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

  • A.8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乡莲。
  • B.此地天裸露得多些,故觉夜来的独迟些;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这正是秦淮河的夜。   
  • C.一到冬天,我便会发生一种奇异的感想——不,与其说是感想,毋宁说是一种感觉。 
  • D.我看过一本小说——《大明湖》——在“一·二八”与商务印书馆一同被火烧掉了。 
试题出自试卷《2015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预测试卷一》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20分)以“为什么随地吐痰有害”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说明文。

  2. 把文中画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说说作者设想后人的议论的目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鲁迅自传》不足千字,我们却能从中看到作者几十年的经历,这与作者善于选材,详略安排得当有关。读了“自传”后,说说在作者几十年经历中,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表现了怎样的特点。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Pen-name);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一九三。年五月十六日

  4. 作者为什么说谏官的责任重大?担任谏官的人应该怎样履行职责?(用自己的话概述)(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古者谏①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痛,萃②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于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及于利者也,其间相去 何远哉!天禧③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④。庆历⑤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⑦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著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日:“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注]①谏:进谏。②萃:集中。③天禧:宋真宗的年号。④责其职事:责成他们掌管进谏之事。⑤庆历:与下文的“嘉祐”都是宋仁宗的年号。⑥钱君:指钱惟演,曾任枢密使,为人正直敢言。⑦光:作者司马光自称。

    {TS}

    根据作者的叙述,用自己的话,概述汉朝建立以前和建立之后在进谏制度上有什么不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TS}

    这首词中的“强说愁”、“识尽愁滋味”各是什么意思?(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4分) (   )

    A.这首词的“说愁”贯穿始终,但上、下阕里的“愁”字的含义是有区别的。上阕指的是登临赋词的闲愁;下阕指的是心系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B.本词语言通俗易懂而语意含蓄深刻,耐人寻味。如“天凉好个秋”,字面是指凄冷萧瑟的自然界的“秋”,实则写的是山河破碎、壮志难酬的哀愁,是人世间的“秋”。

    C.这首词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反复、双关等。   

    D.本词主要内容是叙事,事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8. 第④段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 ( )

    • A.地球曾经和死亡彗星的尘埃云相撞过.
    • B.地球与彗星尘埃碰撞,景象十分壮观.
    • C.彗星毁灭的时候,就是“世界末日到来”的时候的说法是错误的.
    • D.地球和彗星尘埃相撞后,太阳依旧升起.
  9. 下面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A.彗星的毁灭一定与太阳有关.
    • B.彗星在太阳灼热的“怀抱”中过久,必将走向灭亡.
    • C.彗星每接近一次太阳,就会受到一次损失.
    • D.彗星不是一个永远存在的星体. 
  10. 下面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A.彗星每次接近太阳时,损失的是表面上的冰气.
    • B.形体巨大的彗星也会消亡.
    • C.当彗星只剩下岩石芯时,就变成了小行星.
    • D.彗星在运行时,不会自动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