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公司为扩大生产,需增加一台设备,设备价款为100 000元。乙公司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取得设备:一是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租期5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20 000元,期满设备归乙公司所有;二是向银行借款购买,银行贷款利率为6%。
要求:
(1)指出乙公司支付租金的年金形式;
(2)计算乙公司租赁期内支付租金的现值;
(3)不考虑其他因素,乙公司应选择哪种方式取得设备并说明理由。
某公司生产销售甲产品,目前的信用条件为11/30。为了促进销售,公司拟延长信用期限至60天,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信用条件 n/30 n/60销售收入(万元) 9 000 10 500机会成本(万元) 90 210收账费用(万元) 200 400坏账损失率 2% 4%假设公司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不随销售收入增加而变化,销售收入均为赊销产品收入。
要求:
(1)计算改变信用条件后增加的销售收入额;
(2)分别计算改变信用条件前后的坏账损失额;
(3)计算改变信用条件后增加的税前损益;
(4)判断是否可以改变信用条件。
某公司拟投资一新项目,投资额为200万元,当年建成并投产,项目寿命期为10年,预计项目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为40万元,项目终结点残值收入为5万元,公司资本成本为10%。
要求:
(1)计算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
(2)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和获利指数;
(3)根据净现值和获利指数计算结果作出投资评价。
(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
甲公司为A股上市公司,公司于2017年5月15日发布《甲公司2016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公告》,公告称,本公司已于2017年5月10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16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利润分配方案拟对2017年5月22日登记在册的股东进行利润分配,沿袭每年每10股送l股,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6元(舍税)的股利政策。2017年6月12日公司向符合条件的股东派发2016年度现金股利,根据税法要求,其中自然人股东的个人所得税由甲公司按10%代扣代缴,法人股东承担的企业所得税应由其自行承担。
结合案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甲公司的股权登记日、除息日和股利支付日。(6分)
(2)指出甲公司的股利支付方式有哪几种。(4分)
(3)指出甲公司采用的股利政策类型,并简要说明该股利政策的优点。(5分)
某公司目前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合计为10 000万元。其中,发行在外的普通股8 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按面值发行的公司债券2 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8%,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公司拟投资一新项目,需追加筹资2 000万元,现有A、B两个筹资方案可供选择。
A方案:发行普通股,预计每股发行价格为5元;
B方案:按面值发行票面利率为8%的公司债券,每年年末付息一次。
假设追加筹资均不考虑筹资费用,该项目投产后,年息税前利润预计为4 000万元。
要求:
(1)如果采用A方案,计算增发普通股的股数;
(2)如果采用8方案,计算筹资后每年支付的债券利息总额;
(3)计算A、B两方案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EBIT),并为该公司做出筹资决策。
乙公司为扩大生产,需增加一台设备,设备价款为100 000元。乙公司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取得设备:一是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租期5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20 000元,期满设备归乙公司所有;二是向银行借款购买,银行贷款利率为6%。
要求:
(1)指出乙公司支付租金的年金形式;
(2)计算乙公司租赁期内支付租金的现值;
(3)不考虑其他因素,乙公司应选择哪种方式取得设备并说明理由。
某公司2016年1月1日发行面值为1 000元的5年期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每年年末支付一次利息,到期偿还面值。假设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为10%。
要求:
(1)计算改债券的年利率;
(2)计算5年利息的总现值;
(3)计算改债券的内在价值;
(4)分析说明该债券发行价格为多少时,投资者才会投资改债券。
(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
已知甲2016年部分财务数据如下:
该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为4 400万元,实现净利润1350万元。全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016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计算甲公司2016年末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3)计算甲公司2016年的净资产收益率。
(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
简述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及特点。
简述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优点。
简述盈亏临界点的概念及影响盈亏临界点的因素。
2005年初级经济师考试《旅游经济专
初级旅游经济师试题及答案一
初级旅游经济师试题及答案二
2005年初级经济师考试《邮电经济专
初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1(邮电经济)
初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1(保险经济)
初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2(邮电经济)
初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2(保险经济)
初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3(保险经济)
2014年经济师初级考试真题《建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