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押题密卷(9)
-
第 45 题 联系实际谈谈在新课程实施、教师专业化要求的背景下,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质?
-
第 46 题 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
第 43 题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
第 44 题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
第 40 题 狭义的教育目的
-
第 41 题 简述凯洛夫教育学的不足。
-
第 42 题 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要密切关注学生兴趣和生活经验,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间接经验的学习。
-
第 38 题 直观性原则
-
第 39 题 教学组织形式
-
第 37 题 国家课程
-
第 35 题 _________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
第 36 题 社会本位论
-
第 33 题 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_________、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
-
第 34 题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整齐划一的方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
-
第 31 题 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_________作用。
-
第 32 题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首要途径是__________。
-
第 30 题 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思想家_________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
-
第 28 题 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美国_________创立的,吸取认知发展论某些观点与行为主义合理内核相结合。创立了新的认知—行为主义学说。
-
第 29 题 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__________关系。
-
第 26 题 二战前,世界各国普遍推行__________教育制度,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__________化,职业中学__________的趋势。
-
第 27 题 根据班级教育活动的时间分布主要有_________教育活动与_________教育活动组成。
-
第 25 题 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 )。
- 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 B.知识广博
- 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 D.富有个性
- E.改善实践
-
第 24 题 测验和考试是用来检查教学的手段,应把握的原则有( )。
- A.客观性原则
- B.计划性原则
- C.随机性原则
- D.指导性原则
- E.发展性原则
-
第 23 题 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
- A.政治课教学
- B.班主任工作
- C.劳动
- D.共青团活动
- E.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
第 21 题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包括( )。
- A.明确的共同目标
- B.一定的组织结构
- C.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 E.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
第 22 题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 )决定的。
-
第 20 题 校园文化司以细分成( )。
- A.学校物质文化
- B.学校制度文化
- C.学生文化
- D.学校精神文化
- E.传统文化
-
第 19 题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 )。
-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 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 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 D.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E.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
第 18 题 课程管理有审定制、固定制和多样化自由选择几种模式,统整各自优势,课程一般结构发生了变化,体现在( )。
- A.保持原有特色的优势
- B.强调统一基础上增加灵活性
- C.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加调控
- D.采用导向式管理
- E.建立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相一致的课程结构
-
第 16 题 中学教学原则包括( )。
- A.直观性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巩固性原则
-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E.循序渐进原则
-
第 17 题 课程的具体表现包括( )。
-
第 15 题 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
-
第 14 题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
-
第 11 题 “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 )的特征。
- A.科学性
- B.价值性
- C.生产性
- D.未来性
-
第 12 题 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
- A.导入、详述和汇总
- B.导入、分析和汇总
- C.分析、详述和总结
- D.分析、质疑和总结
-
第 13 题 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的管理方法是( )。
-
第 10 题 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
-
第 9 题 卢梭的教育思想属于( )。
-
第 8 题 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
- A.1957年
- B.1982年
- C.1986年
- D.1990年
-
第 7 题 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 )。
- A.身体、精神
- B.道德、学识
- C.德、智、体
- D.知、情、意
-
第 6 题 道家主张教育要( )。
- A.“有教无类”
- B.“非攻”
-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 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第 5 题 对受教育权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
-
第 4 题 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 )。
-
第 2 题 学风、校风、校规、校纪等属于校园文化中的( )。
- A.物质文化
- B.制度文化
- C.教师文化
- D.学生文化
-
第 3 题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
- A.高等教育
- B.在职培训
- C.继续教育
- D.终身教育
-
第 1 题 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
- A.顺序性
- B.互补性
- C.阶段性
- D.不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