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关训练题(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请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2. 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

  3. 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

    • A.班主任
    • B.兴趣小组
    • C.少先队
    • D.班集体
  4. 德育的途径有哪些?

  5.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6. 为了使教师对自己教学各环节有一个准确而客观的认识,可以使用以下哪种教学质量监控方法?(  )

    • A.专业培训法
    • B.现场指导法
    • C.教学反馈法
    • D.角色改变法
  7.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是(  )的观点。

    • A.遗传决定论
    • B.环境决定论
    • C.家庭决定论
    • D.儿童决定论
  8. 我们把具有统一标准、对误差做了严格控制的测验叫作(  )。

    • A.客观性测验
    • B.问题情境测验
    • C.标准化测验
    • D.论文式测验
  9. 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这种测验是(  )。

    • A.安置性测验
    • B.形成性测验
    • C.诊断性测验
    • D.总结性测验
  10. 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那么,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  )。

    • A.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 B.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
    • C.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 D.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
  11. 教学前阶段实施的评价是(  )。

    • A.准备性评价
    • B.形成性评价
    • C.总结性评价
    • D.标准参照评价
  12. 下列哪种属于精神分析法?(  )

    • A.系统脱敏法
    • B.支持疗法
    • C.宣泄疗法
    • D.认知作业法
  13. 强调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典型表现是(  )。

    • A.必修课程
    • B.选修课程
    • C.学科课程
    • D.活动课程
  14. 有一个班主任在工作中,非常注意引导学生背一些古诗作为格言以自勉。新生入学时,他让学生背诵《有志》:“天下无难事,在乎人为之,不为易亦难,为之难亦易。……”第二首是《早起》:“朝日初上窗,起身勿彷徨。……勤惰自此分,习惯遂为常。”……这位班主任在工作中采用的是(  )。

    • A.说服法
    • B.榜样法
    • C.锻炼法
    • D.陶冶法
  15. 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 A.生理性障碍
    • B.心理性障碍
    • C.存储性障碍
    • D.提取性障碍
  16. 单轨学制最早产生于(  )。

    • A.西欧
    • B.美国
    • C.苏联
    • D.法国
  17. 以下不属于班级组织管理工作的是(  )。

    • A.指导学生成立自治组织
    • B.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 C.班级小干部的岗位转换
    • D.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分配制度
  18. 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是(  )年。

    • A.1904
    • B.1922
    • C.1949
    • D.1986
  19. 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

    • A.事实说服
    • B.理论说服
    • C.直接说服
    • D.间接说服
  20. 新生入学时,学校一般会对学生各方面进行检测,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便于教师们制订施教方略。按照评价分类,该检测属于(  )。

    • A.诊断性评价
    • B.过程性评价
    • C.形成性评价
    • D.终结性评价
  21. 近视一旦形成(  )再恢复正常。

    • A.很难
    • B.休息后可以
    • C.较容易
    • D.永远不会
  22. 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

    •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 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 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 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23. 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 A.男优于女
    •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 C.女优于男
    •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