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四)
-
简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
试述讲授法的含义及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
花园里,同学们都纷纷说了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李刚发话了:“老师,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它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它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丛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他的话立即遭到同学们的反驳。“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你们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平时从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同学们都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起来。“刺中有花!刺中有花!”调皮大王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一 样吗?我激动地走到李刚身边,搂着他的肩对同学们说:“李刚说得对。仙人掌虽然浑身是刺,但是它的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更不能因为它刺多就不喜欢它的花。我们对待同学也应像赏花一样,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待他身上潜在的闪光点。‘花’有千万种,各有优缺点,你们说对不对?”我的话赢得了一片掌声,李刚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问题:(1)读了上文,你能否就“刺”与“花”进一步谈谈与之相关的教育观点?(6分)
(2)你认为对个别学生的转化,应从哪些方面着手?(6分)
-
简述我国中学德育教育的途径。
-
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 )
- 正确
- 错误
-
简述教学的意义。
-
教学过程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无关紧要。 ( )
- 正确
- 错误
-
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 )
- 正确
- 错误
-
教育目的制定的基本依据是个体本位论。 ( )
- 正确
- 错误
-
只要牢牢把握教学这一中心点,学校就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 )
- 正确
- 错误
-
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 )
- 正确
- 错误
-
生产力对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 )
- 正确
- 错误
-
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 )
- 正确
- 错误
-
杜威是社会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 ( )
- 正确
- 错误
-
学校制度是随便制定的,对国家和青少年的发展没有多大的影响。 ( )
- 正确
- 错误
-
培养人的活动是教师在教书育人和受教育者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 A.人类文化的传播者
- B.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C.人的潜能的开发者
- D.人的精神的指引者
- E.人的思想的导航者
-
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主要表现有( )。
- 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 B.提出教育机会均等的口号
- 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
- D.强化教育的国家控制
- E.教育精英化的实现
-
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 A.家庭教育
- B.道德教育
- C.班级教育
- D.学校教育
- E.社区教育
-
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
- A.幼儿教育
- B.初等教育
- C.中等教育
- D.高等教育
- E.学历教育
-
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
- A.自主性
- B.随意性
- C.规范性
- D.强制性
-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 A.认知领域
- B.日常生活领域
- C.情感领域
- D.动作技能
- E.安全领域
-
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方法中的( )。
- A.比较法
- B.榜样法
- C.自我教育法
- D.品德评价法
-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 A.成立了班委会
- B.开展了班级工作
- C.形成了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
下列关于活动课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来设置课程
- B.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来组织课程
- D.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
德育方法中的说服法包括( )。
- A.讲解、谈话、报告、参观
- B.讲解、谈话、讨论、参观
- C.讲解、谈话、示范、参观
- D.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
-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
- A.观察法
- B.读书法
- C.文献法
- D.行动研究法
-
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
- A.唯一选择
- B.内容
- C.途径
- D.基础
-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
- A.知行统一原则
-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 )使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
- A.环境
- B.教育
- C.社会
- D.实践
-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 A.知识、智力、能力
-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D.知识、智力、情感
-
一位语文教师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了以前的内容一一“浊”这个字,而“浊”字右边的“虫”正好是今天学的字“茧”的下面的部分,当学生再学“茧”这个字时就容易多了。这位语文教师 运用的教学原则是( )。
- A.直观性原则
- B.巩固性原则
- C.启发性原则
- D.因材施教原则
-
“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
- A.受教育的权利
- B.生存的权利
- C.安全的权利 。
- D.受尊重的权利
-
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有利于训练学生的( )。
- A.群体意识
- B.社交能力
- C.自我教育能力
- D.合作能力
-
“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的说法反映教师的劳动具有( )。
- A.连续性
- B.示范性、
- C.长期性
- D.创造性
-
课程目的为个体发展和幸福服务,课程内容提倡广泛,课程实施尊重儿童,讲究方法,这是( )课程观的观点。
- A.人本主义
- B.科学主义
- C.知识本位
- D.能力本位
-
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 A.教育原则
- B.教育规律
- C.教育任务
- D.教育目的
-
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 ),它是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 A.劳动
- B.潜能
- C.知识
- D.意识
-
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 )的反映。
- A.不平衡性
- B.阶段性
- C.个别差异性
- D.顺序性
-
“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成为古代( )教育的一大特征。
- A.印度
- B.中国
- C.巴比伦
- D.埃及
-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 A.启发式教学
-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 C.因材施教
-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