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医技心理治疗师专业知识中级重点突破试题精练(1)
-
治疗师对助人的终极目标保持清晰的认识;明确"我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什么",这要求心理治疗师要有
- A.具有自我意识的价值立场
- B.分析自己情感的能力
- C.责任感
- D.作为榜样和影响者的能力
- E.共情
-
治疗师要对自己诚实、对来访者诚实,避免不道德地利用别人牟取私利,这就要求治疗师
- A.具有自我意识的价值立场
- B.分析自己情感的能力
- C.责任感
- D.作为榜样和影响者的能力
- E.共情
-
作为心理治疗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于别人都有或好或坏的影响,体现了心理治疗师
- A.具有自我意识的价值立场
- B.分析自己情感的能力
- C.责任感
- D.作为榜样和影响者的能力
- E.共情
-
心理治疗师要会控制调剂好自己的情绪反应,则需要治疗师有
- A.具有自我意识的价值立场
- B.分析自己情感的能力
- C.责任感
- D.作为榜样和影响者的能力
- E.共情
-
心理治疗是在特定的时间内、隐蔽的、具有保密性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得来访者有安全感,促进了自我暴露和自我探索的进行
- A.独特性
- B.主观性
- C.关系限制性
- D.职责限制性
- E.时间限制性
-
治疗师应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改变的产生需要来访者自身的努力
- A.独特性
- B.主观性
- C.关系限制性
- D.职责限制性
- E.时间限制性
-
这种心理治疗方法能最有效地治疗
- A、抑郁障碍
- B、焦虑障碍
- C、神经性厌食和贪食
- D、性心理障碍
- E、人格障碍和适应不良行为
-
治疗师的说法体现出共情的回应的是
- A、人有旦夕祸福,你不要难过
- B、你丈夫不幸去世了,你还可以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 C、你丈夫意外去世了,你感到很突然,不能接受,内心十分痛苦
- D、你就不要感到痛苦了,这样对你自己不好
- E、你丈夫的去世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你就不要伤心内疚了
-
马某,女,45岁,因车祸丧偶而感到十分痛苦,前来求治。治疗师耐心倾听来访者的倾诉,并深表同情和理解,同时给予劝慰和适当的应答,来访者的痛苦有所减轻。这位治疗师运用的手段是
- A、宣泄
- B、领悟
- C、活血化淤
- D、强化自我控制
- E、增强自信心
-
人们早年的经历形成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或图式,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规则,而不为人们所察觉。一旦被某种社会生活事件所激活,脑中就会涌现出许多功能失调的负性自动想法,由此产生情绪和行为问题。这是
- A、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理论
- B、认知主义学派的代表理论
- C、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理论
- D、人本主义学派的代表理论
- E、文化社会学派的代表理论
-
这一理论是由
- A、Rogers提出
- B、Beck提出
- C、Erikson提出
- D、Freud提出
- E、Ellis提出
-
催眠治疗中,把大目标换成一系列小目标,在不为被催眠者注意的小地方进行干预,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对方却被影响了。这一治疗原则是
- A、利用
- B、去固定(稳定)化
- C、不经意性
- D、阶梯式小变化
- E、保护无意识
-
个人中心疗法理论特点,下列哪项错误
- A、对人性的正面而乐观的看法
- B、注重人而不是人所呈现的问题
- C、治疗历程是关系导向,而非技术导向
- D、注重治疗师的理论与技术
- E、运用范围广泛
-
心理治疗在中国的初步发展始于
- A、1949年
- B、1965年
- C、1978年
- D、1987年
- E、1990年
-
心理治疗师组织了一个青少年情绪管理集体治疗,目的是增进成员对自己情绪的觉察,了解非理性想法对情绪的影响,学习修正非理性想法以及了解自己情绪来源,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参加者共10人,为期8次、每周1次、每次60min。每次的主题分别是:有缘千里、情绪报告、七情六欲、追根溯源、情绪密码、情绪解码、五彩缤纷、心灵驭手,这种治疗属于
- A、非结构式心理治疗
- B、结构式心理治疗
- C、个别心理治疗
- D、团体工作坊
- E、团体心理讲座
-
心理治疗在我国的初步发展开始于
- A、1965年
- B、1978年
- C、1986年
- D、1987年
- E、1996年
-
通过轻微的惩罚来消除适应不良行为,这种方法是
- A、系统脱敏法
- B、冲击疗法
- C、厌恶疗法
- D、放松训练
- E、塑造法
-
去注意技术主要应用于
- A、个体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过度敏感
- B、表演型人格者的寻求关注倾向
- C、多动症儿童的注意障碍
- D、偏执型人格障碍者对某件事的过分执著
- E、抑郁和焦虑者认为自己是人群关注的对象
-
一名女性社交恐怖症患者在进行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时,已建立好的治疗关系,但患者经常沉默不语,对治疗师的提问总是回答“不知道”或“记不清楚了”等。此时治疗师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与患者讨论阻抗
- B、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
- C、分析并处理好反移情
- D、保持中立,对此不作评价
- E、转介给其他医生
-
解释技术的含义是运用心理学理论
- A、描述来访者的思想状态
- B、描述来访者的情感反应
- C、描述来访者的行为特点
- D、说明来访者思想、情感、行为的原因与实质
- E、通过解释来解决来访者的所有疑惑
-
在弄清来访者的情况,判明问题之后,咨询者要确定此来访者所要达到的目标,如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焦虑症状、提高学习能力等,这些目标就是所谓的
- A、一般目标
- B、发展的目标
- C、终极目标
- D、过程性目标
- E、高级目标
-
危机干预中的支持技术主要是给予
- A、经济支持
- B、精神支持
- C、对当事者一切观点的支持
- D、药物支持
- E、法律支持
-
个人中心治疗的理论特色是注重
- A、治疗所用的技术与方法
- B、当事人所呈现的问题
- C、当事人的外在行为改变
- D、治疗师的理论背景
- E、治疗关系
-
下列不符合心理治疗室的建立的是
- A.心理治疗的房间以6~8m2为宜
- B.心理治疗室应该给人温馨、舒适、简洁,以及家的感觉
- C.治疗室的沙发要成60°角摆放
- D.应配合有纸巾和水
- E.治疗室可以用艺术画、绿色植物、工艺品等装饰
-
下列不属于我国心理治疗事业大致经历的阶段的是
- A、启动阶段
- B、空白阶段
- C、准备阶段
- D、初步发展阶段
- E、高度发展阶段
-
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客体通常是指
- A、物质生活条件
- B、精神生活条件
- C、朋友
- D、重要的生活事件
- E、对个体心理发展影响最重要的人
-
放松训练的一般顺序是
- A、双手→双臂→脚→下肢→头部→躯干
- B、双手→双臂→下肢→脚→头部→躯干
- C、头部→双臂→双手→躯干→下肢→脚
- D、头部→躯干→双手→双臂→下肢→脚
- E、头部→躯干→双臂→双手→脚→下肢
-
来访者喜欢收集女性用品,咨询师使用了厌恶疗法,其对靶症状的要求是
- A、复杂,但具体
- B、单一,而具体
- C、复杂,但广泛
- D、单一,但广泛
- E、都不是
-
大多数人本主义学派的治疗师认为
- A、技术方法比自身素质重要
- B、技术方法比人格整合的程度重要
- C、治疗师自身的素质比技术和方法还要重要
- D、读心理治疗的书比看病人多少重要
- E、看病人多少比读书重要
-
家庭治疗是以整个家庭为对象来规划和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它属于
- A、广义集体治疗
- B、个别治疗
- C、认知治疗
- D、行为治疗
- E、人本主义治疗
-
有位患者在与别人发生了口角后突然出现了严重的胸闷、呼吸困难。他被送到医院急诊室,医生经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最后决定给患者静脉注射了一针生理盐水,并向患者说明此药对缓解症状有帮助。患者没注意是何种药,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很自然地接受了医生的解释,结果症状果然消失了。医生给患者的治疗技术是
- A、对症治疗
- B、暗示治疗
- C、鼓励治疗
- D、疏泄治疗
- E、引导治疗
-
影响行为强化的因素包括
- A、个人发展史
- B、受教育水平
- C、社会阶层
- D、社会化程度
- E、行为结果的特征
-
不属于艾里克森和洛希(Erickson&Rossi)所认为恍惚状态的阶段是
- A、催眠师要根据病人的行为和思维,把其注意力集中到他的内心现实
- B、通过分散注意力、惊奇、分离及其他手段使已习惯的思维模式不起作用
- C、暗示的不直接性引导出一种无意识的寻找过程
- D、使病人最后进入一种完全无意识状态,激活病人个人特有的联想和心理机制
- E、通过肯定和赞扬来使病人旧的消极的观点,不会损害和消灭其刚刚获得的尚未稳定的新的反应
-
“在一个观察阶段里,连续的时间间隔中,记录行为的出现与不出现”的记录称为
- A、时间样本记录
- B、成果记录
- C、间隔记录
- D、连续记录
- E、统计记录
-
一位女大学生,因为讲课的男老师多叫她回答了几次问题,就觉得老师对她有意思,而事情并非如此。这种行为属于
- A、对刺激的分辨障碍
- B、自我强化
- C、诱因不当
- D、适应技能缺乏
- E、钟情妄想
-
来访者男,50岁,有30多年烟龄。因有冠心病不肯戒烟,由家人威胁前来咨询。咨询师一开始并未提及戒烟的话题,而是通过与来访者就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多次咨询后,来访者主动提及自己关于戒烟的担忧和无奈,并最终表示愿意逐步减少吸烟数量。咨询成功的原因可能在于
- A、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
- B、咨询师相信人是理性的,能够自立,对自己负责
- C、咨询师顺其自然的对待这件事
- D、家人对来访者的威胁起作用
- E、来访者耳根子软
-
在做自由联想时,治疗师应鼓励病人
- A、尽可能把话说得合乎逻辑
- B、按时间顺序说明自己的情况
- C、不要说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以免耽误时间
- D、不要说有关个人隐私的事
- E、想到什么说什么,不管是否正确、是否有意义、是否合乎逻辑
-
不属于认知矫正技术的是
- A、引出自动性想法
- B、确定逻辑错误
- C、纠正自动性想法
- D、矫正不良的信念或认知图式
- E、假设性检验
-
有时,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会因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或者是不知道咨询师希望自己说什么而表现出沉默和目光的游离不定,也可能会以征询、疑问的目光看着咨询者。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称为
- A、自发性沉默
- B、创造性沉默
- C、对峙
- D、回避
- E、冲突性沉默
-
不属于神经症性防御机制的是
- A、置换
- B、退行
- C、隔离
- D、压抑
- E、分裂
-
靶行为的确定不包括
- A、区别靶行为是反应性行为还是操作性行为
- B、找出能改变靶行为的自变量因素
- C、记录靶行为
- D、分析来访者的个性
- E、分析来访者的动机与需要
-
关于体验式家庭治疗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其代表人物有Satir、Whitaker等
- B、家庭中发生的问题表现了家庭系统中的交流混乱、家庭规则不灵活、无韧性等特点
- C、认为促进个人和家庭成长的最好方式是用强力来解放情感和冲动
- D、其治疗目标是使家庭更加开放、自然,更有自主性和更能体会到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 E、结构、亚系统、边界是其基本概念
-
以下的情况中,未能把握好咨询限制性原则的是
- A、咨询师在一次咨询中发现来访者有严重的自杀倾向,并且已经携带了自杀的工具,因此延长了咨询时间
- B、咨询师在一次咨询中发现来访者有严重的自杀倾向,因此通知来访者的家属加以注意
- C、某次来访者因为没有遇到堵车提前20分钟到达了咨询室,来访者要求提前开始咨询,咨询师拒绝了
- D、某次来访者因为没有遇到堵车提前20分钟到达了咨询室,来访者要求提前开始咨询,咨询师看到也没有其他什么事就答应了
- E、某次咨询的时间快到了,来访者表示还有很多想说的,咨询师还是婉拒了
-
在个人中心治疗中,移情
- A、是治疗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 B、是治疗历程的核心所在
- C、是一种神经症的扭曲现象
- D、是治疗者无能造成的结果
- E、不是治疗历程的必要或重要因素
-
催眠治疗中,建立关系的技术总称为
- A、"跟"的技术
- B、"领"的技术
- C、分离技术
- D、圈入场地技术
- E、代理人技术
-
对心理治疗中所要求的医患关系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 A、理解热情
- B、良好通情
- C、关心尊重
- D、真诚中立
- E、良好中立
-
催眠治疗中语言运用原则错误的是
- A、尽量使用模糊或开放性的表达方式
- B、应用过去时来表达,可以更好地引导来访者想象
- C、多用积极肯定性的表达,少用否定句
- D、多用表达动态动作的动词
- E、可以使用相互矛盾的表达
-
没有安排固定活动,治疗不是按固定程序进行的集体心理治疗称为
- A、结构式心理治疗
- B、非结构式心理治疗
- C、封闭式心理治疗
- D、开放式心理治疗
- E、异质式心理治疗
-
关于行为治疗,描述正确的是
- A、其研究的对象是人的行为
- B、研究时强调的是当前环境事件而不重视历史原因
- C、研究时会忽视行为的潜在动因
- D、要求行为是可以精确描述的
- E、以上均是
-
家庭治疗程序中,包括预备性会谈、治疗性会谈以及
- A、真实性检验
- B、治疗终止
- C、治疗停顿
- D、治疗家访
- E、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