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8年模具设计师测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汽车覆盖件拉深时其凸模和凹模上必须设置通气孔。

    • 正确
    • 错误
  2. 校平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平板零件的平面度,而整形是为了提高冲件的尺寸和形状准确度。

    • 正确
    • 错误
  3. 模柄的直径和长度与相连接的模柄孔的直径和长度相等。

    • 正确
    • 错误
  4. 工件的缩口系数大于极限缩口系数时,一次缩口成形。

    • 正确
    • 错误
  5. 最后一次拉深时凹模圆角半径必等于拉深件底部圆角半径。

    • 正确
    • 错误
  6. 材料的板平面方向性系数越大,拉深时突耳现象越明显。

    • 正确
    • 错误
  7. 空心坯料的胀形方法一般分为刚性凸模胀形和软凸模胀形。

    • 正确
    • 错误
  8. 相对于内缘整修,外缘整修的余量大些。

    • 正确
    • 错误
  9. 模具的闭合高度是上模座上端面到下模座下端面之间的距离

    • 正确
    • 错误
  10. 凸模刃口磨钝时,冲压中将在落料件下边缘产生毛刺。

    • 正确
    • 错误
  11. 弯曲件的回弹是因为弯曲过程中,弯曲变形区的材料并未完全进入塑性状态。

    • 正确
    • 错误
  12. 斜刃冲裁时,不管落料或冲孔,凸凹模上都应开设斜刃。

    • 正确
    • 错误
  13. 卷缘和卷边都是将工序件的上边缘卷成接近封闭圆形的冲压工序。

    • 正确
    • 错误
  14. 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是随着温度升高,塑性增加,变形抗力降低。

    • 正确
    • 错误
  15. 宽凸缘圆筒形件多次拉深时其凸缘在最后一次成形。

    • 正确
    • 错误
  16. 冲裁间隙过大,将使落料件尺寸小于凹模尺寸,冲孔件尺寸大于凸模尺寸。

    • 正确
    • 错误
  17. 塑料成型中作为原料用的分散体是树脂和分散剂形成的悬浮体。

    • 正确
    • 错误
  18. 注射机的开模行程必须保证模具开启后能顺利取岀塑件。

    • 正确
    • 错误
  19. 塑件在成型过程中分子按一定方向排列,使塑件呈现各向异性,沿料流方向收缩小,强度高,与料流方向垂直方向收缩大,强度低。

    • 正确
    • 错误
  20. 下列简述不正确的是:()

    • A.汽车覆盖件的主要成形障碍是拉深时的起皱和破裂。
    • B.汽车覆盖件最好选择在双动压力机上成形。
    • C.拉深筋的作用是提高拉深稳定性,增加制件强度。
    • D.工艺补偿部分的作用是改善拉深条件和压料。
  21. 压缩成型塑件上有嵌件时,应优先考虑将嵌件安装在下模,以防嵌件移位。

    • 正确
    • 错误
  22. 关于级进冲裁排样,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级进套料冲裁时,先冲内轮廓后冲外轮廓。
    • B.有位置精度要求的部分尽量安排在同一工位冲出。
    • C.同一圆周上均布的多个孔,要一次冲出。
    • D.要考虑材料的合理利用。
  23. 下列陈述不正确的是:()

    • A.阶梯拉深件不能一次拉深成形
    • B.盒形拉深件的变形程度用拉深系数和相对高度表示。
    • C.深锥形件,成形难度较大,因此需采用多工序拉深成形。
    • D.拉深模凸、凹模圆角半径过大,材料容易起皱。
  2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无凸缘圆筒形拉深件的拉深系数大于第一次极限拉深系数时,可一次拉深成形。
    • B.窄凸缘圆筒形件和宽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方法不同。
    • C.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系数能反映材料的实际变形程度。
    • D.圆筒形拉深件的工序尺寸计算包括:工序件直径圆角半径和高度。
  2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A.材料屈强比越小,对拉深成形越有利
    • B.复合模的冲裁精度低于级进模的冲裁精度
    • C.弯曲时零件形状越复杂,回弹越小。
  26. 以下材料中不适合冲裁的有()

    • A.黄铜
    • B.硅钢片
    • C.树脂片
    • D.铸铁片
  27. 与不变薄拉深相比,关于变薄拉深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拉深不起皱
    • B.拉深件高度增大
    • C.不要压料装置
    • D.底部和壁部厚度都变薄
  2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回弹的表现形式总是弯曲半径增大,弯曲件角度增大。
    • B.对于低塑性材料或厚料,可采用加热弯曲控制弯裂。
    • C.校正弯曲比自由弯曲的回弹小。
    • D.采用拉弯工艺方法可减小回弹。
  2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拉深时凸、凹模间隙不受拉深次数的影响
    • B.反向拉深能有效防止起皱
    • C.在拉深圆筒形件时,筒壁区、底部圆角区和筒底区都是传力区
    • D.旋转体拉深件坯料尺寸计算遵循形状相似原则和体积相等原则
  30. 冷挤压变形程度不用下列哪种形式表示()

    • A.断面变化率
    • B.挤压比R
    • C.变形系数K
    • D.对数挤压比Φ
  31. 确定搭边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硬材料的搭边比软材料的搭边小
    • B.形状复杂冲件搭边比简单冲件搭边大
    • C.厚料冲件搭边大
    • D.刚性卸料比弹性卸料搭边小
  32. 拉深模中,凸模、凹模圆角半径对拉深成形影响更明显的是()

    • A.凸模圆角半径
    • B.凹模圆角半径
    • C.凸模、凹模圆角半径
    • D.不能确定
  33. 不属于改善弯曲件结构工艺性的措施是()。

    • A.增大弯边高度
    • B.开设定位工艺孔
    • C.采用适当的相对弯曲半径
    • D.选用成形性能好的材料
  34. 固定式压缩模与移动式压缩模比较,其特点之一是()

    • A.生产率低
    • B.操作困难,劳动强度较大
    • C.模具结构复杂,成本高
    • D.适应于小批量生产
  3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弹性压料装置的压料力随拉深工作行程的增加而增加。
    • B.弹性压料装置常用限位措施控制压料力。
    • C.刚性压料装置的压料力通过调节压料圈和凹模平面的间隙获得。
    • D.锥形压料圈可降低极限拉深系数,故主要用于拉深系数较小的拉深件。
  36. 平板件翻孔时,当零件要求的翻孔高度大于翻孔的极限高度时,不能采取;()

    • A.多次翻孔
    • B.加热翻孔
    • C.先拉深后冲孔再翻孔
    • D.增大翻孔系数
  37. 注射机喷嘴球面半径r通常比模具主流道衬套球面半径()

    • A.大2~3mm
    • B.小0.5~lmm
    • C.大0.5~lmm
    • D.小2~3mm
  38. 成型容积比较小,且制品底部无拼合缝的薄壁包装容器最好采用()

    • A.注射吹塑成型
    • B.多层吹塑成型
    • C.真空成型
    • D.挤出吹塑成型
  39. 衡量热塑性塑料流动性通常用()表示。

    • A.熔融指数
    • B.拉西哥流动植
    • C.压缩率
    • D.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