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38. 简析《我与地坛》是如何一步步揭示主题的。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42. 阅读《永远的蝴蝶》,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学评论短文。

    要求:(1)紧紧围绕本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来写。

    (2)不要写成读后感。

    (3)语言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永远的蝴蝶                                

    陈启佑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滑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上,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这简单的动作,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妈:我打算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2. 41. 分析《双桅船》中“船”和“岸”的多重象征含义以及全诗的主题意蕴。

  3. 40. 简析《母亲的羽衣》中“羽衣”意象的内涵。

  4. 38. 简析《我与地坛》是如何一步步揭示主题的。

  5. 37. 简析散文《髻》所抒发的丰富复杂、层层递进的情感。

  6. 35. 下列属于短篇小说的作品有 【 】

    • A.《百合花》
    • B.《透明的红萝卜》
    • C.《空的窗》
    • D.《秦腔》
    • E.《亲亲土豆》
  7. 33.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形成多种对比关系的人物有 【 】

    • A.林震
    • B.赵慧文
    • C.刘世吾
    • D.韩常新
    • E.凤娇
  8. 34. 下列人物出自《亲亲土豆》的有 【 】

    • A.李爱杰
    • B.秦山
    • C.王秋萍
    • D.粉萍
    • E.邢老汉
  9. 31. 话剧《茶馆》通过下列哪些人物的悲惨结局来表现其主题 【 】

    • A.王利发
    • B.庞太监
    • C.秦仲义
    • D.常四爷
    • E.松二爷
  10. 32. 《残月》的审美效果是 【 】

    • A.崇高的
    • B.神圣的
    • C.悲剧性的
    • D.世俗的
    • E.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