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年安徽省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全真模拟演练试题(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33.试述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2. 32.请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下面的案例进行分析:

    古时候,惠州有一对亲姐妹嫁在同一个村子,又互为邻居。姐姐没有生育,其夫又娶了小老婆。这一天,妹妹生了男孩。正巧,姐夫的小老婆同一天生了个女孩,但他们却对外诡称生的是儿子。一天半夜,他们放火烧了一间房屋,趁人们救火忙乱之机,偷偷将自家的女孩与妹妹的儿子互换衣服,把女孩留在妹子家,把男孩抱回。妹妹发觉以后,前去索要,姐姐却无论如何不肯,于是告到官府。

    惠州知州陈祥坐堂审理。见姐妹各执其词,争执不休,一时又找不到确凿证据。正苦于无法定断,忽急中生智,计上心来。他佯装自言自语:“一子,两家相争,既然无法判明,只有杀子结案。”言毕,即令衙役在堂前放一水缸,对姐妹们说:“你们这样争吵不休,本官又无良策决断,不如把这孩子淹死,来解决这场争端吧!”又密令衙役假装把孩子投入水缸的样子,同时驱赶姐妹出堂。妹妹见状失声大哭,奋力去救孩子,不顾衙役阻拦,以至摔倒堂前, 仍要拼命去救儿子,姐姐却扬长而去。陈祥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把孩子断还给妹妹。然后严审姐姐,她不得不供出了实情。

  3. 31.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有哪些?

  4. 30.什么是斯腾伯格智力理论中的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5. 28.思维的上要特征有哪些?

  6. 29.注意具有哪些特点?

  7. 27.什么是人际沟通?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8. 25.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如何?

  9. 26.智力发展有何特征?

  10. 23.气质

  11. 22.动机

  12. 24.首因效应

  13. 21.压力

  14. 20.以下哪个不是对人的心理发展年龄阶段进行划分的主要依据【   】

    • A. 一般情况下,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
    • B.人们受到相同的社会和教育的影响
    • C.人的心理发展显示出阶段的顺序
    • D.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是稳定的
  15. 17.在动机理论中,着重强调人的较高级心理过程对行为的影响作用的理论,被称为【   】

    • A.认知理论
    • B.期待理论
    • C.需要理论
    • D.交往理论
  16. 19.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中的力量称之为【   】

    • A.群体凝聚力
    • B.群体规范
    • C.群体的领导
    • D.群体中的角色
  17. 18.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它们是【   】

    • A.首要特质和次要特质
    • B.共性特质和个性特质
    • C.首要特质和中心特质
    • D.根源特质和表面特质
  18. 15.“一题多解”、“给故事加上不同的结尾”等练习可以训练学生【   】

    • A.聚合思维
    • B.发散思维
    • C.直觉思维
    • D.常规思维
  19. 16.下列智力测验量表中,哪一种属于团体测验【   】

    • A.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 B.斯坦福一比奈测验
    • C.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 D.比奈一西蒙智力测验
  20. 13.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反映了知觉的哪种特性【   】

    • A.整体性
    • B.恒常性
    • C.选择性
    • D.理解性
  21. 14.在长时记忆中,占主导地位的编码方式是【   】

    • A.声音编码
    • B.视觉编码
    • C.语义编码
    • D.情景编码
  22. 11.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

    • A.反向
    • B.投射
    • C.转移
    • D.退行
  23. 12.对于动物中的“母亲印刻”以及印度狼孩回归人类社会后难以学会人类基本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等两种现象,可以用来解释的观点是【   】

    • A.个体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
    • B.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论
    • C.环境决定论
    • D.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论
  24. 9.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表明人格具有【   】

    • A.独特性
    • B.复杂性
    • C.稳定性
    • D.综合性
  25. 10.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有时他人在场不但不能促进个体行为效率的提高,反而会使工作效率下降。这种现象称为【   】

    • A.从众
    • B.群体思维
    • C.去个体化
    • D.社会干扰
  26. 8.对运动员来说,当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挑战极限,成为参加比赛的最大动力时,这种动机属于【   】

    • A.外在动机、主导动机
    • B.外在动机、从属动机
    • C.内在动机、主导动机
    • D.内在动机、从属动机
  27. 6.想象是对下列哪类信息进行处理,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

    • A.语义
    • B.符号
    • C.表象
    • D.词
  28. 7.认为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的心理学家是【   】

    • A.提出三元理论的斯腾伯格
    • B.提出PASS模型的达斯
    • C.提出智力多因素论的瑟斯顿
    • D.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加德纳
  29. 4.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有关内容抽出来组织成知觉对象,其他部分则留为背景,这是【   】

    • A.知觉理解性
    • B.知觉整体性
    • C.知觉选择性
    • D.知觉恒常性
  30. 5.储存容量为7±2个组块的记忆是【   】

    • A.感觉记忆
    • B.瞬时记忆
    • C.短时记忆
    • D.长时记忆
  31. 1.“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其含义是【   】

    • A.行为
    • B.精神
    • C.整体
    • D.人本主义
  32. 2.学生们正在教室上课,突然一只小鸟从窗口飞过,大家不约而同转过头去看,这种现象叫做【   】

    • A.随意注意
    • B.不随意注意
    • C.随意后注意
    • D.不随意后注意
  33. 3.在催眠状态下,有些被催眠者可能会根据催眠者的指示,去做那些在一般情况下依据社会准则不能做的事情,该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是【   】

    • A.感觉麻痹
    • B.感觉扭曲或幻觉
    • C.解除抑制
    • D.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