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一空调生产企业投入巨资进行了技术改造,使其产品的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却因销路不畅,企业陷入破产边缘。 (15分)                    

请说出可能的原因。由此,站在总经理的角度,你得出什么结论与启示?

试题出自试卷《浙大EMBA考试《管理综合》试题及答案练习卷一》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简述计划工作是如何与控制工作相联系的。(10分)

  2. 中国企业家:学王熙凤还是韦尔奇

    对话:

    主持人:倪润峰认为,“荣宁二府应该说也是一个企业的缩影,是一个大家族,开始很兴旺,很发达,也很得宠,后来也衰落了,出家的出家,被卖出去的卖出去,好端端的荣宁二府最后败了。”荣宁二府是否可以看做企业?荣宁二府的败落值得现代企业借鉴吗?

    贾春峰:荣宁二府只是一个封建家族,并不是企业。但做个比喻,用做企业研究是无可厚非的。

    管益忻:现在还有一些企业家在研究旧商人的经商理念,比如胡雪岩等。但必须注意到,从严格意义上讲,《红楼梦》同胡雪岩要分开,胡雪岩的确办了一个企业,而荣宁二府不是企业。第二个问题是,胡雪岩的企业和我们现代企业也不一样,胡雪岩有他的官僚背景,而我们要搞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这是两个根本不同性质的企业。从历史上看,至少存在着这么三种不同的企业,一个是官商合办的企业,官僚资本是它的最高形式,它的特点都是官商结合:第二种是计划经济建立的企业,其主要特征是政企不分,还有一种就是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其最典型特征是规范的股份公司。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企业恰恰韦尔奇是最好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读《红楼梦》的要特别注意了。

    主持人:王熙凤被一些企业家公认为一个很好的管理人才,她的失败是管理的权威性不够吗?

    管益忻:《红楼梦》描写的是封建大家族衰败,王熙凤是衰败当中的中坚人物,老祖宗把家政交给她,但王最终也没有挽救“呼喇喇大厦将倾”的结局。王熙凤把这么大一个家庭管理的井井有条,应该说王的确是个难得的管理人才,但她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弊端的牺牲品。传统文化中最大的弊病之一就是大家的注意力放在分配上,而放在生产上的努力很小。已有财产怎么瓜分,怎样去均贫富,这是人们所关心的,至于怎么样去发展生产却没有兴趣,王熙凤也一样。王熙凤理财最多是分配,很少注意生产功能。说白了王熙凤顶多也只算个“维持会会长”。

    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很讲究“术”的,这一点在王熙凤那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她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手,在这方面王熙凤可能是个权威。但市场条件上形成的权威并不是王熙凤的那种权威。

    主持人:市场的权威是一个什么样子?

    管益忻: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都一样通行的是买卖关系,并不是因为我是班组长,他是工人,我的命令他一定要执行。企业的雇佣关系本身就是一种交易—我给他多少钱,他给我干多少活,我给他下了多少指标,他完成以后获得多少报酬。社会主义企业内部的相互合作关系也要符合市场的要求。比如海尔的6S大脚印事例(6S最初是从日本5S演变过来的,5S就是整理、整顿、清理、清洁、素质,海尔又加了一个“安全”,成了6个“S”),每个班要排出第一、第二名等等,完成最好的是第一名,排在最后的人站在大脚印上听班长点评,这就是市场交易的权威。这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大问题。

    市场规则的权威,不是班长动不动就声嘶力竭。同样的道理也适应于科学家与企业家在市场上的表现,比如联想曾出现的柳倪之争,倪光南是技术权威,但倪犯了一个错误,就是过分强调他的技术。而柳传志更看重的是如何把技术变成产品卖出去,如果卖不出去,这个技术再好也没有用。市场权威是平等的,它主要靠交易规则来确定,这与传统的权威是有区别的。

    主持人:不管是倪润峰读《红楼梦》还是张瑞敏读《韦尔奇自传》,他们实际上的着眼点都是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同企业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管益忻:企业文化是研究人的行为背后的理念,人的行为、企业的行为一般可划分为两块,一块叫可视部分,比如规章制度等等;一块叫不可视部分,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非规范的东西。企业多数情况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部分即不可言传的东西决定命运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IBM搞流程改造的失败,失败的原因之一就出在一些“元老”身上,虽然他们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们的影响还在,他们今天一个说法,明天一个说法,这些“小道”消息影响了流程改造的人们,致使改造失败。企业文化主要关注的是这些飞归翻东西,比如员工的道德情操、价值观等等。所以学者们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高级规则。

    同一些现在仍停留在“可是层面”上操作的企业家相比,这些先捧起书来的企业家显然是有缘见的。我们平常说的企业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核心价值观,其第一人格代表就是企业家。因此企业家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学习状态优劣确实关系到企业的核心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企业的命运。甚至可以说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我们平常说的企业精神,在国外就是企业家精神。

    贾春峰:一个企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需要两种纽带,一种是产权、物质利益纽带,还有一种是文化、道德、精神的纽带,两种纽带相辅相成,这叫双纽带论。产权、物质利益是重要的,但仅有这一个纽带,企业不可能健康地持续发展。比如说连锁店,既能“连”起来还能“锁”得住,光靠产权和物质利益不行,它需要有统一的精神理念或者说企业精神,比如同仁堂,好多分店都能连锁起来,统一的精神理念功不可没。企业文化对内形成了企业凝聚力,对外可形成一种竞争力,不可轻视。

    二十一世纪的经济赛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企业家学习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不是纯粹的为了提高个人文化修养,而是同企业的命运、企业的发展前景紧紧地结合起来。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很明显地表现为一种追求,这种追求就是形成一种学习—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良性循环机制。

    问:

    1. 以现代企业管理的观点,你赞同倪润峰的观点吗?为什么?

    2. 如果王熙凤是一家现代企业的管理者,你认为她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3.联系到目前大多数的企业都在致力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谈谈你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3. 你认为小企业老板与大公司总裁在工作方面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最相似的工作有哪些?(10分)

  4. 三十而立的小张是单位的劳动模范。因其在本职工作中的突出的业绩而经常受到上级的嘉奖。可是奇怪的是当他被提拔为科长后,虽然工资上升了,奖金的基数也提高了,他却打了报告强烈要求回到原工作岗位上去。    (15分)                                                                                               

    你觉得小张的行为是正常的吗?为什么?

  5. 一空调生产企业投入巨资进行了技术改造,使其产品的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却因销路不畅,企业陷入破产边缘。 (15分)                    

    请说出可能的原因。由此,站在总经理的角度,你得出什么结论与启示?

  6.  在总裁办公会议上,李总扬了扬手中的销售报表对大家说:“我们的新产品已经打开了局面”销售量增加很快,可产品标准迟迟未获国家批准,我下不了批量生产的决心。请大家研究一下该怎么办?”                

    请简要说明一个新兴期的产品会面临哪些主要的风险?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