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西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测试题(4)
-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44~45 题: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盖房子、造仓库、建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修花坛、打狗、敲钉、压纸”,学生小希的回答是:“作画写字、磨红粉当颜料、练功、垫东西、吸水……”
第 44 题 三名学生中小方的思维具有一定的( )。
- A.流畅性
- B.定向性
- C.独创性
- D.变通性
-
第 45 题 三名学生中小希的的思维就有更高的( )。
- A.流畅性
- B.定向性
- C.独创性
- D.变通性
-
第 42 题 学生B的认知风格是( )。
- A.冲动型
- B.沉思型
- C.场独立型
- D.场依存型
-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41~43 题:
学生A和学生B是班里学习成绩最好的两个学生。但是,他俩的个性完全不同。比如,老师还没有读完题目的时候,学生A就迫不及待地举手要回答,但是往往会答错。学生B则安静地坐在那里,只有老师点名提问的时候才会回答,有时候站立起后也迟迟不作答,但往往能作出正确答案。
第 41 题 你认为学生A的认知风格是( )
- A.冲动型
- B.沉思型
- C.场独立型
- D.场依存型
-
第 43 题 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 )。
- A.根据信息加工所依据的信息
- B.根据反应的时间和精确性
- C.根据思维的方向
- D.根据创新性
-
第 40 题 奖励与惩罚可以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
- 正确
- 错误
-
第 39 题 根据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可将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
- 正确
- 错误
-
第 36 题 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相互影响阶段,第二阶段是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第三阶段是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 )
- 正确
- 错误
-
第 38 题 练习中的反馈主要来自于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两方面。( )
- 正确
- 错误
-
第 37 题 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 )
- 正确
- 错误
-
第 35 题 效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
- 正确
- 错误
-
第 34 题 阿特金森的研究表明,力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
- 正确
- 错误
-
第 31 题 个人可能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避免受孤立,因而发生从众观象。( )
- 正确
- 错误
-
第 33 题 皮亚杰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
- 正确
- 错误
-
第 32 题 根据一个人对立或顺从的程度,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
- 正确
- 错误
-
第 29 题 健康就是指身体健康,没有疾病。( )
- 正确
- 错误
-
第 30 题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
- 正确
- 错误
-
第 27 题 我国心理学家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等八类。( )
- 正确
- 错误
-
第 28 题 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而实现的,因此言语在心智技能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 正确
- 错误
-
第 24 题 教授心智技能或策略的主要目的是( )。
- A.使学生学会学习
- B.学会解决问题
- C.成为一个自主的、自我调控的有效的学习者
- D.获得很多知识
-
第 25 题 常用的认知策略有( )。
- A.复述策略
- B.计划策略
- C.精细加工策略
- D.组织策略
-
第 26 题 教师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
- 正确
- 错误
-
第 22 题 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要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将迁移划分为( )。
- A.具体迁移
- B.同化性迁移
- C.顺应性迁移
- D.重组性迁移
-
第 23 题 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是( )。
- A.距离远近
- B.交往的频率
- C.态度的相似性
- D.个性的互补及外形
- E.时间的长短
-
第 20 题 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 )。
- A.自我认识
- B.自我体验
- C.自我监控
- D.自我感觉
- E.自我调节
-
第 21 题 学习动机的作用包括( )。
- A.激活动机
- B.定向动机
- C.强化动机
- D.调节动机
-
第 19 题 依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
- A.符号学习
- B.概念学习
- C.命题学习
- D.上位学习
-
第 17 题 学习过程中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 )。
- A.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 B.记忆术
- C.做笔记
- D.提问
- E.生成性学习
-
第 18 题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 A.同化
- B.依从
- C.认同
- D.内化
-
第 14 题 “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
- A.刻板效应
- B.近因效应
- C.晕轮效应
- D.首因效应
-
第 15 题 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
-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 B.一周之后复习
-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 D.当天复习
-
第 16 题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 )。
- A.自我控制法
- B.全身松驰训练
- C.系统脱敏法
- D.肯定性训练
-
第 12 题 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
- A.联结阶段
- B.认知阶段
- C.自动化阶段
- D.熟练阶段
-
第 13 题 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 )形式存储。
- A.语义
- B.概念体系
- C.图式
- D.视象和声象
-
第 9 题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
- A.公式学习
- B.命题学习
- C.原理学习
- D.推理学习
-
第 11 题 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
- A.自我控制
- B.自我认知
- C.自我指导
- D.自我学习
-
第 10 题 一个人面对同一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他的思维有( )。
- A.流畅性
- B.变通性
- C.指向性
- D.独创性
-
第 7 题 ( )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阶段,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
第 8 题 ( )是使教材有效地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 A.练习册
- B.课程标准
- C.教学程序
- D.教学内容
-
第 6 题 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
- A.艾宾浩斯
- B.巴甫洛夫
- C.冯特
- D.弗洛伊德
-
第 5 题 原型定向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 )。
- A.活动定向阶段
- B.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 C.内部言语阶段
- D.外部言语阶段
-
第 3 题 由某种直接的情境引起的道德情感体验,从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分,主要是一种( )。
- A.直觉性道德情感体验
- B.形象性道德情感体验
- C.想象性道德情感体验
- D.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
-
第 4 题 ( )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 A.顺应性
- B.同化性
- C.重组性
- D.具体
-
第 2 题 处于不同层次概括水平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 )。
- A.水平迁移
- B.垂直迁移
- C.顺向迁移
- D.逆向迁移
-
第 1 题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 )个组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