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江西省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考前押题密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改的哪一种理念?(  )[单选题]

    • A.发展性评价
    • B.回归生活
    • C.学科综合
    • D.全球概念
  2. 根据材料回答1~2题:

    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畅”,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就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李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组、A级组进军。

    李老师的这种做法有何积极作用?(  )[不定项选择题]

    • A.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 B.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 C.体现了评价标准分层化
    • D.关注学生的发展
  3. 孙老师的做法违反了《教师法》中的哪一条法规?(  )[单选题]

    • A.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 B.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 C.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 D.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4. 根据材料回答1~2题:

    小学六年级学生李某因迟到不敢进教室,而在教学楼后随意闲逛,恰好被班主任孙老师发现,孙老师问清情况后非常生气,罚学生李某在操场跑了10圈,并让他在教室外站了两节课。

    孙老师的做法对吗?(  )[单选题]

    • A.对
    • B.不对
  5. 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

    • 正确
    • 错误
  6. 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过程包括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  )

    • 正确
    • 错误
  7. 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家族的八代136名家庭成员,发现其中50名男子都是音乐家,这是由遗传决定的。(  )

    • 正确
    • 错误
  8.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

    • 正确
    • 错误
  9.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

    • 正确
    • 错误
  10. 教学评价的基本作用是调节、改善和提高教学活动本身。(  )

    • 正确
    • 错误
  11. 我国的教育法规必须经全国人大通过才有效。(  )

    • 正确
    • 错误
  12.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内因论的典型代表。(  )

    • 正确
    • 错误
  13.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

    • 正确
    • 错误
  14. 个别教学制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

    • 正确
    • 错误
  15. 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  )

    • 正确
    • 错误
  16.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

    • 正确
    • 错误
  17. 确定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兴趣、爱好。(  )

    • 正确
    • 错误
  18. 学科课程标准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

    • 正确
    • 错误
  19. 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

    • 正确
    • 错误
  20. 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建立的现代学校制度比古代社会学校体系更完备和更先进的地方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

    • A.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 B.创办幼儿园并纳入到学制中
    • C.创办实科中学、工科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
    • D.产生了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
    • E.创办了一批现代大学,形成了从学前到高等教育的完备的学制系统
  21. 建立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基础上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每一单元至少包括以下哪几个部分?(  )

    • A.主题
    • B.练习题
    • C.任务
    • D.教科书
    • E.评价标准
  22.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  )。

    • A.杨贤江
    • B.蔡元培
    • C.康有为
    • D.徐特立
    • E.陶行知
  23. 班级组织的结构主要包括(  )。

    • A.职权结构
    • B.角色结构
    • C.师生关系结构
    • D.生生关系结构
    • E.直线职能结构
  24. 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 A.家庭教育
    • B.道德教育
    • C.班级教育
    • D.学校教育
    • E.社会教育
  25. 下面强调循序渐进原则的说法有(  )。

    • A.学而时习之
    • B.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 C.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D.教学相长
  26.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

    • A.普及性
    • B.免费性
    • C.基础性
    • D.强制性
  27. 下列属于后进生的心理特征的有(  )。

    • A.强烈的荣誉感
    • B.不适度的自尊心
    • C.学习动机不强
    • D.意志力薄弱
  28. 我国的教育结构确定了以下哪几种类型?(  )

    • A.基础教育
    • B.中等教育
    • C.高等教育
    • D.职业教育
    • E.成人教育
  29.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影响这一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条件有(  )。

    • A.教育的自身状况
    • B.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 C.家庭环境
    • D.社会发展的状况
    • E.气候条件
  30. 实行双轨制的国家以(  )为代表。

    • A.英国
    • B.美国
    • C.苏联
    • D.中国
  31.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 A.劳动起源论
    • B.生物起源论
    • C.心理起源论
    • D.生物进化论
  32.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 A.主体
    • B.客体
    • C.教的主体
    • D.学的主体
  33. 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  )。

    • A.卢梭
    • B.洛克
    • C.赫尔巴特
    • D.斯宾塞
  34. 学生管理的终极目的是(  )。

    • A.学业成功
    • B.人性完善
    • C.适应社会
    • D.身心健康
  35. 对学校教育来说,课外活动(  )。

    • A.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是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施加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 B.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因此要替代课堂教学
    • C.并不是正规的教育活动,而课堂教学是正规的教育活动
    • D.是课堂之外的,不可能与课堂教学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
  36. 教育活动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是(  )。

    • A.教师和学生
    • B.教科书和教学媒体
    • C.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 D.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37. 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要(  )。

    • A.坚持教师为中心
    • B.坚持教材为中心
    • C.实施因材施教
    • D.实施标准化考试
  38. 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

    • A.说服教育法
    • B.榜样示范法
    • C.陶冶教育法
    • D.实际锻炼法
  39.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下面哪种儿童发展观的观点?(  )

    • A.遗传决定论
    • B.环境决定论
    • C.辐合论
    • D.教育论
  40. 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

    • A.科任教师
    • B.班主任
    • C.级任导师
    • D.班委会
  41. 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成熟。

    • A.感知能力
    • B.注意能力
    • C.记忆能力
    • D.思维能力
  42.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 A.科技进步
    • B.生产发展水平
    • C.政治需要
    • D.产业革命
  43. 1919年建立的将小学分为初小、高小的教育制度,修业年限为(  )。

    • A.4年
    • B.6年
    • C.5年
    • D.9年
  44. 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

    • A.幼儿期
    • B.少年期
    • C.童年期
    • D.青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