《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4356—2009)等。外业测图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其中某条图根导线边长测量时采用单向观测、一次读数,图根导线测量完成后发现边长测量方法不符合规范要求,及时进行了重测,碎部点采集了房屋、道路、河流、桥梁、铁路、树木、池塘、高压线、绿地等要素,经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编辑后成图。
作业中队检查员对成果进行了100%的检查;再送交所在单位质检部门进行检查;然后交甲方委托的省级质监站进行验收,抽样检查了15 幅图。
问题:
1、 上述图根导线边长测量方法为什么不符合规范要求?
2、按照地形图要素分类,说明外业采集的碎部点分别属于哪些大类要素。
3、测量成果检查验收的流程和验收抽样比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说明理由。
××省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夏季最高气温40℃,冬季最低气温-10℃。6-7月为梅雨季节,年平均降雨量在1234mm以上。11月至次年3月空气湿度较大,经常大雾弥漫,能见度极差。省内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十分便利。 该省现有的大地控制网受地壳变动和社会建设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标志损坏、减少严重,目前的大地控制网点难以满足经济建设日益发展的需要。为此,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利用GNSS技术建立二等大地控制网。
1.已有资料
(1)测区现有地形图及交通图、行政区划图可供设计、选用使用。
(2)对控制测量范围的控制点进行了全面普查,国家级网点若干个。
2.作业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4)《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GB 22021-2008)。
简述技术设计的目的和步骤。
××房地产开发公司,计划在××市××规划小区拟建4栋6层住宅楼,楼号为9号、10号、11号、12号。拟建工程位于××以东、××以北,两者交叉口东北。××公司承担了住宅楼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场地地形基本平坦,最高地面高程38.24m,最低地面高程36.90m,平均地面高程37.45m。该区地貌形态单一,为山前冲洪积平原。
根据野外钻探资料,勘探深度范围内岩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地层和白垩系王氏群泥质砂岩层。根据其成因类型、岩性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将场区地基土范围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分为6主层和2亚层。
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有两层。其中第一层含水层为第③l层粉质黏土,地下水类型系上层滞水,主要补给来源是依靠大气降水,排泄以蒸发为主;第二层主要含水层为第⑤层粗砾砂,地下水类型属第四系孔隙微承压水,勘察期间实测稳定水位标高在35.07~35.80m。
主要补给来源是邻区补给,排泄以地下径流为主。据调查,第二层地下水水位年变化幅度在2.0m左右。由于水位高于基础,设计和施工时应考虑地下水的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上层滞水随季节变化较大,水位不一,建议施工期间注意处理。通过招标,××测绘单位承担了该建筑工地的测绘任务。
测量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内容:
(1)施工平面控制测量。
(2)施工高程控制测量。
(3)建筑物放样测量。
(4)竣工测量。
简述建立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的有关规定。
根据××市政府工作需求,需要编制《××市地图集》,制图区范围包括整个市域。《××市地图集》分序图、区域详图、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发展规划5个图组。
各图组的内容如下:
(1)序图组:××市的地理位置、历史、行政区、地势地形。
(2)区域详图组:××市各行政区的城区详图。
(3)社会经济图组:××市人口、经济、文教体育等内容。
(4)自然环境图组:××市的自然资源状况及分布。
(5)发展规划图组:××市的发展规划。
试述地图集的结构。
根据上级政府的工作安排,某市决定开展该地区的土地调查工作。现已完成了土地权属调查的工作,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该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
1.测区概况 测区为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6000km2。全测区以丘陵地为主,测区东部有少量的平地。
2.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版)。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
(6)《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93)。
(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8)《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1008-2001)。
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面积量算的原则。
2011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会计
2010年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
2014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会计
2013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会计
2012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会计
2011年高级会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5年高级会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7年会计职称(高级)考试真题及
2010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模拟题
2010高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模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