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陕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卷(5)
-
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些具体措施。
-
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意义。
-
简述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
如何理解精细加工策略。
-
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
简述认知邻域的教学目标。
-
认知方式中的沉思型与冲动型的划分标准是反应时间和_________。
-
勒温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__________。
-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__________的过程是问题解决。
-
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班级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__________。
-
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__________。
-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__________。
-
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和__________。
-
__________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
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一是__________辅导,二是__________辅导。
-
__________又称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心理准备状态。
-
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即动作的定向阶段、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__________阶段。
-
师生交往的类型分为单项交往类型、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实验法的两种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包括环境、智力和_________。
-
在学生行为改变的方式中,如果一个学生不敢同教师说话,学习上遇到了疑难问题 也没有勇气向教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教师请教,教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就能学会主动向教师请教,这种方法是__________法。
-
研究表明,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课前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__________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
-
班杜拉的动机理论把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__________强化和自我强化。
-
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三类:认知目标、__________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
态度结构的三种成分是认知成分、__________成分和行为成分。
-
动机有激活、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基本功能。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最适宜的解释是( )
- A.刺激泛化
- B.刺激分化
- C.刺激恐惧
- D.刺激评价
-
讲果实概念时,不要只选可食的果实(如苹果等),还要选择一些不可食的果实(如橡树子等),这是运用( )
- A.概括
- B.原型
- C.练合
- D.变式
-
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
- A.认知阶段
- B.联结阶段
- C.评价阶段
- D.自动化阶段
-
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 A.准备律
- B.练习律
- C.动机律
- D.效果律
-
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 )
- A.课堂常规
- B.课堂管理
- C.课堂气氛
- D.课堂纪律
-
桑代克总结的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不包括( )
- A.准备律
- B.练习律
- C.失用律
- D.效果律
-
群体由几个以上的个体组成? ( )
- A.11个
- B.2个
- C.3个
- D.5个
-
“心智灵活,思路通达”是指思维具有( )
- A.流畅性
- B.求异性
- C.独创性
- D.变通性
-
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最可靠的标准是( )
- A.教学方法
- B.教学目标
- C.教学环境
- D.教学策略
-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 )
- A.特别迟钝
- B.无反应
- C.特别敏感
- D.一般反应
-
下列属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里的情感目标的是( )
- A.分析
- B.形成价值观念
- C.知觉
- D.综合
-
两位同学一起上学、一起玩,关系较好,主要是由于( )
- A.交往的频率高
- B.态度相似
- C.个性互补
- D.外貌吸引
-
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是( )
- A.冲动型
- B.场独立型
- C.场依存型
- D.沉思型
-
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 方案是( )
- A.元认知策略
- B.复述策略
- C.精细加工策略
- D.学习策略
-
后面学习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是( )
- A.前摄抑制
- B.倒摄抑制
- C.干扰
- D.抑制
-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编写者是( )
- A.廖世承
- B.房东岳
- C.潘菽
- D.陆志伟
-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
- A.依从
- B.接受
- C.认同
- D.内化
-
自下而上的迁移被称为( )
- A.正迁移
- B.垂直迁移
- C.负迁移
- D.水平迁移
-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活动划分为几个阶段( )
- A.4个
- B.5个
- C.6个
- D.8个
-
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不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
- A.冲动型
- B.场独立型
- C.场依存型
- D.沉思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