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中国铁路电务段考试题库部分精选试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验列车自动制动机,利用口笛要求司机缓解时,鸣示方式为二短声。

    • 正确
    • 错误
  2. 人力制动机须进行作用试验,制动时,全车闸瓦须抱紧车轮;缓解时,闸瓦须松开车轮。

    • 正确
    • 错误
  3. 扭转载荷是车轴在运行中承受的最主要载荷形式。

    • 正确
    • 错误
  4. 车辆处于制动状态时,各拉杆、杠杆不得与相邻配件有不正常接触,拉杆、杠杆托、吊除外。

    • 正确
    • 错误
  5. 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当确定“L”值需要调整销孔的位置时,每个转向架上相差不得不大于1个销孔的位置。

    • 正确
    • 错误
  6. 只规定中间限度,没有运用限度的零件在列检中不需要检查其限度。

    • 正确
    • 错误
  7. 17型车钩具有下锁销防跳和下锁销杆防跳两级防跳功能。

    • 正确
    • 错误
  8. 新造客车、货车都安装了制造厂铭牌,有广告作用。

    • 正确
    • 错误
  9. 在川餐时当别人夹给你不喜欢吃的食物时,可以委婉拒绝。

    • 正确
    • 错误
  10. 17型车钩钩尾框为锻造钩尾框。

    • 正确
    • 错误
  11. 有列检作业的列车,负责将列尾装置与列车尾部软管连结的人员是()。

    • A.列检人员
    • B.助理值班员
    • C.机车乘务员
  12. 翻越车辆时,在确认机车、车辆在无移动的情况下,可从车底下通过。

    • 正确
    • 错误
  13. 下列关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在当今应用高技术的时代,各国应逐步减少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 B.在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上,应用研究要大于基础研究
    • C.应用研究没有商业目的,以创新探索知识为目标
    • D.我国将增加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科学家自主选择研究课题
  14. 组装后,折角塞门中心线与主管垂直中心夹角须为()度。

    • A.25
    • B.30
    • C.40
    • D.60
  15. 一级列检作业场编组列车的到达与始发技术检修时间合计原则上为() 。

    • A.35min
    • B.45min
    • C.50min
    • D.1h
  16. 在列检到发作业的线路两端来车方向的(),应设置带有固定脱轨器的防护装置。

    • A.警冲标
    • B.道岔的尖轨始端
    • C.右侧钢轨上
    • D.左侧钢轨上
  17. 钢丝外径为Φ10mm的356mm×254mm密封式制动缸缓解弹簧自由高为() mm。

    • A.555
    • B.555.4
    • C.556
    • D.558.4
  18. CAI是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它的含义是()。

    • A.计算机辅助教育
    • B.计算机辅助测试
    • C.计算机辅助设计
    • D.计算机辅助制造
  19. 科技创新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蒸汽机车、蒸汽轮船的出现,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革命性改变
    • B.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
    • C.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
    • D.南优二号杂交水稻的培育,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20. 跨越车钩要做到:材料重工具笨,只准携带()。 到安全地点避车。

    • A.材料
    • B.锤和灯
    • C.工具
    • D.工具和材料
  21. 目前人造关节所用的材料不外乎金属和塑料两大类。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有可能 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所以选用的金属和塑料的化学性质必须高度稳定。 这段话主要支持这样一种观念,即 ( )。

    • A.人造关节只能用金属制造
    • B.塑料人造关节质量不合格
    • C.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对人造关节有腐蚀作用
    • D.制造人造关节必须选用化学性质高度稳定的金属和塑料
  22. 车辆定距是车辆计算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参数,一般在制造车辆时,取车辆全长与定距之比为()。

    • A.1.4:1
    • B.1.3:1
    • C.1.2:1
    • D.1.1:1
  23. 根据下面哪一条定律我们可以得到发明永动机的试验是一种徒劳?( )。

    • A.质量守衡定律
    • B.能量守衡定律
    • C.牛顿运动定律
    • D.阿基米德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