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福建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4)
-
第 45 题 简述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主要内容。
-
第 46 题 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
第 44 题 简述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
第 43 题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第 42 题 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
第 41 题 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
-
第 38 题 皮亚杰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_________。
-
第 39 题 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_________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
第 40 题 有人把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的行为等归纳为扰乱性的问题行为;把退缩、神经过敏等行为归纳为_________。
-
第 36 题 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_、联合群体和集体等三个阶段。
-
第 37 题 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这属于_________。
-
第 35 题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是_________。
-
第 34 题 _________是道德形成的终端环节。
-
第 32 题 桑代克认为最基本的学习规律有三条:效果律、练习律和_________。
-
第 33 题 福勒和布朗认为,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时,即进入了_________阶段。
-
第 31 题 中小学生为争取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与荣誉而学习,这属于_________性动机。
-
第 30 题 班杜拉认为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有四个因素: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导和_________。
-
第 29 题 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_________。
-
第 26 题 艾里斯提出_________辅导方法,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
-
第 27 题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_________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
第 28 题 鲍姆宁将父母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_________等三种模式。
-
第 24 题 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_________。
-
第 25 题 总体来看,初中生的伦理道德已经开始形成,但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
第 23 题 福勒和布朗将教师成长划分为_________、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三个阶段。
-
第 22 题 在学习有关钢的性质时,教师先向学生强调金属和合金的异同、各自的利弊和冶炼合金的理由,这是_________的教学策略。
-
第 20 题 研究者想了解儿童观看暴力电视与其暴力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应该采用( )
- A.观察法
- B.实验法
- C.问卷法
- D.测验法
-
第 21 题 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纬度:内外源、稳定性和_________。
-
第 19 题 如果学生把教师看作知识的传授者,则他们希望教师具有哪些特征( )
-
第 18 题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获得物体守恒概念是在(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第 17 题 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这是一种什么训练方法( )
- A.行为塑造法
- B.示范法
- C.肯定性训练
- D.系统脱敏法
-
第 16 题 在具备了“桌子”、“橱子”、“床”、“沙发”概念后,学习“家具”这一概念,这是一种( )
- A.并列学习
- B.上位学习
- C.下位学习
- D.总括学习
-
第 15 题 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是( )
-
第 14 题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第 13 题 艾利斯提出的ABC理论中,B代表( )
-
第 12 题 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这属于哪种迁移( )
-
第 10 题 下面哪些问题属于有结构的问题( )
- A.如何进行素质教育
- B.如何解决河内塔问题
- C.如何促进经济发展
- D.如何上好一堂课
-
第 11 题 一岁的儿童学会对着自己的妈妈叫“妈妈”,这是一种( )
- A.命题学习
- B.概念学习
- C.概念形成
- D.符号学习
-
第 8 题 当学生做出我们所期待的行为时,用一些小红花或盖章的卡片作为强化物,可以兑换实际的奖励物。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属于( )
- A.强化法
- B.行为塑造法
- c.代币奖励法
- D.示范法
-
第 9 题 在学习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一个对信息流动的执行控制过程,这种执行控制功能的基础是( )
- A.元认知
- B.元策略
- C.元情感
- D.元监控
-
第 7 题 过度的抑郁症,通常伴随着严重的( )
- A.强迫症
- B.焦虑症
- C.恐怖症
- D.人格障碍
-
第 5 题 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是指( )
-
第 6 题 下列识记效果最好的活动是( )
- A.眼看
- B.耳听
- C.口读
- D.多种感官的参与
-
第 4 题 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这属于问题解决的哪一阶段( )
-
第 3 题 布鲁巴奇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其中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再对此进行讨论分析,指的是哪种反思方法( )
-
第 2 题 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称为( )
-
第 1 题 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是( )
- A.强化疗法
- B.认知疗法
- C.系统脱敏
- D.森田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