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自考小学班主任2016年10月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小家伙,你的画棒极了!教师节时,你送给老师的‘礼物’,我至今还挂在书桌前,每当看到它就似乎看到了你天真的大眼睛。每天中午我总是默默地观察你分饭时那不太熟练的动作,那认真的表情和穿梭于食堂与班级的忙碌的身影,你总是最后一个才吃饭。一个学期过去了,孩子你辛苦了!郑老师多希望你在学习上也能像画画一样专心,成绩也像画画一样出色,对待学习也能像分饭一样认真,那你远在日本的父母和养育你多年的祖父母将多高兴啊。”这是一位四年级的班主任给学生写的评语。试分析该评语的特点,并谈谈它对班主任学生操行评定工作的启示。

  2. 联系教育实际,谈谈班主任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意识。

  3. 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如何创设转化后进生的有利条件?

  4. 如何正确把握偶发性事件的性质?

  5. 班主任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认识?

  6. 简述班主任在工作中贯彻实践活动原则的具体要求。

  7. 集体教育原则

  8. 简述班主任工作评价的目的。

  9. 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可通过自我评价、_________和集体评价结合进行。

  10. 班级管理

  11. 教育与_________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之一,是现代化大生产对教育的客观要求。

  12. 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形式主要是普及性训练和_________相结合。

  13. 班主任运用锻炼法进行个别教育时,开展智力竞赛、讲演等属于_________锻炼。

  14. 班集体的形成过程具有鲜明的_________、明显的层次性和诸要素的一致性等特点。

  15. 班级体育锻炼的基本内容是两操、_________和运动竞赛。

  16.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判断大多是根据事物的_________特征进行的。

  17. 提出以身作则原则的依据之一是:教学活动都具有_________性。

  18. 自我意识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

  19. 关于学生参加劳动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劳动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 B.劳动有助于学生开拓精神的培养
    • C.劳动有助于班集体的建设
    • D.劳动可以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 E.劳动锻炼了学生的身体
  20. 班主任工作的示范性除了表现为班主任自身个性品质对学生的影响外,还表现为班主任的___________对学生的影响。

  21. 下列工作中,属于班级管理内容的有()。

    • A.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 B.对学生劳动的管理
    • C.对学生生活的指导
    • D.对教室设备的管理
    • E.对班级教学的管理
  22. 为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可采用的方法有()。

    • A.合作法
    • B.激励法
    • C.规范法
    • D.示范法
    • E.强化法
  23. 《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第四章规定,小学班主任的任职条件有()。

    • A.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B.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热心班主任工作
    • C.品行端正,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 D.教育思想端正,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教学能力
    • E.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强的责任心
  24. 在班级个别教育中,谈话法的主要类型有()。

    • A.批评式谈话
    • B.点拨式谈话
    • C.渐进式谈话
    • D.谈心式谈话
    • E.开放式谈话
  25. 班主任与家长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有()。

    • A.社会角色不同
    • B.教育学修养水平的差异
    • C.教育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 D.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缺乏联系
    • E.教育体制上的弊端
  26. 班主任工作负荷主要是指()。

    • A.班主任工作负担量和出勤
    • B.班主任工作量和工作繁重度
    • C.班主任工作时间和工作量
    • D.班主任工作的负担量
  27. 从评价结果看,班主任工作评价应做到()。

    • A.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 B.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 C.纵向评价与横向评价相结合
    • D.定量反映与定性描述相结合
  28. 在班主任工作评价的组织实施中,评价的依据、前提、基础和结论分别是()。

    • A.确定标准、收集资料、组织动员、分析判断
    • B.收集资料、组织动员、确定标准、分析判断
    • C.确定标准、组织动员、收集资料、分析判断
    • D.组织动员、收集资料、确定标准、分析判断
  2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运用榜样教育的基本要求的是()。

    • A.运用榜样,要注意树立榜样的威信
    • B.运用榜样,要注意激发学习榜样的动机,增加学习的自觉性
    • C.运用榜样,还要充分注意学习榜样必须见之于行动
    • D.运用榜样,应充分发挥榜样的主动性
  30. 小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内容上要符合我国教育方针,能培养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这体现了()。

    • A.思想性原则
    • B.教育性原则
    • C.可接受性原则
    • D.广泛性原则
  31. 班主任根据不同的谈话对象、事件性质、影响程度,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这种谈话是()。

    • A.商讨式谈话
    • B.渐进式谈话
    • C.循异式谈话
    • D.点拨式谈话
  32. 班级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创造才能、激发兴趣和爱好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属于()。

    • A.思想品德活动
    • B.科技活动
    • C.文学艺术活动
    • D.社会公益活动
  33. 依据内容的性质,家长会可分为三种类型:介绍性家长会、汇报性家长会和()。

    • A.总结性家长会
    • B.解释性家长会
    • C.说明性家长会
    • D.专题性家长会
  34. 在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中,师生共同管理阶段属于()。

    • A.发展成熟的班集体阶段
    • B.形成时的内聚集体阶段
    • C.转化中的散聚群体阶段
    • D.初建时的松散群体阶段
  35. 小学生平均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为()。

    • A.8-10小时
    • B.9-11小时
    • C.10-12小时
    • D.11-13小时
  36. 经常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共同活动是班集体的()。

    • A.方向
    • B.核心
    • C.动脉
    • D.灵魂
  37. 学生的家务劳动属于()。

    • A.自我服务劳动
    • B.公益劳动
    • C.实际生产劳动
    • D.勤工俭学劳动
  38. 在下列情感中,发展相对较晚的是()。

    • A.荣誉感
    • B.义务感
    • C.自尊心
    • D.爱国主义情感
  39. 班级管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形成班级管理的()。

    • A.目标
    • B.计划
    • C.方案
    • D.组织
  40. 儿童的脑重量达到成人平均脑重量的年龄一般为()。

    • A.6岁
    • B.9岁
    • C.12岁
    • D.15岁
  41. 关于小学生道德判断发展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自律到他律
    • B.由概括到具体
    • C.由效果到动机
    • D.由自己到他人
  42. 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性内容是()。

    • A.健全班级组织
    • B.搞好班级管理
    • C.指导班级活动
    • D.开展班级教育工作
  43. 小学中年级儿童情感体验的依据主要是()。

    • A.社会反应
    • B.道德行为规范
    • C.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
    • D.内化的具体道德观念
  44. 1952年颁布的《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小学各班采用()。

    • A.教师责任制
    • B.班主任责任制
    • C.科任教师责任制
    • D.校长负责制
  45. 就某一研究对象或课题中的某一方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的教育科研方法是()。

    • A.调查研究
    • B.个案研究
    • C.实验研究
    • D.文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