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简述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学习活动的内容和结果对学习的分类。

  2.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 什么是榜样法?运用榜样法有哪些要求?

  4. 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5. 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怎样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哪些?

  7.  小学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        )与社会规范(        )的统一过程。

  8. 教育目的的功能主要有:(        )、(        )、(        )。

  9.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        )、共同的(        )以及一定的(        )。

  10. 原型内化的教学要求之一是活动在言语水平上先(        ),以后再(        )。

  11. 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是;(        );(        );(        );(        )。

  12. 自由联想与(        )是(        )治疗的基本方法。

  13. 因材施教原则

  14. 直接兴趣与引起(        )注意有密切关系;间接兴趣与引起(        )注意有密切关系。

  15. 功能固着

     

  16. 素质教育

  17. 小学德育过程

  18. 学生评价的功能有(      )。

    • A.诊断功能
    • B.导向功能
    • C.发展功能
    • D.管理功能
  19. 动机

  20.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是(      )。

    • A.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 B.班集体的设计者
    • C.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 D.班级的教育者
  21. “性相近,习相远”中的“习”指的是(      )。

    • A.禀赋
    • B.家庭环境
    • C.社会环境
    • D.教育环境
  22. 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和(      )。

    • A.体育
    • B.体育、美育
    • C.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 D.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23. 奥苏贝尔按学习的发生方式将学习的发生分为(      )。

    • A.发现学习
    • B.机械学习
    • C.接受学习
    • D.有意义学习
  24. 孔子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      )。

    • A.君子
    • B.兼士
    • C.圣人
    • D.绅士
  25. (      )年起,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开始进行免费师范生招生试点。

    • A. 2006
    • B.2007
    • C.2008
    • D.2009
  26.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      )。

    • A.汉武帝
    • B.董仲舒
    • C.郑玄
    • D.朱熹
  27.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初步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思维的儿童处于(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28. 将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后突然意识到解决办法的现象称为(      )。

    • A.反省
    • B.建构
    • C.顿悟
    • D.反射
  29. 测验的(      )代表了测验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评估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 A.信度
    • B.效度
    • C.难度
    • D.区分度
  30.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师工作应当被视为一种(      )。

    • A.专门职业
    • B.职业
    • C.技术
    • D.行业
  31. 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是(      )。

    • A.班杜拉
    • B.奥苏贝尔
    • C.桑代克
    • D.布鲁纳
  32. 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之为(      )。

    • A.认识过程
    • B.意志过程
    • C.决策方式
    • D.认知风格
  33.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主要是(      )。

    • A.自主感对羞愧感
    • B.勤奋感对自卑感
    • C.亲密感对孤独感
    •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34. 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

    • A.1岁
    • B.3岁
    • C.5岁
    • D.7岁
  35. 在西方,被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      )。

    • A.莫依曼
    • B.桑代克
    • C.推孟
    • D.贾德
  36. “舌尖效应”描述的是人在记忆信息(      )时所发生的障碍。

    • A.登记
    • B.编码
    • C.储存
    • D.提取
  37. (      )的《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

    • A.董仲舒
    • B.柳宗元
    • C.韩愈
    • D.王安石
  38. 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

    • A.教育的性质
    • B.教育的任务
    • C.教育的内容
    • D.教育的规律
  39.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

    • A.实践属性
    • B.社会属性
    • C.自然属性
    • D.现实属性
  40. 马卡连柯在集体教育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      )原则。

    • A.正面教育影响
    • B.高速度、高难度
    • C.平行教育影响
    • D.最优化
  41.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的(      )。

    • A.直观性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巩固性原则
    • D.因材施教原则
  42.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做(      )。

    • A.常规管理
    • B.平行管理
    • C.民主管理
    • D.目标管理
  43. 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所创造的是人类所期望的未来的事物形象。这是一种(      )。

    • A.无意想象
    • B.再造想象
    • C.创造想象
    • D.幻想
  44. 学习兴趣、求知欲属于(      )动机。

    • A.外部
    • B.内部
    • C.远景性
    • D.辅助性
  45. 问题行为与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      )。

    • A.对象相同
    • B.概念不同
    • 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 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46. 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 A.顺向迁移
    • B.逆向迁移
    • C.水平迁移
    • D.垂直迁移
  47. (      )的课堂行为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

    • A.积极
    • B.权威
    • C.民主
    • D.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