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陕西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考前预测试卷(二)
- 
				
简述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成分。
 - 
				
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如何影响迁移?
 - 
				
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 
				
学习的心理实质是什么?
 -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
 -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 
				
学习策略的最重要的原则是__________。
 - 
				
知识获得的途径主要有两个,它们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教师成长有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关注情境、__________。
 - 
				
观察者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自己也受到强化,这种强化被称为__________。
 -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__________,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 
				
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不同之处在于动作对象的__________、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和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 
				
儿童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方面。
 - 
				
知识获得的途径主要有两个。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
 - 
				
操作技能在动作的结构上具有_________。
 - 
				
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编制于( )
- A. 1900年
 - B. 1905年
 - C. 1910年
 - D. 1915年
 
 - 
				
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__________。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的是( )
- A. 指导教学
 - B. 发现教学
 - C. 情境教学
 - D. 合作教学
 
 - 
				
1903年,西方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的作者是( )
- A. 皮亚杰
 - B. 维果斯基
 - C. 布鲁纳
 - D. 桑代克
 
 - 
				
把成败归因于身心状态这一因素,这种归因方式属于( )
- A. 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
 - B. 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
 - C. 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
 - D. 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 
				
完形一顿悟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 桑代克
 - B. 斯金纳
 - C. 苛勒
 - D. 加涅
 
 - 
				
担心“学生喜欢我吗?”、“同学们如何看我?”的老师处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 ( )
- A. 关注生存
 - B. 关注情况
 - C. 关注学生
 - D. 关注教学材料
 
 -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 A. 依从
 - B. 接受
 - C. 认同
 - D. 内化
 
 - 
				
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 A. 认知策略
 - B. 精细加工策略
 - C. 元认知策略
 - D. 资源管理策略
 
 -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0-1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
- A. 自主感
 - B. 亲密感
 - C. 信任感
 - D. 勤奋感
 
 - 
				
从整个中学阶段看,哪一个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 )
- A. 初一年级
 - B. 初二年级
 - C. 初三年级
 - D. 高一年级
 
 - 
				
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
- A. 10分钟
 - B. 1秒钟
 - C. 1分钟
 - D. 1刻钟
 
 - 
				
先于学习新材料的引导性材料,它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者教学策略叫( )
- A. 先行组织者
 - B. 认知结构
 - C. 比较性组织者
 - D. 固定点
 
 -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最早提出 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
- A. 班杜拉
 - B. 托尔曼
 - C. 阿特金森
 - D. 杜威
 
 - 
				
化学中锂、钠、钾等各种金属概念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 )
- A. 水平迁移
 - B. 垂直迁移
 - C. 同化迁移
 - D. 顺应迁移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品德形成的以下哪个阶段( )
- A. 认识
 - B. 依从
 - C. 认同
 - D. 内化
 
 - 
				
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是认知发展的( )
- A. 感知运动阶段
 - B. 前运算阶段
 - C. 具体运算阶段
 - D. 形式运算阶段
 
 - 
				
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
- A. 学习需要
 - B. 学习期待
 - C. 成败归因
 - D. 成就动机
 
 - 
				
反映测验的可靠性程度的指标是( )
- A. 效度
 - B. 信度
 - C. 难易度
 - D. 区分度
 
 - 
				
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 A. 霍尔
 - B. 斯金纳
 - C. 柯尔伯格
 - D. 皮亚杰
 
 - 
				
品德是一种( )
- A. 社会现象
 - B. 意识形态
 - C. 道德准则
 - D. 个体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