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辽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题(1)
-
有的学生总把不能取得好成绩的原因说成任务(作业、考题)太难,这是一种什么归因?有什么坏处?
-
结合中学教学的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什么叫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哪些?
-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
- 正确
- 错误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
简述爱岗敬业的基本道德要求。
-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比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早。( )
- 正确
- 错误
-
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
- 正确
- 错误
-
人格中的性格是后天的,是社会文化模式的刻印,有可能改变,无好坏之分。( )
- 正确
- 错误
-
学校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
- 正确
- 错误
-
负强化就是惩罚。( )
- 正确
- 错误
-
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7、18岁的阶段。( )
- 正确
- 错误
-
儿童统觉测验适用于4岁以下的儿童。( )
- 正确
- 错误
-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
- 正确
- 错误
-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
- 正确
- 错误
-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__________三个基本方面。
-
说服法包括运用语言进行说服的方式和运用__________进行说服的方式。
-
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__________、自我追求等。
-
根据__________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
-
教育的价值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
智力的核心是__________。
-
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__________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离开或回避某一目标。
-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不包括( )。
- A.教学时间
- B.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 C.学生性格
- D.教学目的和任务
-
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
- A.生物性
- B.永恒性
- C.历史性
- D.阶级性
-
卢梭是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
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决定,认为个人只是教育加工培养的对象,教育的目标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文化教育的公民的观点是( )。
- A.个人本位论
- B.社会本位论
- C.形式教育
- D.实质教育
-
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
- A.教育专业素养
- B.学科专业素养
- C.品德专业素养
- D.职业道德素养
-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
- A.陶冶教育法
- B.榜样示范法
- C.实际锻炼法
- D.品德评价法
-
贝尔一兰卡斯特制又被称为( )。
- A.巡回教学制
- B.导生制
- C.学年制
- D.班级授课制
-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首要地位,这是由( )的本质决定的。
- A.学生
- B.教师
- C.教育
- D.教学过程
-
某学生在回答“什么是圆的”的时候,说出“老鼠洞是圆的”,“李谷一唱歌的时候嘴是圆的”,这主要体现了发散性思维的( )。
- A.流畅性
- B.独特性
- C.变通性
- D.多维性
-
“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 A.相对评价
- B.绝对评价
- C.定性评价
- D.定量评价
-
一个生来失明的孩子不可能被培养成为一个画家,说明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 A.遗传
- B.环境
- C.教育
-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学习?( )
- A.小孩到一定年龄后变声
- B.近朱者赤
- C.上行下效
- D.吃一堑长一智
-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
对于任性的学生应着重培养其意志品质的( )。
- A.自制性
- B.自觉性
- C.果断性
- D.坚持性
-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
- A.二因素论
- B.层次结构论
- C.三无结构论
- D.多元智力论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强调的是( )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遗传
- B.环境
- C.教育
- D.主观
-
小学生在课外阅读少儿读物、练习写作、唱歌、演奏乐器、进行手工编织属于( )。
- A.科学技术活动
- B.体育活动
- C.文学艺术活动
- D.思想教育活动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是( )。
- A.专门学校
- B.职业学校
- C.特殊学校
- D.普通学校
-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 B.与大家保持一致
- C.被他人认可
- D.与他人相接近
-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的现象属于( )。
- A.分化
- B.泛化
- C.消退
- D.遗忘
-
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 )。
- A.双趋式冲突
- B.双避式冲突
- C.趋避式冲突
- D.多重趋避式冲突
-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 A.大众性
- B.公平性
- C.终身性
- D.未来性
-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 A.刺激情境
- B.既定疑问
- C.思维状态
- D.思维起点
-
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
- A.联想
- B.幻想
- C.理想
- D.想象
-
对于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真实感情和想法的学生,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是( )。
- A.肯定性训练
- B.全身松弛训练
- C.系统脱敏法
- D.改变认识法
-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 A.教学工作
- B.公共关系
- C.行政工作
- D.总务工作
-
在心理咨询中,下列哪种不属于辅导教师所采用的专门技术?( )
- A.倾听
- B.询问
- C.面质
- D.批评
-
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
- A.过度学习
- B.深度加工
- C.组块化编码
- D.及时复习
-
“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是( )。
- A.知觉
- B.嗅觉
- C.嗅觉适应
- D.嗅觉感受性
-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 )。
- A.观察法
- B.读书法
- C.文献法
- D.行动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