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专家命题预测(2)
-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还应具有( )。
- A.道德素养
- B.能力素养
- C.心理素养
- D.身体素养
-
该案例对于我们的启示是( )。
- A.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 B.教师不仅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 C.“高材生”一定能教出“高材生”
- D.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某大学化学系的高材生,分配到一所中学教高中化学,他每节课尽心教授,渴望将其化学才智传给学生。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学生埋怨教师讲的东西他们无法理解;老师责备学生太笨,自己的苦心得不到回报。
教师备课应做到哪几个方面?( )
- A.钻研教材
- B.了解学生
- C.制订教学进度计划
- D.写好教学反思
-
根据材料,你认为该老师出现上述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没有钻研教材
- B.没有充分了解学生
- C.没有制订好教学计划
- D.没有注重教学反思
-
结合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
- B.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 C.家庭教育是教育各成分中最重要的
- D.赏识教育的本质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
该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
- A.教师应该学会尊重与赞赏学生
- B.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与帮助学生
- C.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反思
- D.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合作
-
赏识教育的倡导者是( )。
- A.蒙台梭利
- B.铃木镇一
- C.多湖辉
- D.周弘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
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案例最主要体现了( )思想。
- A.天才教育
- B.特殊教育
- C.赏识教育
- D.实践教育
-
课程只包括智育的内容。 ( )
- 正确
- 错误
-
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 )
- 正确
- 错误
-
目标管理是一种以任务质量为中心的管理。 ( )
- 正确
- 错误
-
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能力就越强。 ( )
- 正确
- 错误
-
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文化决定教育。 ( )
- 正确
- 错误
-
隋唐以后盛行的察举制,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 )
- 正确
- 错误
-
德育就是品德教育。 ( )
- 正确
- 错误
-
教学就是智育。 (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所以教育只能完全依附于政治经济制度。 (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教育可以决定政治经济的变革。 ( )
- 正确
- 错误
-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 )
- 正确
- 错误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 )
- 正确
- 错误
-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 正确
- 错误
-
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 )
- 正确
- 错误
-
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既是明显的消费,又是潜在的生产。 (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为政治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 )
- 正确
- 错误
-
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
- 正确
- 错误
-
德育的体谅摸式是由皮亚杰及其同事所创的。 ( )
- 正确
- 错误
-
科学技术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 )
- 正确
- 错误
-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将课程分为( )。
- A.学科中心课程
- B.学生中心课程
- C.教师中心课程
- D.社会中心课程
- E.学校中心课程
-
班级组织建构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 B.目标一致原则
- C.有利于身心发展原则
- 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 E.系统性原则
-
关于新课程的理念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小学以分科课程为主
- B.初中以综合课程为主
- C.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包括创新性
- D.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 E.以省级课程管理为主
-
教学实践中评价的激励功能可采用哪些方法达成?( )
- A.将课程分成小单元,及时激励
- B.扩展评价范围,各显长项
- C.重视对学习过程的检测
- D.记录学生学业之外的突出表现,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 E.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
-
学生文化的特征包括( )。
- A.过渡性
- B.非正式性
- C.多样性
- D.互补性
- E.群体性
-
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属于教学过程的活动( )。
- A.备课
- B.排课表
- C.批改作业
- D.教研活动
- E.课外辅导
-
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 )。
- A.委员会制
- B.直线式
- C.参谋制
- D.职能式
- E.直线职能式
-
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是( )。
- A.认真讨论,科学合理
- B.严肃慎重,相对稳定
- C.反复学习,坚决执行
- D.教育为主,不断完善
- E.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
学校子系统包括的基本要素有( )。
- A.教育者
- B.受教育者
- C.教师
- D.教育影响
- E.学生
-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要求是( )。
- A.因地制宜
- B.分类指导
- C.按需施教
- D.市场导向
- E.学用结合
-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以及( )。
- A.人生观教育
- B.价值观教育
- C.素质教育
- D.心理健康教育
- E.道德教育
-
人力资本投资包括( )形式。
- A.学校教育
- B.职业训练
- C.科技发展
- D.卫生保健
- E.信息搜寻
-
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 )三个水平。
- A.感知水平
- B.前习俗水平
- C.习俗水平
- D.后习俗水平
- E.形式水平
-
学生文化的成因有( )。
- A.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 B.同伴群体的影响
- C.师生的交互作用
- D.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 E.社区影响
-
衡量教师社会地位高低的指标性因素有( )。
- A.教师的权威
- B.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 C.经济地位
- D.政治地位
- E.文化地位
-
以下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
- A.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
- B.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
- C.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 D.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外在条件
- E.环境对人的发展没有影响
-
学校物质文化的两种形式是( )。
- A.制度文化
- B.活动文化
- C.学校环境文化
- D.设施文化
- E.形态和体系文化
-
备课的内容包括( )。
- A.钻研教材
- B.了解学生
- C.收集参考资料
- D.制作直观教具
- E.制订教学进度计划
-
德育的主要途径有( )。
-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 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 C.劳动
- D.共青团活动
- E.班主任工作
-
考核和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是( )。
- A.观察法
- B.测验法
- C.调查法
- D.自我评价法
-
下列观点中,属于遗传决定论的是( )。
- A.洛克的“白板说”
- B.高尔登的血统论
- C.柏拉图的三等论
- D.基督教的“原罪说”
- E.中国的性善性恶论
-
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特征的是( )。
- A.课程目标
- B.课程标准
- C.教学计划
- D.培养目标
-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 A.系统化
- B.专业化
- C.专门化
- D.多样化
-
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 )。
- A.原始社会
- B.奴隶社会
- C.封建社会
- D.资本主义社会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正式群体的是( )。
- A.班级学生群体
- B.班级共青团
- C.学科小组
- D.老同学
-
被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的教育阶段是( )。
- A.小学教育
- B.初中教育
- C.高中教育
- D.大学教育
-
“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 )。
- A.德国
- B.法国
- C.英国
- D.美国
-
教育要重视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这一要求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
- A.不均衡性
- B.顺序性
- C.互补性
- D.个别差异性
-
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 )。
- A.察举制
- B.举孝廉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 )文化。
- A.观念和制度
- B.精神或观念
- C.组织和制度
- D.物质
-
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反映了( )。
- A.教育性质
- B.教育任务
- C.教育规律
- D.教育内容
-
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
- A.《教师资格条例》
- B.《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办法》
-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 )、工作成绩”几个方面。
- A.工作态度
- B.工作热情
- C.工作效率
- D.工作质量
-
提出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主张,具有社会本质倾向的教育家是( )。
- A.柏拉图
- B.涂尔干
- C.凯兴斯坦纳
- D.赫钦斯
-
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
- A.斯宾塞
- B.夸美纽斯
- C.赫尔巴特
- D.洛克
-
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 )。
- A.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 B.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 D.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
制约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是( )。
- A.政治、经济、文化
- B.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课程理论
- C.社会、知识、儿童
- D.教育目的、教育理念、课程理论
-
最早将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
- A.泰勒
- B.罗杰斯
- C.布卢姆
- D.布鲁纳
-
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洛克与裴斯泰洛齐
- B.洛克与赫尔巴特
- C.赫尔巴特与斯宾塞
- D.洛克与斯宾塞
-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 )因素对个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 A.遗传
- B.教育
- C.社会活动
- D.环境
-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
- A.有差异性的认识
- B.有个性的认识
- C.有指导的认识
- D.有基本的认识
-
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的突出作用在于( )。
- A.简明扼要地表现知识
- B.直观性很强
- C.提高了教学效率
- D.使教学有效地贯彻了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
教育能够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这说明教育具有( )。
- A.政治效益
- B.技术效益
- C.文化效益
- D.经济效益
-
( )于1971年制定了“使终身教育成为一项全国性的义务教育”的法案。
- A.法国
- B.美国
- C.德国
- D.中国
-
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 A.《论语》
- B.《学记》
- C.《礼记》
- D.《论演说家的教育》
-
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 A.有利于教育原则
- B.目标一致原则
- C.可接受性原则
- D.有利于身心发展原则
-
“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 )。
- A.社会性
- B.历史性
- C.民族性
- D.继承性
-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 A.教学工作
- B.行政工作
- C.人文工作
- D.后勤工作
-
( )是上课的必要补充。
- A.课外辅导
- B.布置作业
- C.检查作业
- D.课后练习
-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
- A.个人本位论
- B.宗教本位论
- C.社会本位论
- D.兴趣本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