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某甲因犯走私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财产。下列哪些可以作为没收财产的内容:(  )。

  • A.甲的个人生活用品
  • B.甲为走私毒品而购买的枪支,弹药
  • C.甲所居住的其父母的房屋
  • D.运送毒品的汽车
  • E.甲走私毒品所得的巨额财产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请对“只要没有被法院实际判处刑罚的,就不认为是犯罪”进行辨析。

  2. 甲、乙和丙合伙经营运输业,三人合资购买卡车一辆、小型拖拉机一台,价款共26万,甲出资6万元,乙、丙各出资10万元。由甲开车,乙和丙协助联系业务做助手。合同约定,三方各自占有合伙经营的1/3份额,按比例分享利益和承担风险。合伙经营两年后,乙想个人外出经商,以10万元价格将自己的财产份额转让给外村一个朋友丁,由丁参加合伙经营,并按1/3的比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但乙事先未征得甲和丙的同意,当丁参加运输经营活动时遭甲和丙的拒绝。为此,发生纠纷,诉至某人民法院。

     问: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3. 简述我国刑法总则中有关死刑适用的限制性规定。

  4. 刑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包括(  )。

    • A.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 B.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 C.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 D.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5. 犯罪集团的成立条件包括(  )。

    • A.犯罪主体必须是三人以上
    • B.犯罪组织成立的目的在于实施犯罪
    • C.犯罪人所共同建立的组织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
    • D.犯罪分子之间相互纠合,体现出一定的组织性
  6. 减刑的条件包括(  )。

    • A.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的犯罪分子
    • B.犯罪人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
    • C.有重大立功表现
    • D.有立功表现
  7. 下列有关犯罪的直接客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指某一具体犯罪所直接侵害的客体
    • B.任何犯罪的直接客体都是各不相同的
    • C.可以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 D.有些犯罪的直接客体是相同的
  8. 黄某(19周岁)和赵某(17周岁)合伙盗窃邻村王某家的耕牛。黄某在门外望风,赵某进牛棚牵牛。由于赵某不小心弄出响声,被王某发现。黄某听到王某的吆喝声,不顾等赵某即逃走。王某手持木棍紧追赵某,赵某为了逃避王某的抓捕,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王某身上捅了一刀后逃走。黄某逃到村头,刚好遇见巡逻的民警。民警见黄某形迹可疑,即将其带回问话,黄某如实将其与赵某合谋盗窃的情况向民警作了交代。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A.黄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 B.对黄某应当认定为自首
    • C.赵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 D.对赵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9. 属于危险犯的犯罪有(  )。

    • A.破坏交通设施罪
    • B.爆炸罪
    • C.绑架罪
    • D.杀人罪
  10. 我国《商标法》规定的注册商标包括(   )。

    • A.商品商标
    • B.服务商标
    • C.集体商标
    • D.证明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