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2018年10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411)
-
试述估算的价值。
-
试述如何帮助学生掌握代数方法解应用题。
-
数学课的操作是一种特殊的动手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动手来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试以“分数的意义”教学为例,设计操作活动以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对小学数学学习有何启示?
-
简述小学生数学学习迁移的特点。
-
简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
简述短时记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影响。
-
教学原则
-
教学评价
-
复习课
-
发现法
-
影响小学生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 A.已有知识的概化程度
- B.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
- C.心理定势
- D.已有知识的可辨性和稳定性
- E.学生的智力水平
-
造成小学生计算错误的知识方面的原因包括()
- A.概念不清
- B.计算失误
- C.算理不明
- D.口算不熟
- E.笔算不准
-
根据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向不同,可以把数学思维分为()
- A.逻辑思维
- B.集中思维
- C.形象思维
- D.发散思维
- E.直觉思维
-
从外延上看小学数学概念中存在的关系有()
- A.并列关系
- B.包含关系
- C.同一关系
- D.矛盾关系
- E.对立关系
-
学生对数学的钟情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包括()
- A.联系实际,唤起兴趣
- B.探索规律,引发兴趣
- C.质疑问难,激发兴趣
- D.手脑并用,促进兴趣
- E.课外活动,发展兴趣
-
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因素主要有()
- A.感性材料
- B.生活经验
- C.认知结构
- D.抽象概括能力
- E.语言表述能力
-
学习的考评种类众多,按考评的性质可以划分为()
- A.显示性考评
- B.预示性考评
- C.形成性考评
- D.总结性考评
- E.诊断性考评
-
容量较大,评卷省时,评分比较客观的题型有()
- A.是非题
- B.匹配题
- C.序列题
- D.改错题
- E.选择题
-
练习的三个基本阶段是()
- A.模仿阶段
- B.尝试阶段
- C.熟练阶段
- D.创造阶段
- E.应用阶段
-
小学数学的新授课主要包括()
- A.讨论课
- B.讲练课
- C.探究研讨课
- D.自学辅导课
- E.预习课
-
关于小学数学教材体系的演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49年以前的教材都是单一式体系
- B.1949年以前的教材都是综合式体系
- C.1963年后,增加了圆柱、圆锥等内容,逐步走向综合式
- D.1963年后,增加了圆柱、圆锥等内容,逐步走向单一式
- E.1978年后,算术更名为数学
-
小学数学课程的性质可描述为()
- A.基础课
- B.理论课
- C.工具课
- D.文化课
- E.实践课
-
我国小学数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包括()
- A.数与计算
- B.量与计算
- C.比与比例
- D.代数初步知识、几何初步知识
- E.统计初步知识和应用题
-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根据学习方式可以把学习分为()
- A.发现学习
- B.接受学习
- C.有意义学习
- D.机械学习
- E.认知学习
-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
- A.“是什么”的知识
- B.“为什么”的知识
- C.“怎么样”的知识
- D.“怎么办”的知识
-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应选取()
- A.数学知识中最基本的知识
- B.现代生活中能广泛运用的知识
- C.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知识
- D.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
- E.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知识
-
《九章算术》所记载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半广以乘正从”,这里的“广”与“正从”分别指()
- A.三角形、高
- B.正方形、边长
- C.矩形、高
- D.矩形、边长
-
“丽丽有10张卡片,送给玲玲2张,还剩几张?”这种应用题的叙述方式是()
- A.正叙
- B.倒叙
- C.顺向
- D.逆向
-
数学知识建立的基础是()
- A.数学概念
- B.数学活动
- C.数学兴趣
- D.数学情感
-
概念的种与属是相对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属概念
- B.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属概念
- C.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的种概念
- D.四边形是平行因边形的种概念
-
直接支配和调节学生的学习活动,实现预定学习目的的心理过程是()
- A.学习情感
- B.学习意志
- C.学习动机
- D.学习兴趣
-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基础的思维方法是()
- A.分析
- B.综合
- C.观察
- D.比较
-
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为独立性、主动性和()
- A.审美性
- B.计划性
- C.规范性
- D.创造性
-
为了测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程受,并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凋节教学程序的考评是()
- A.显示性考评
- B.形成性考评
- C.诊断性考评
- D.总结性考评
-
电化教学手段根据其特点可以分为()
- A.光学的、音响的、声像的三大类
- B.音响的、声像的、投影的三大类
- C.光学的、音响的、声像的以及综合的四大类
- D.投影的、音响的、声像的以及综合的四大类
-
提出学习过程的阶梯模式的心理学家是()
- A.列昂节夫
- B.奥苏伯尔
- C.加涅
- D.斯金纳
-
变量数学的起点是()
- A.笛卡尔的解析几何的建立
- B.罗巴契夫斯的非欧几何的出现
- C.塔利斯对命题的证明
- D.勾股定理的出现
-
培养初步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教学的培养核心是()
- A.计算能力
- B.初步数学思维能力。
- C.空间观念
- 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在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时,对于低年级儿童多采用()
- A.谈话法
- B.自学辅导法
- C.讲解法
- D.演示法、操作实验法并辅之以引导发现法
-
学生在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概念后,再把它们总括成“柱体”,新旧概念之间建立起逻辑上的包含关系,这是()
- A.类属(下位)同化
- B.总括(上位)同化
- C.并列同化
- D.概念的形成
-
公元3世纪研究“割圆术”的数学家是()
- A.塔利斯
- B.欧几里得
- C.刘徽
- D.祖冲之
-
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属于 ()
- A.逆向迁移
- B.顺向迁移
- C.正迁移
- D.负迁移答案:A解析: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是从方向上来分析,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叫做逆向迁移;正迁移和负迁移是从效果上来分析的,促进为正迁移。
-
数学思维的核心是()
- A.抽象思维
- B.直觉思维
- C.逻辑思维
- D.形象思维
-
数学智力技能与数学操作技能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 A.意志努力程度的提高
- B.意志努力程度的降低
- C.意识控制程度的增加
- D.意识控制程度的减少
-
掌握非负有理数及其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材编排时应当()
- A.先学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然后是小数和小数四则运算、分数和分数四则运算
- B.先学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然后是分数和分数四则运算、小数和小数四则运算
- C.先学小数和小数四则运算,然后是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分数和分数四则运算
- D.先学小数和小数四则运算,然后是分数和分数四则运算、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