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亲子关系(即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与教养方式)的三种类型分别是什么?请分析每种类型家长的育儿措施及儿童的相应发展表现。

  2. 举例说明教师应该怎样恰当地利用“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组织教育活动。

  3. 简述哪些因素影响神经的可塑性。

  4. 简述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5. 简要说明道德行为发展的理论。

  6. 简述依恋及其特征。

  7. 简述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8. 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

  9. 简述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0. 神经元

  11. 简述师幼关系的价值。

  12. 直观行动思维

  13. 情绪理解

  14. 定向反射

  15. 无意注意

  16. 再造想象

  17. 性格

  18. 视敏度

  19. 自尊

  20. 整个幼儿时期,幼儿是以创造想象为主的。

    • 正确
    • 错误
  21. 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仅仅表现在微观上的可塑性方面。 (  )

    • 正确
    • 错误
  22. 注意的转移能力

  23. 心理学领域所说的气质是与个体生理特征,特别是与脑神经活动特征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在后天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  )

    • 正确
    • 错误
  24. 师幼关系不属于师生关系。 (  )

    • 正确
    • 错误
  25. 视觉适应包括(  ) 和暗适应,它们都是视觉研究的重要内容。

  26. 3~4岁的儿童主要是“自我中心语言”。

    • 正确
    • 错误
  27. 4个月的婴儿对陌生人也会笑,但7~9个月后,婴儿见到陌生人就会感到害怕,这种反应被称为(  )。

  28. 有关道德的心理成分组成,目前看法不一,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将道德分成(  ) 、(  )和道德行为。

  29. 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基于生物性别的不同而产生的品质特征,包括(  )、(  )和性别行为模式等三方面。

  30. 道德行为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一般分为(  )和亲社会行为。

  31. 儿童发展的特点包括(  )、(  )、(  )。

  32. 当刺激多次出现后,主体就不会再产生这样的变化,或是反应下降,这种定向反应的消失或下降称为“(  )”。

  33. 道德心理成分包括(  )、(  )、(  )。

  34. 对语言的运用是(  ) 。

  35. 当遇到不熟悉的情景或陌生的物体时,婴儿会主动从信任者那里寻找情绪线索作为行动参照,这种反应称为 。

  36. 我国师幼关系划分为(  )、(  )、(  )、(  )。

  37. 个体为了抑制某种有碍于目标实现的行为的过程是(  ) 。

  38. 一般可以把元记忆分为关于记忆的(  ) 、(  ) 、(  ) 。

  39. (  ) 是一种“他向”语言,其目的是对听话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传递信息、批评与嘲笑、祈使与威胁、提问与回答等。

  40. 儿童在记忆的保持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  ),即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

  41. 对于儿童之间或简单或复杂的同伴关系的测量,目前心理学界使用的方法技术主要有观察法和(  )。

  42. 作为一种认识活动,(  ) 是个体应用道德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

  43. (  )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方法,是早期儿童发展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44. (  )是脑的基本活动,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45. 以智慧或认知结构的变化为依据,是(  )把人的发展划分为感知运动智慧阶段、前运算智慧阶段、具体运算智慧阶段、形式运算智慧阶段四个阶段。

    • A. 弗洛伊德
    • B. 皮亚杰
    • C. 埃里克森
    • D. 达维多夫
  46. (  )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能客观地适应生活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称为儿童的社会化。

  47. 根据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一种识记是(  )。

    • A. 有意记忆
    • B. 无意记忆
    • C. 感觉记忆
    • D. 意义记忆
  48. 同一时间能把握的对象数量称为(  )。

    • A. 注意的时间
    • B. 注意的稳定性
    • C. 注意的广度
    • D. 注意的转移能力
  49. 3岁的蛋蛋看到做饭的妈妈被溅起的油烫了一下,发出痛苦的呻吟,赶快跑过去用关切的眼神看着妈妈,一边还用小嘴在妈妈烫伤的地方吹,这种行为是(  )。

    • A. 自我意识情绪
    • B. 自觉反应
    • C. 移情反应
    • D. 诱发情绪反应
  50. 儿童发展学家普遍认为,(  )标志着婴儿期的结束。

    • A. 神经纤维髓鞘化的形成
    • B. 抽象性开始发展
    • C. 随意性开始发展
    • D. 言语的获得
  51. 当我们说到“天安门”时,虽然天安门不在眼前,但我们的头脑中会出现天安门的形象,这属于(  )。

    • A. 想象
    • B. 表象
    • C. 感觉
    • D. 思维
  52. 皮亚杰用(  )实验来形象的说明学前期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 A. 三山实验
    • B. 视觉悬崖
    • C. 延迟满足
    • D. 守恒实验
  53. 父母与婴儿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基本途径是(  )。

    • A. 知觉
    • B. 嗅觉
    • C. 味觉
    • D. 触觉
  54. (  )是失去自己心爱的对象(人或物)或在自己的理想或愿望破灭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 A. 生气
    • B. 伤心
    • C. 高兴
    • D. 害怕
  55. 幼儿音乐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  )。

    • A. 成为音乐人才打基础
    • B. 掌握音乐活动的技能技巧
    • C. 唱得更好,跳得更美
    • D. 自由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内心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