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过关必做试题2(传染病学)
-
该患儿应立即采取哪些治疗措施
- A.抗生素静脉滴注
- B.5%葡萄糖快速静滴
- C.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
- D.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
- E.止血药应用
- F.扩容、抗休克
- G.多巴胺立即静滴
- H.西地兰强心
- I.输血小板
-
该患儿扩容可选择哪些药物
- A.10%葡萄糖液
- B.生理盐水
- C.低分子右旋糖酐
- D.5%碳酸氢钠
- E.血浆
- F.5%葡萄糖液
- G.白蛋白
- H.654-2
- I.多巴胺J、红细胞悬液K、阿托品
-
该患儿经抗炎、扩容、纠酸治疗后血压仍无升高,下一步应采取哪些措施
- A.大剂量抗生素静脉注射
- B.呋塞米静脉注射
- C.脱水剂的应用
- D.多巴胺应用
- E.止血药应用
- F.继续补液扩容
-
该患儿病原治疗可选择的抗生素是
- A.氯霉素
- B.头孢菌素类
- C.青霉素
- D.氨基苄青霉素
- E.环丙沙星
- F.庆大霉素
- G.红霉素
-
共用题干:患儿,4岁,发烧、头痛12小时,频繁抽搐、昏迷2小时于2月1日入院。查体:T38.5℃,BP45/20mmHg,脉搏细弱数不清,R30次/分,神志不清,压眶无反应,周身皮肤可见大量瘀点、瘀斑,双下肢皮肤瘀斑融合成片,中心颜色发黑,右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血常规:WBC16.5×10 /L,NE85%,L15%,PLT152×10 /L。皮肤瘀斑涂片查到G 球菌。 该患儿的诊断是
- A.化脓性脑膜炎
-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型
- C.结核性脑膜炎
- D.DIC
- E.流行性乙型脑炎
- F.中毒性菌痢
-
应进一步做哪项检查,以确诊病原
- A.anti-HAVIgC
- B.乙肝五项
- C.anti-HAVIgM
- D.腹部CT
- E.胸部平片
-
下列治疗哪项不合适
- A.肝泰乐(葡醛内酯)
- B.复合维生素B
- C.甘利欣
- D.拉米夫丁
- E.胸腺素
-
条件致病菌指的是
- A.正常菌群中的细菌
- B.入侵的病原菌
- C.带菌者排出的病原菌
- D.患者排出的病原菌
- E.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由正常菌群转变成的致病菌
-
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时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A.急症行断流术
- B.急症行分流术
- C.降低门脉压力
- D.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
- E.应用保肝药物
-
题干:9岁男孩,近1周前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活动减少,伴有发热,体温在37~38℃之间。近2天出现尿黄来医院就诊。出生时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检查:巩膜黄染,肝肋下1.5cm,脾未触及,化验ALT980U/L,T-Bil116.5μmol/L,anti-HBs阳性。 最可能的诊断为
- A.食物中毒
- B.急性胃肠炎
- C.急性乙型肝炎
- D.急性甲型肝炎
- E.药物性肝炎
-
急性血吸虫病最常见的异位损害是
- A.肺
- B.脾脏
- C.皮肤
- D.胰腺
- E.腹膜
-
肝炎肝硬化主要阻塞部位
- A.肝静脉
- B.窦前
- C.窦后
- D.门静脉
- E.上腔静脉
-
阿米巴痢疾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 A.肝脓肿
- B.穿孔性腹膜炎
- C.肠出血
- D.阑尾炎
- E.结肠肉芽肿
-
在抗休克扩容治疗剂中哪项不适用
- A.低分子右旋糖酐
- B.白蛋白
- C.血浆
- D.全血
- E.中分子右旋糖酐
-
疟疾产生黑尿热常与患者缺乏下列哪种酶有关
- A.丙酮酸激酶
- B.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 C.磷酸果糖激酶
- D.枸橼酸合成酶
- E.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
下列霍乱休克抢救中哪项措施是错误的
- A.尽快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扩容治疗
- B.大量应用缩血管性血管活性药物是升血压的关键
- C.必要时加用氢化可的松
- D.及时补充钾离子
- E.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者用强心剂毛花苷
-
有关细菌性痢疾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菌痢常见致病菌为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次之
- B.“依链”痢疾杆菌活菌苗可用作人工主动免疫
- C.菌痢是属于侵袭性腹泻
- D.所有的痢疾杆菌只有内毒素
- E.菌痢主要病变部位是直肠,乙状结肠
-
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或仅表现轻微症状但通过免疫学的检测可发现入侵者的抗体称为
- A.轻型病例
- B.隐性感染
- C.恢复期病人
- D.潜在性感染
- E.健康携带者
-
流行性出血热具有特征性病理变化部位是
- A.脑垂体前叶、肾髓质及右心房出血
- B.垂体后叶、肾皮质及肾盂破坏
- C.肝萎缩及脾肿大
- D.右心室及间脑出血
- E.大脑水肿及脑疝
-
当细菌入侵艾滋病患者后下列哪项病理变化是错误的
- A.全身淋巴结可肿大
- B.炎症反应强烈
- C.炎症反应低下
- D.病原体不易被消灭
- E.胸腺退变及萎缩改变
-
严重肝功能障碍患者血浆总胆固醇特别是血浆胆固醇酯水平降低,其可能的原因是
- A.LPL活性增加
- B.LCAT合成减少
- C.胆固醇合成减少
- D.胆固醇酯酶活性增加
- E.胆固醇酯分解加强
-
有关HBV血清标志,唯一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 A.HBsAg
- B.HBeAg
- C.抗-HBs
- D.抗-HBe
- E.抗-HBc
-
药物的急性毒性多损害
- A.肝功能
- B.肾功能
- C.骨髓功能
- D.神经系统功能
- E.内分泌功能
-
门脉性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病变为
- A.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
- B.肝内胆管增生、淤胆和纤维组织增生
- C.肝内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
- D.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
- E.肝细胞再生和纤维化
-
霍乱弧菌最重要的致病物质是
- A.菌毛
- B.鞭毛
- C.霍乱肠毒素
- D.内毒素
- E.荚膜
-
肝细胞出现羽毛状或网状坏死见于
- A.门脉性肝硬化
- B.坏死后性肝硬化
- C.胆汁性肝硬化
- D.淤血性肝硬化
- E.血吸虫性肝硬化
-
病毒性肝炎发展为慢性见于
- A.甲型
- B.丙型
- C.戊型
- D.己型
- E.庚型
-
麻疹的隔离期为
- A.至出疹后5天
- B.从接触后1天至皮疹消退
- C.接触后2周至皮疹消退
- D.从出疹至皮疹消退
- E.发疹前1天至出疹后3天
-
休克时反映生命器官血液灌流最简单、最可靠的指标是
- A.神志
- B.肢体温度
- C.血压
- D.脉率
- E.尿量
-
下列哪项是胆道蛔虫症的特点
- A.上腹钻顶样痛及反跳痛
- B.上腹钻顶样痛但体征轻微
- C.起病后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
- D.起病缓慢,多在进油腻食物后发作
- E.疼痛,高热,黄疸是其重要表现
-
抗休克的根本措施是
- A.积极处理原发病
- B.纠正酸中毒
- C.补充血容量
- D.应用血管扩张剂,改善微循环
- E.抗凝治疗解除微细血栓
-
在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下哪项是错误的
- A.有一个中间宿主
- B.有二个中间宿主
- C.人是终宿主
- D.受染的家畜是终宿主
- E.在肠系膜下静脉中寄生产卵
-
下列检查中除哪项外均可用于霍乱的诊断
- A.大便悬滴法检查
- B.大便碱性蛋白胨水培养
- C.大便涂片革兰染色
- D.霍乱血清凝集试验找特异性抗体
- E.血培养找霍乱弧菌
-
流脑休克型的治疗中,下列哪项是不妥当的
- A.积极扩容治疗
- B.纠正酸中毒
- C.及时治疗DIC
- D.大剂量青毒素、氯霉素控制感染
- E.积极用脱水剂预防脑疝
-
关于恙虫病的预防措施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消灭传染源主要是灭鼠
- B.患恙虫病者不必隔离,接触不必检疫
- C.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为改善环境卫生除杂草,消灭恙螨孳生
- D.在流行区野外工作者应作好个人防护
- E.及时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