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的作用,片面或错误的认识是( )。
结合宪法和中国法制史的有关知识,论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
对于法律的程序性特征之利弊人们有不同看法。甲:程序性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但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和创造力的发挥。乙:程序性表明凡事都要遵循固定格式,这不利于提高效率,但却是对人们行为随意性的限制和制约,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产生纠纷。丙:程序性不但牺牲了效率限制了自由,而且给生活徒增麻烦,如果处处严格程序,社会生活将变得僵化而无任何生机。
运用法理学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后汉书?章帝纪》:“律十二月立春,不以报囚。〈月令〉冬至以后,在顺阳助生之文,而无鞠(音居——编者注)狱断刑之政。朕咨访儒雅,稽之典籍,以为王者生杀。宜顺时气。”
《盐铁论?论苗(音zi—编者注)》:“春夏生长,利以行仁。秋冬杀藏,利以施刑。”
问题:
(1)这两段文字反映了什么问题?其历史渊源是什么?
(2)这两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这两段文字反映的立法宗旨和意义是什么?
(4)运用这一制度有何例外?为什么?
(5)举例说明其对后世的影响。
某县商贸城是一个以商业营业用房为主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县政府在未进行规划审核的情况下,为开发商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在开发商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情况下,为其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县政府强制实行房屋拆迁,对拒不拆迁的公职人员,予以降职、处分;对拒不拆迁的其他房主,则采取拘留、逮捕等措施。
请运用有关宪法和法律知识,对此案进行分析。
简述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意义。
简述宪法与政治文明的关系。
简述法律解释的特点。
宋朝有关惩治“盗贼”的法律包括( )。
下列关于《中华民国宪法》(1947年)的表述,正确的有( )。
隋唐时期的十恶大罪中,属于违反典礼教化性的犯罪是( )。
2005年初级经济师考试《旅游经济专
初级旅游经济师试题及答案一
初级旅游经济师试题及答案二
2005年初级经济师考试《邮电经济专
初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1(邮电经济)
初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1(保险经济)
初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2(邮电经济)
初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2(保险经济)
初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3(保险经济)
2014年经济师初级考试真题《建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