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29. 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是 ( )

  • A.冉求
  • B.朱光潜
  • C.老子
  • D.孔子
试题出自试卷《全国自考美学(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6》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29. 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是 ( )

    • A.冉求
    • B.朱光潜
    • C.老子
    • D.孔子
  2. 28. “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出自 ( )

    • A.亚里士多德
    • B.柏拉图
    • C.普罗提诺
    • D.马佐尼
  3. 27. 指出戏曲要情节离奇,文词警拔,有益于道德教化,三美俱擅的是 ( )

    • A.李渔
    • B.金圣叹
    • C.李贽
    • D.曹雪芹
  4. 26. 礼乐纳入学校教育是在 ( )

    • A.西周时期
    • B.春秋时期
    • C.战国时期
    • D.秦始皇时期
  5. 24. 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这一指导分类标准的依据,属于 ( )

    •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6. 25. 所谓“艺术接受的阶段性变化”指的是接受者随着对艺术品的________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 ( )

    • A.结构
    • B.符号与意义的关系
    • C.空白与不确定处
    • D.意象的组织
  7. 23. 艺术创造的核心是 ( )

    • A.创作冲动
    • B.主体的灵感
    • C.艺术操作
    • D.意象生成
  8. 21. _________提出了:“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这一论述。 ( )

    • A.朱光潜
    • B.宗白华
    • C.李泽厚
    • D.王国维
  9. 22. 下面的表述错误的是 ( )

    • A.意象凝定为艺术品,必须经历物态化或物化的过程
    • 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
    • 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
    • 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
  10. 20. 作为经鉴赏者的审美知觉和想象而产生的是 ( )

    • A.物质实在层
    • B.意象世界层
    • C.形式符号层
    • D.意境超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