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肾内科学】3
-
上例病人若为泌尿系统疾病,最合适的进一步处理是 ( )
- A.静脉给予抗生素治疗
- B.静脉或肌内注射止血药
- C.肾脏B超检查
- D.肾脏ECT检查
- E.放射性核素肾图检查
-
题干:男性,33岁,劳累后突然出现酱油色尿,伴乏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肾绞痛,无发热。查:血压16.O/9.3kPa(120/70mmHg),Hb109g/L。应首选下述哪项检查 ( )
- A.尿三杯试验
- B.尿隐血试验
- C.膀胱镜检
- D.静脉肾盂造影检查
- E.尿沉渣红细胞形态检查
-
上述病人下列哪项诊断可不予考虑 ( )
- A.肾结核
- B.肾盂肾炎
- C.肾小球肾炎
- D.多囊肾
- E.膀胱癌
-
不恰当的处理是 ( )
- A.速尿
- B.心痛定
- C.静脉输入庆大霉素
- D.低盐低蛋白饮食
- E.肌内注射青霉素
-
题干:女,26岁,水肿、尿少1个月。近3天发热咳嗽,并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查:血压21.3/13.3kPa(160/100mmHg),尿蛋白++,RBC+/HP,SP A/G A35g。首选的检查项目是 ( )
- A.血脂
- B.BUN,Cr
- C.血K,Na,Cl
- D.尿FDP
- E.肾脏B型超声波
-
下列哪项诊断可不予考虑 ( )
- A.急性肾炎
- B.狼疮性肾炎
- C.肾病综合征
- D.急进性肾炎
- E.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
对于复杂性急性肾盂肾炎病人如未得到致病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之前,常选用的抗生素,不包括
- A.部分合成青霉素类
- B.大环内酯类
- C.氨基甙类
- D.喹诺酮类
- E.头孢菌素类
-
急性肾炎综合征患者需进行肾活检以明确诊断时,下列哪项不作为肾活检的指征
- A.伴肾病综合征者
- B.少尿一周以上者
- C.病程超过两个月而无好转趋势者
- D.严重高血压者
- E.进行性尿量减少伴肾功能恶化者
-
某男19岁,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5000米长跑后出现泡沫尿,乏力,尿蛋白1.0g/L透明管型2~4个/LP休息1天后尿常规正常,蛋白尿应为
- A.功能性蛋白尿
- B.组织性蛋白尿
- C.分泌性蛋白尿
- D.溢出性蛋白尿
- E.肾小管性蛋白尿
-
尿沉渣显微镜检低倍视野下见到3个透明管型能确诊管型尿吗
- A.不能确诊
- B.疑似管型尿
- C.如是细胞管型能确诊
- D.能确诊
- E.生理性管型无意义
-
哪种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可见IgG及C3沿肾小球基膜呈线样沉积
- A.新型青霉素Ⅰ
- B.喹诺酮类
- C.西咪替丁
- D.非甾体抗炎药
- E.呋塞米
-
体位性蛋白尿常见于
- A.青春发育期青少年
- B.生育年龄已婚女性
- C.儿童
- D.青壮年
- E.中老年
-
怀疑急性肾小球肾炎应及时作肾活检的指征为
- A.高血压
- B.大量蛋白尿
- C.明显浮肿
- D.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或病情于2个月尚未见全面好转者
- E.肉眼血尿
-
诊断尿路感染下列哪项最有意义
- A.畏寒、发热、白细胞增高
- B.尿频、尿急、尿痛
- C.清洁中段尿白细胞>5个/HP
- D.尿培养菌落计数>105个/ml
- E.尿亚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
男性,56岁。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血压5.3/0kPa(40g/OmmHg),心率140次/分,血红蛋白35g/L,经输液治疗后,血压恢复至13.3/9.3kPa(100/70mmHg),心率100次/分,但病人三天来少尿,查血钾6.4mmol/L,BUN.28.5mmol/L(80mg/dl)。以下处理原则哪项正确
- A.加大输液量
- B.紧急腹膜透析
- C.继续输血
- D.口服氨苯蝶啶+双氢克尿噻
- E.西地兰0.4mg静脉缓慢推注
-
急性肾盂肾炎首选抗生素是
- A.青霉素
- B.红霉素
- C.四环素
- D.土霉素
- E.羧苄青霉素
-
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尿量为
- A.3000~5000ml/天
- B.大于400ml/天
- C.大于1000ml/天
- D.小于400ml/天
- E.小于500ml/天
-
急性肾炎与急进性肾炎的相同点为
- A.肾功能急剧恶化
- B.早期出现少尿、无尿
- C.慢性进展
- D.急性肾炎综合征
- E.使用肾毒性药物为诱因
-
女性,30岁。腰痛、尿频、尿急,血压21.3/13.3kPa(160/100mmHg),尿蛋白(+),红细胞8~10个/HP,白细胞15~20个/HP,静脉肾盂造影右肾缩小,肾盏扩张,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慢性肾炎
- B.慢性肾盂肾炎
- C.多囊肾
- D.肾结核
- E.肾盂积水
-
关于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常有全身感染症状(发热、白细胞增多)
- B.尿路刺激征
- C.大量蛋白尿
- D.有脓尿或血尿
- E.肾区叩击痛与压痛
-
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的主要机制为
- 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
- B.大量蛋白尿引起低蛋白血症
- C.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D.抗利尿激素增加
- E.心功能不全
-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最常见为肾脏病理类型为
- 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B.微小病变型肾病
- C.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 D.膜性肾病
- E.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
大部分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的病人,血压上升的机制大多是由于
- A.肾素水平明显增高
- B.血管紧张素I增高
- C.血管紧张素Ⅱ增高
- D.水钠潴留
- E.以上都不是
-
在肾盂肾炎的上行性感染中,哪项是主要原因 ( )
- A.尿道口周围有细菌寄生
- B.粪便污染尿道口
- C.细菌污染数量多
- D.排尿习惯未按时
- E.尿路粘膜抵抗力低
-
患者,男,50岁。发热伴少尿3天入院。血压160/100mmHg,血红蛋白65g/L,血肌酐10mg/dl,尿素氮100mg/dl,血浆总蛋白4.8g/dl。X线腹部平片示双侧肾影长轴约8cm。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
- A.急性肾衰竭
- B.急进性肾炎
- C.急性肾炎
- D.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加剧
- E.原发性肾病综合征Ⅱ型
-
女,25岁,尿频、尿急、尿痛伴发热腰痛,尿常规白细胞4~10个/HP,尿培养2次为产气杆菌、104/ml;不能作为尿菌减少的理由是 ( )
- A.尿污染
- B.尿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短
- C.服过抗生素。
- D.下尿路感染
- E.喝水多使尿菌稀释
-
肾盂肾炎病人作尿培养时,清洁留尿后多长时间送培养效果最佳 ( )
- A.3小时
- B.2小时
- C.1小时
- D.4小时
- E.6小时
-
男,25岁,反复水肿、蛋白尿,最近1周出现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蛋白3g/d,尿红细胞5~10个/HP,尿白细胞6~12个/HP,尿培养为肠道球菌。最恰当的治疗是 ( )
- A.先按肾小球肾炎治疗
- B.先按肾盂肾炎治疗
- C.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同时兼治
- D.只用支持疗法
- E.只用对症疗法
-
在排除尿路结核的检查中,既简便又直接反映结核菌感染的方法是 ( )
- A.胸片排除肾外结核
- B.腹部平片了解肾脏有无钙化
- C.静脉肾盂造影
- D.作膀胱镜检查
- E.尿结核菌培养
-
患者,男,65岁。每日尿量3200ml,尿比重1.030,血压130/60mmHg,诊断可能是 ( )
- A.肾动脉硬化
- B.大量饮水后
- C.前列腺肥大
- D.肾性尿崩症
- E.糖尿病
-
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感染是 ( )
- A.呼吸道感染
- B.皮肤丹毒
- C.尿路感染
- D.腹膜感染
- E.以上都不是
-
糖皮质激素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可引起 ( )
- A.骨质疏松
- B.淋巴结萎缩
- C.肌肉萎缩
- D.尿钾增高
- E.满月脸
-
男性,20岁,因骨骼疼痛1年就诊。查:尿pH 8.0,血钾3.0mmol/L,血钙2.0mmol/L,血氯110mmol/L,B超示双肾结石。最可能的诊断为 ( )
- A.低血钾型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 B.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 C.Ⅳ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 D.Ⅲ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 E.以上都不是
-
下列糖皮质激素中,抗炎作用最强的是 ( )
- A.可的松
- B.泼尼松
- C.泼尼松龙
- D.地塞米松
- E.氢化可的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