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概括李贽《又与焦弱侯》的主旨。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论述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情景关系的处理。

  2. 概括《群葵会蒋干中计》中周瑜、蒋于、曹操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联系主要情节作其具体分析。

  3. 阅读以下一段文字:

      吾家业地虽有三百亩,总是典产,不可久恃。将来须买田二百亩,予兄弟二人,各得百亩足矣,亦古者一夫受田百亩之义也。著再求多,便是占人产业,莫大罪过。天下无田无业者多矣,我独何人,贪求无厌,穷民将何所措足乎,或曰:“世上连阡越陌,数百顷有余者,子将奈何?”应之曰:“他自做他家事,我自做我家事,世道盛则一德遵王,风俗偷则不同为恶,亦板桥之家法也。”

    请回答:

    (1)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谁?属于什么朝代?

    (2)用自己的话概括“板桥之家法”的含义。

    (3)解释下列句子中带括号的词语

    我(独)何人

    穷民将何所(措足)乎

    风俗(偷)则不同为恶

  4.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崔莺莺在与张生分别时,表明了对爱情与功名怎样的态度?试举例说明。

  5. 纳兰性德《金缕馥·赠粱汾》一词在典故的运用上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

  6. 概括李贽《又与焦弱侯》的主旨。

  7. 为什么说《待漏院记》一文有很强的逻辑性?

  8. 张炎《解连环·孤雁》:“漫长门夜悄,镯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翦,去程度转。暮雨相呼,馆蓦地、玉美重见。来羞他、双燕归来,匿帘半卷。”作者在这几句中是怎样写孤雁的?

  9. 下列作品中,为桐城深作家所写的有

    • A.《狱中杂记》
    • B.《板桥题画》
    • C.《黄生借书说》
    • D.《袁隧园君墓志铭》
    • E.《室语》
  10. 《项脊轩志》中,作者祖母所说的话有

    • A.某所,而母立于兹
    • B.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 C.儿寒乎?欲食乎
    • D.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 E.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阍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