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全真模拟卷(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l:《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材料2: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目录(略)。材料3:某教师关于"燃烧和灭火”一节的教学设计材料。 [教学设计思想]1.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 2.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方法等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说明:1.等级分的评价标准:单项表现优——6或10分,良——5或8分,中——3或6分,需努力——2或5分,特优——加2分;2.等级评定标准:7项总分50以上为特优、45—50为优、40一45为良、30一40为中、30以下需努力)"燃烧的条件”探究式教学活动学生表现评价表 班级——姓名——学号—— 质性评价 量化评价(等级分) 评价项目 具体评价内容 填写具体事实 满分 自评 互评 师评 1 提出问题 物质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才会燃烧? 6 2 作出假设 1.物质可燃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6 3 设计实验方案 能否自行设计合理的实 验方案 10 4 实验操作 能否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 验,操作是否规范、有效 10 5 分析并得出结论 分析推断燃烧需要的三 个条件 6 6 表达和交流 是否具有与他人合作、表 达与交流的能力 6 7 反思、提出新问题 物质在其他气体中能燃 烧吗? 6 等级 总分 50 评语(教师填写) -
某教师在一次阶段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灭火弹是一种无炸药的安全消防器材。使用时揭开上端封皮,用力投入火场,遏火瞬间弹体裂开,释放出超细干粉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①灭火弹的灭火原理是②森林灭火还常使用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它一般以汽油为燃料,喷出类似l2级风的高速气流,将火吹灭。风力灭火机的灭火原理是.③消防队员在灭火中常被烤得难以忍受,需要不断往身上浇水。"浇水能降温”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大部分学生不会答题或答题错误。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题目的正确答案并简要解析其解题思路。(2)试分析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可能的原因。
-
教材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中表述: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某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时,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学生实验】首先,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一些认识,实验的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记录实验现象。(1)取一小块钠,观察表面,切开再观察。(2)由学生取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3)由学生取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并滴加几滴酚酞。(4)教师演示实验:收集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并进行验证。【学生活动】讨论刚才的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钠的性质。实验(1)结论:钠是银白色金属,放置在空气中会因被氧化而变暗。实验(2)结论:钠燃烧时火焰呈黄色,燃烧后得到黄色固体,也有少量黑色固体,推测可能是由杂质产生的。实验(3)结论:学生均认为钠与水反应听到响声证明有气体生成,酚酞变红证明产生碱性物质。但对其他现象争论如下:【学生甲】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学生乙】钠浮在水面上,也可能是由于产生的气体使钠浮起来。【学生丙】钠成球状游动,是由于反应放热,把钠熔化成球状。【学生丁】钠成球状游动,可能是由于速度太快让人看上去是圆的。但是,即便是速度导致的圆形,也不能说明反应放热。实验(4)结论: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讨论】归纳总结金属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存在形式、保存方法、用途。问题:(1)请你分析本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改革何种教学理念,优点是什么?(2)该种教学理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教师在贯彻该教学理念时应怎样做?(4)本教学设计是否有不适当的地方?如果有,请指出并简要说明。
-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对学生实验技能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
化学教材中的"先行组织者”可以通过哪些具体的形式呈现?它们具有哪些特点?
-
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加热可制得气体甲,在残余固体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加热可以制得气体乙。下列关于甲、乙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具有强氧化性,乙具有漂白性
- B.实验室里都可以用排液法收集甲和乙
- C.铁丝在甲、乙中燃烧,其产物中铁价态相同
- D.甲、乙分别通人KI淀粉溶液,两者均无变化
-
用分子轨道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N2分子的键能比N2+大
- B.C0分子的偶极矩很小,C0可作为π-酸配体
- C.O2是顺磁性分子,有两个成单电子
- D.对于双原子分子,键级越大,其键一定越强
-
关于反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思是学会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 B.反思是教师对学生所做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 C.反恩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决策能力的发展
- D.教师反思包括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反思
-
2002年,某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l5t苯泄漏人路边200m长的水渠,造成严重危险,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 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 B.通过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可以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 C.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
- D.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
-
物质构成的奥秘部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其教学特点包括( )。①宏观到微观②定性到定量③实验与理解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
- A.物质A和B达平衡时的转化率之比一定为1:2
- B.起始时刻和达平衡后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相等
- C.当A表示的反应速率与C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l:2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D.若起始时放入了3molA和3nmolB,则同样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3amolC
-
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l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它是副族元素
- 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
- 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
- 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
-
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 )。
- A.简约性原则
- B.安全性原则
- C.科学性原则
- D.绿色化原则
-
在0.1mol/L的H2S溶液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 A.c(H+)=f(HS-)+f(S2-)+c(OH)
- B.c(H+)=C(HS-)+2c(S2-)+f(OH-)
- C.f(H+)>;Ec(HS-)+c(S2-)+f(OH-)]
- D.f(HS-)+f(S2-)+f(H2S)=0.1mol/L
-
“通过有效措施使化学实验对实验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是指( )。
- A.化学实验科学化
- B.化学实验清洁化
- C.化学实验微型化
- D.化学实验简便化
-
以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 )。
- A.启发式教学模式
- B.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 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 D.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
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
- A.①③⑤
- B.②③⑤
- C.②③⑥
- D.②④⑥
-
下列化学课程中,属于以巩固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是( )。
- A.化学基础理论课
- B.化学复习课
- C.化学实验课
- D.元素化合物知识课
-
学习化学要达到的三维目标是( )。 ①知识目标②技能目标③情感目标 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⑤过程与方法目标⑥知识与技能目标⑦态度目标⑧科学目标⑨学科目标
-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⑦⑧⑨
- D.①③⑦
-
将等质量的铜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有气体生成且质量最小的是( )。
- A.稀硝酸
- B.浓HN03
- C.稀盐酸
- D.浓硫酸
-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0粉末,收集气体
- B.除去C02中的少量HCl:通人Na2C03溶液,收集气体
-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
下列不属于课程目标的陈述必备的基本要素的是( )。
- A.行为主体
- B.环境
- C.行为条件
- D.表现程度
-
中学化学教学中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 )。①了解②运用③掌握④理解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①④③②
- D.②①③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C.Na2O2溶于水呈强碱性,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
- D.NO2溶于水呈强酸性,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