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6)
-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 ( )
- 正确
- 错误
-
在当前,如果学校教育不能保证家长所期望的教学质量,家长就有权拒绝送学龄儿童上学。(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目的制定的基本依据是个体本位论。 ( )
- 正确
- 错误
-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7个层级,只有低级需要完全得到满足后,才能产生更高级的需要。 ( )
- 正确
- 错误
-
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行动研究是以教师的教育实践为主要导向的。 ( )
- 正确
- 错误
-
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 )
- 正确
- 错误
-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只具有即时价值而没有延时价值。 ( )
- 正确
- 错误
-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 )
- 正确
- 错误
-
只要牢牢把握教学这一中心点,学校就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 )
- 正确
- 错误
-
遗传决定论的表现有( )。
- A.中国的性善性恶论
- B.柏拉图的三等论
- C.基督教的“原罪说”
- D.高尔顿的血统论
- E.洛克的“白板说”
-
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 A.家庭教育
- B.道德教育
- C.班级教育
- D.学校教育
- E.社区教育
-
设计教学法的优点在于( )。
- A.强调学科内容的科学性
- B.有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
- C.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D.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E.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不高
-
教学的双重文化属性指( )。
- A.传递文化
- B.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
- C.构成文化本体
- D.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 E.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
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可以将知识学习分为( )。
- A.归属学习
- B.并列结合学习
- C.符号学习
- D.概念学习
- E.命题学习
-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
- A.互访
- B.民主评议
- C.家长会
- D.家长委员会
- E.校外指导
-
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有( )。
- A.主观法
- B.客观法
- C.实验
- D.经验法
- E.活动分析法
-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指的是( )。
- A.实施精英教育
- B.强调价值取向的社会和个体发展要求
- C.注重手段的更新
- D.进行科学教育
- E.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遵循教育规律
-
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
- A.导向功能
- B.强制功能
- C.调控功能
- D.示范功能
- E.评价功能
-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
- A.无阶级性
- B.为生产劳动服务
- 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 D.教育手段极其简单
- E.在特定场所进行
-
何谓说服法,运用该方法要注意哪些要求?
-
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教了几十年课,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
-
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
简述教师的作用。
-
几十名学生集合在一起就是班集体吗?班集体的形成有哪些基本标志?
-
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
我国哪一部法律对学生应尽的法律义务做了专门的规定,学生应尽的法律义务有哪些?
-
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 )实现的。
- A.班主任
- B.班干部
- C.男女学生
- D.集体教育
-
课程目的为个体发展和幸福服务,课程内容提倡广泛,课程实施尊重儿童,讲究方法,这是( )课程观的观点。 .
- A.人本主义
- B.科学主义
- C.知识本位
- D.能力本位
-
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
- A.裴斯泰洛齐
- B.卢梭
- C.康德
- D.洛克
-
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 )
- A.神话起源说
- B.生物起源说
- C.心理起源说
- D.劳动起源说
-
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
- A.布鲁纳
- B.赞科夫
- C.舒尔茨
- D.皮亚杰
-
( )是中国近代史上产生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 A.癸卯学制
- B.壬戌学制
- C.壬寅学制
- D.五四制
-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 A.启发式教学
-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 C.因材施教
-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
教学工作实施过程通常由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作业和( )组成。
- A.考核
- B.运用知识
- C.巩固知识
- D.课外辅导
-
德育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
-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
- 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 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
- 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 A.观察法
- B.读书法
- C.文献法
- D.行动研究法
-
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
- A.赞可夫
- B.凯洛夫
- C.布鲁纳
- D.维果茨基
-
“四德教育”的核心是( )。
- A.家庭美德教育
- B.尊老爱幼教育
- C.做人处事教育
- D.交往礼仪教育
-
现代社会的种种特征对教育系统具有( )。
- A.双向作用
- B.指导作用
- C.重要作用
- D.决定作用
-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 )和( )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 A.德育内容德育途径
- B.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 C.德育原则 德育方法
- D.德育方法 德育途径
-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
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
- A.科学课程
- B.活动课程
- C.隐性课程
- D.核心课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
- A.1993年
- B.1994年
- C.1995年
- D.2002年
-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 属于( )。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 C.发展性教学模式
- D.最优化教学模式
-
( )体现了教育的最高理想。
- A.培养目标
- B.教育目标
- C.课程目标
- D.教育目的
-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教学时间的安排要体现( )。
- A.以智育为主
- B.以上课为主
- C.以课外活动为主
- D.以社会实践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