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简述“动静之理”在许氏身上的表现。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简述“动静之理”在许氏身上的表现。

  2. 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的正确一项(  )。

    A.是非得失都一起逃跑,没有空暇再去扰乱他。

    B.是非得失被一起克服,心情便不会再被扰乱。

    C.是非得失无法一起顾及,心情可能会被扰乱。

    D.是非得失都一起消失,自然不会再去扰乱他。

  3. 作文。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4. 简析第①段写“鸥飞鱼游,不惊不喁”一句的意境。

  5. 分析第①段写“夸目侈心者”和“绝世离俗者”的作用。

  6. 第①段中史弼反驳从事的理由可概括为:(1)          ;(2)           。(2分)

  7. 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史弼的主要品质。(3分)

  8.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下列各题

    许氏吴兴溪亭记 权德舆

    ①溪亭者何?在吴兴东部,主人许氏所由作也。亭制约而雅,溪流安以清,是二者相为用,而主人尽有之,其智可知也。夸目侈心者,或大其门户,文其节棁,俭士耻之;绝世离俗者,或梯构岩巘,纫结萝薜,世教鄙之。曷若此亭,与人寰不相远,而胜境自至。青苍在目,潺湲激砌。晴烟阴岚,明晦万状。鸥飞鱼游,不惊不喁。时时归云,来冒茅栋。许氏方目送溪鸟,口吟《招隐》,则神机自王,利欲自薄,百骸六藏之内累,无自而入焉。

    ②有田二顷,傅于亭下,耕作之功,出于僮仆。每露蝉一声,秋稼成实,倚杖眺远,不觉日暮。岁食之余,则以给樽中。方其引满陶然,心与境冥,是非得丧,相与奔北之不暇,又何可滑①于胸中

    ③噫!举世徇物以失性,而不能自适,且谬戾于动静之理,君之动也。仕宦代耕,必于山水之乡,故尉义兴,赞武康②,皆有嘉闻。其静也,则偃曝于斯亭,循分食力,不矫不躁。庸讵知今日善闭,不为异时之大来③耶?予知之深,故因斯亭以广其词云。

    【注】①滑:乱。②尉义兴,赞武康:指在义兴、武康两地做官。③大来:指吉祥亨通。

    第①段“主人尽有之”中的“之”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

  9.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郡国所奏,相连及者多至数百。

    (2)生乃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

  10. 第③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