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实验
幼儿园教师王萍为班上一个男孩经常打人、破坏纪律而伤透脑筋,她尝试着用行为矫正法来改变这个男孩的打人行为。她所用的刺激物(奖品)是该男孩喜欢的玩具和小食品。实验处理为每小时如无打人行为就给予一个奖品,一共观测4周,每周5天,共20天。第一周为基线阶段,第二周为实验处理阶段,第三周为撤除实验处理阶段,第四周为再次实施实验处理阶段。两次实验处理介入均使该男孩的打人次数明显下降,表明实验(奖励)对矫正该男孩的打人行为有效。问题:
(1)该实验属于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还是真实验设计?为什么?
(2)该实验采用哪种设计模式?分析其设计思路与特点。
试述学前教育实验的一般过程。
试述实验室观察与自然观察的区别。
简述形成研究假设应讲究的基本技巧。
举例说明什么是参与性观察。
简述算数平均数的优缺点。
幼儿园要提高行动研究质量可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
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条件。
目录性综述
研究假设
2005年初级经济师考试《旅游经济专
初级旅游经济师试题及答案一
初级旅游经济师试题及答案二
2005年初级经济师考试《邮电经济专
初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1(邮电经济)
初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1(保险经济)
初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2(邮电经济)
初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2(保险经济)
初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3(保险经济)
2014年经济师初级考试真题《建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