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专家命题预测(2)
-
在教育教学中,应如何运用感知规律?( )
- A.对于强度律,教师应突出强调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
- B.对于差异律,教师应注意对象与背景的差异性
- C.对于活动律,教师应注意以活动变化的形式呈现对象
- D.对于组合律,教师应注重对教材的编排分段分节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上写字课的时候,黑板上的拼音,老师是用彩色粉笔写的。学生的作业交上来了,有一个学生的作业本上只有汉字而没有拼音。老师问: “你怎么不写拼音?”学生说: “老师,你也没有写拼音。”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一般用红色笔批改作业,这能够体现知觉的( )。
- A.选择性
- B.理解性
- C.恒常性
- D.整体性
-
感知规律有哪些?( )
- A.强度律
- B.差异律
- C.活动律
- D.组合律
-
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老师用彩色粉笔写拼音,学生却没有看到,这可能是因为( )。
- A.学生是色盲,教师不知道
- B.彩色拼音与黑板没有形成鲜明对比色
- C.学生不想写拼音找的借口
- D.教师的拼音写错了
-
教师的期望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影响巨大,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
- A.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 B.罗森塔尔效应
- C.榜样效应
- D.高原现象
-
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鼓励,运用了( )学习理论。
- A.观察
- B.强化
- C.需要层次
- D.成就目标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18名学生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1.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
2.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
3.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
4.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半年后,这18名同学的学习成绩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
维纳归因理论中,可控的因素是( )。
- A.运气
- B.工作难度
- C.努力程度
- D.能力
-
“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是指教学要符合学生的( )。
- A.期望
- B.最近发展区
- C.思维发展
- D.心理需要
-
分析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开端。 ( )
- 正确
- 错误
-
学习策略知识不是孤立的,不能脱离专门知识。 ( )
- 正确
- 错误
-
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 )
- 正确
- 错误
-
人格障碍是后天教养的结果。 ( )
- 正确
- 错误
-
教学评价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 ( )
- 正确
- 错误
-
个体好奇心、求知欲越强,知识经验越丰富,活动的积极性越高,则越能发现常人
所发现不了的问题。 ( )
- 正确
- 错误
-
自我意识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 )
- 正确
- 错误
-
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也是问题解决。 ( )
- 正确
- 错误
-
常规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是绝对的,不可因人而异。 ( )
- 正确
- 错误
-
特殊能力是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 ( )
- 正确
- 错误
-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包括语言与操作两个部分。 ( )
- 正确
- 错误
-
创造性是少数人的天赋,一般人不可能有。 ( )
- 正确
- 错误
-
依法治教就是以法治教。 ( )
- 正确
- 错误
-
操作技能形成的熟练阶段,动作执行达到高度自动化。自动化意味着动作的执行过程不需要意识的控制。 ( )
- 正确
- 错误
-
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的认知方式称为发散型认知方式。 ( )
- 正确
- 错误
-
皮亚杰认为认知阶段出现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 ( )
- 正确
- 错误
-
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精细加工策略。 ( )
- 正确
- 错误
-
心理健康的非病状态是指按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不能认定某人有心理疾病或症状。 ( )
- 正确
- 错误
-
智力的PASS模型是戴斯提出的。 ( )
- 正确
- 错误
-
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 )
- 正确
- 错误
-
奥苏伯尔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 )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 A.清晰性
- B.稳定性
- C.包容性
- D.概括性
- E.连贯性和可辨别性
-
恐怖症可以分为( )。
- A.强迫恐怖症
- B.单纯恐怖症
- C.广场恐怖症
- D.社交恐怖症
- E.焦虑恐怖症
-
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 )。
- A.瞬时记忆
- B.形象记忆
- C.短时记忆
- D.逻辑记忆
- E.长时记忆
-
张春兴认为心理健康的条件有( )。
- A.情绪较稳定
- B.乐于工作
- C.能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乐于和他人交往
- D.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并悦纳自我
- E.对环境有适切的认识并能切实有效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
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可以分为( )。
- A.接受
- B.反应
- C.形成价值观念
- 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 E.价值体系个性化
-
儿童心理发羼的一般规律有( )。
- A.顺序性
- B.阶段性
- C.不乎衡性
- D.关键性
- E.个别差异性
-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 )作用。
- A.描述
- B.验证
- C.解释
- D.预测
- E.控制
-
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 )。
- A.认知性问题解决
- B.常规性问题解决
- C.发展性问题解决
- D.创造性问题解决
- E.理论性问题解决
-
认识过程中影响着问题空间构造的因素有( )。
- A.知识经验
- B.注意
- C.记忆
- D.情感
- E.思维
-
动机的功能有( )。
- A.激活功能
- B.选择功能
- C.指向功能
- D.控制功能
- E.强化功能
-
迁移的种类有( )。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 B.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 C.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 D.概念迁移与命题迁移
- E.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
学生的学习内容有( )。
- A.知识技能的掌握
- B.学习策略的掌握
- C.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 D.道德品质的培养
- E.健康心理的培养
-
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成( )。
- A.智慧技能
- B.认知策略
- C.经验学习
- D.行为训练
- E.动作技能
-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 A.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 B.教材的呈现
- C.课堂练习
- D.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E.教学策略的运用
-
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
- A.奖学金
- B.对成绩的认可
- C.表扬
- D.改善学习
- 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
下列属于学生群体差异的是( )。
- A.年龄差异
- B.学习方式差异
- C.专业知识差异
- D.社会文化差异
- E.家庭背景差异
-
属于教师个性特征的是( )。
- A.教师能力
- B.教学态度
- C.挫折承受力
- D.焦虑
- E.教师知识结构
-
性格的特征差异分析一般是从( )方面进行的。
- A.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 B.性格的理智特征
- C.性格的情绪特征
- D.性格的社会特征
- E.性格的意志特征
-
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 )方面都存在差异。
- A.课时计划
- B.知识基础
- C.课堂教学过程
- D.能力水平
- E.课后评价
-
学“角”这一概念,对“钝角”、“锐角”、“直角”概念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 )。
- A.负迁移
- B.垂直迁移
- C.水平迁移
- D.非特殊成分迁移
-
原有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主要决定于认知结构的( )。
- A.可利用性
- B.可辨别性
- C.稳定性
- D.清晰性
- E.强制性
-
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的是( )。
- A.配置性评价
- B.诊断性评价
- C.标准参照评价
- D.常模参照评价
-
根据反映活动深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 )。
- A.记忆知识
- B.直观知识
- C.理性知识
- D.应用知识
-
学习动机有高尚与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学习动机的( )。
- A.作用
- B.社会意义
- C.动力来源
- D.个人的前途
-
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或态度上表示正面肯定的情感教学目标是( )。
- A.接受
- B.反应
- C.形成价值观念
- 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
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有个人的意义的群体是( )。
- A.松散群体
- B.联合群体
- C.非正式群体
- D.集体
-
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 A.松散群体
- B.联合群体
- C.非正式群体
- D.集体
-
( )不属于智力群体差异表现。
- A.性别差异
- B.年龄差异
- C.种族差异
- D.水平差异
-
有意识记属于( )策略。
- A.组织
- B.复述
- C.精细加工
- D.计划
-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属于( )。
- A.教育行政法规
- B.教育法律
- C.地方性教育法规
- D.教育规章
-
( )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
- A.积极
- B.消极
- C.对抗
- D.放任
-
学生知识的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 )。
- A.无关系
- B.有负相关
- C.有利有弊
- D.有显著的相关
-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是由( )构成的。
- A.意识和能力
- B.规则和技能
- C.经验和方法
- D.认知策略
-
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
- A.计划策略
- B.调节策略
- C.监视策略
- D.组织策略
-
“三个和尚没水喝”表现的是社会心理效应的( )。
- A.社会助长
- B.社会惰化
- C.群体极化
- D.从众
-
于l994年受邀在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
发展成果的心理学家是( )。
- A.斯金纳
- B.奥苏伯尔
- C.加涅
- D.布鲁纳
-
掌握学习的创始人是( )。
- A.斯金纳
- B.布鲁纳
- C.布卢姆
- D.加涅
-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
- A.讲解法
- B.演示法
- C.练习法
- D.指导法
-
“如何造就天才儿童”这类问题属于( )的问题。
- A.有结构
- B.无结构
- C.一般性
- D.认知性
-
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是( )。
- A.形象思维
- B.发散思维
- C.聚合思维
- D.直觉思维
-
采用两难故事研究儿童品德发展问题的心理学家是( )。
- A.柯尔伯格
- B.皮亚杰
- C.埃里克森
- D.班杜拉
-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最长的部分是( )。
- A.教学过程
- B.学习过程
- C.评价过程
- D.反思过程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 A.阅读
- B.吹拉弹唱
- C.运算
- D.记忆
-
专家型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能根据学生的( )来安排教学进度。
- A.已有的能力结构
- B.先前知识
- C.已有的学习习惯
- D.固有的学习方法
-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会产生打人毁物、一意孤行的行为,这种心理反应往往会在什么后产生?( )
- A.应激
- B.焦虑
- C.失望
- D.挫折
-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与( )的关系。
- A.学习过程
- B.记忆方法
- C.记忆材料
- D.时间
-
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
- A.认知内驱力
-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 C.附属的内驱力
- D.求知欲
-
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方式是( )。
- A.推理式
- B.启发式
- C.算法式
- D.演绎式
-
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 )。
- A.形式训练说
- B.共同要素说
- C.经验类化说
- D.关系转换说
-
加里培林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成了五个阶段,其中第五个阶段是( )。
- A.动作的定向阶段
- B.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 C.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 D.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