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考2014年10月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通信企业宽带上网的2MB套餐费用设计是:80小时档,基本月租88元,超时费0.05元/分钟;若参加促销活动,月租费用按90%优惠计算。不限时档,基本月租168元;若参加促销活动,月租费用按80%优惠计算。月费用计算公式的部分决策树如题43图。请填空回答如下问题:

     上网档  上网时间  促销活动  费用计算公式

    (1) A处费用计算公式应为__________,B处费用计算公式应为 _____ 。

    (2)张客户是80小时档,不参加促销活动的套餐使用客户,若上网时长为82小时,费用计算公式为_____ 。

    (3)李客户是不限时档,参加促销活动的套餐使用客户,若上网时长为52小时,费用计算公式为_____ 。

    (4)王客户是不限时档,不参加促销活动的套餐使用客户,若上网时长为208小时,费用计算公式为_____ 。

  2. 在D盘的“用户”子目录中创建数据库“公司管理”。主文件名为:“公司管理_ DATA.MDF”,初始大小为10MB,最大尺寸为50MB,增长速度为5%;事务日志文件名为“公司管理_LOG.LDF”,初始大小为4MB,最大尺寸为8MB,增长速度为LMB。SQL语言程序如下:

    CREATE DATABASE 公司管理

    ON PRIMARY

    (NAME=____(1)____,FILENAME=____(2)____公司管理_DATA.MDF,

    SIZE=____(3)____,MAXSIZE=____(4)____,FILEGROWTH=____(5)____)

    LOG ON

    (NAME=____(6)____,FILENAME=____(7)____公司管理_LOG.LDF

    SIZE=____(8)____,MAXSIZE=____(9)____,FILEGROWTH=____(10)____)

    请按题干要求填写(1)-(10)的内容。

  3. 学院论文评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如题42 图首先对有待评估的论文编码;保存论文并分配给评估专家。评估专家需要先登录,然后进行论文评估,并保存评估结果。请填空回答下述问题:

    (1)数据存储模块有_____个。

    (2)外部实体模块有_____个。

    (3)F1、F2是_____元素。

    (4)F3是 _____ 元素。

    (5)P3是 _____ 元素。

    (6)P3的名称是_____ 。

  4. 简述系统设计时采用模块化层次结构的优点。

  5. 系统测试工作为什么要按计划进行?

  6. 简述概念模型中的一对一联系。

  7. 简述什么样的U/C矩阵是完备的。

  8. 简述计算机应用普及对管理信息系统用户的要求。

  9. (系统开发)外包

  10. 验收测试

  11. 蓝牙

  12. (信息)采集

  13. 管理信息

  14. 对运行中的系统进行检查、升级和修改等保护性活动叫做 ( )

    • A.系统维护
    • B.系统管理
    • C.系统测试
    • D.系统检验
  15. 应用软件的维护可分为完善性维护、适应性维护、纠错性维护和 ( )

    • A.预防性维护
    • B.数据维护
    • C.安全性维护
    • D.代码维护
  16. 我国目前实行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将安全保护等级划分为( )

    • A.三级
    • B.四级
    • C.五级
    • D.六级
  17. 对新系统的用户培训要分层次实施,通常划分为:操作人员、业务部门用户、知识型用户和 ( )

    • A.管理人员
    • B.系统维护人员
    • C.销售人员
    • D.系统检验人员
  18. 系统测试的内容有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和 ( )

    • A.功能测试
    • B.结构测试
    • C.回归测试
    • D.验收测试
  19. E—R图(模型)表示系统的 ( )

    • A.物理结构
    • B.概念结构
    • C.关系结构
    • D.逻辑结构
  20. 用户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具备的多重身份是:系统使用者、系统检验者、应用效果承担者和 ( )

    • A.业务支持者
    • B.系统效果的传播者
    • C.技术服务者
    • D.系统软硬件开发者
  21. 在E—R图中,将X实体和Y实体的n:1联系转换为相应的关系,这个关系的码是( )

    • A.Y端实体的码
    • B.X端实体的码
    • C.XY端码组合
    • D.X端或Y端的码
  22. E—R图中,实体的属性与其它实体之间( )

    • A.必须有联系
    • B.只能有单一联系
    • C.不能有联系
    • D.可以有单一联系
  23. 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流( )

    • A.必须用动词命名
    • B.只由数据项构成
    • C.与数据处理相连
    • D.只由数据结构构成
  24. 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中,循环结构可用来表示( )

    • A.先后完成的多个过程
    • B.随机执行的某个过程
    • C.并列完成的多个过程
    • D.重复执行的某个过程
  25. 系统数据调查的主要线索是( )

    • A.载体形式
    • B.业务流程
    • C.组织形式
    • D.资金流程
  26. 在可行性分析中,能回答“项目在企业中能否获得支持”的是( )

    • A.技术可行性
    • B.经济可行性
    • C.法理可行性
    • D.管理可行性
  27. 在用户需求难以确定的情况下,信息系统开发宜选用( )

    • A.结构化方法
    • B.生命周期法
    • C.基于构件开发法
    • D.原型法
  28. 在SQL语言中,命令动词DELETE属于( )

    • A.数据查询
    • B.数据定义
    • C.数据操纵
    • D.数据控制
  29. 从规划内容上看,企业信息系统规划分为( )

    • A.战略性规划和执行性规划
    • B.企业级规划和部门级规划
    • C.战略性规划和部门级规划
    • D.综合发展规划和开发规划
  30. 以人的观点模拟事物本身的模型称为 ( )

    • A.逻辑数据模型
    • B.概念模型
    • C.物理数据模型
    • D.实体模型
  31. 从一个学生关系中找出所有学生考试成绩的操作属于( )

    • A.投影运算
    • B.选择运算
    • C.连接运算
    • D.集合运算
  32. 如果一个关系模式的码由单一属性构成,那么它( )

    • A.无任何函数依赖
    • B.有不完全函数依赖
    • C.无传递函数依赖
    • D.无不完全函数依赖
  33. 因特网发展的基础框架是( )

    • A.TCP/IP协议
    • B.HTTPTP
    • C.FTP协议
    • D.SMTP协议
  34. 由数据库、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的整体是( )

    • A.文件系统
    • B.数据库系统
    • C.软件系统
    • D.数据仓库
  35. 能充分利用多处理器平台,同步处理数据的数据库系统是( )

    • A.集中式数据库系统
    • B.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 C.多媒体数据库系统
    • D.并行数据库系统
  36. 按拓扑结构划分,计算机网络分为( )

    • A.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 B.有线网、无线网
    • C.总线网、环型网、星型网
    • D.低速网、高速网
  37. 根据资源分布结构和处理过程的不同,网络信息处理平台分为( )

    • A.通信平台和数据库平台
    • B.集中式平台和数据库平台
    • C.通信平台和分布式平台
    • D.集中式平台和分布式平台
  38. 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最多的信息系统是( )

    • A.业务处理系统
    • B.主管系统
    • C.决策支持系统
    • D.专家系统
  39. 企业计算机应用从组织内部向外部逐步扩展、延伸的过程称为企业的( )

    • A.社会化
    • B.网络化
    • C.虚拟化
    • D.规模化
  40. 包含智能化查询和服务支持系统的DSS应用被称为( )

    • A.客户服务
    • B.商业智能
    • C.商业服务
    • D.人工智能
  41. 下列选项中,属于推动移动商务发展的新兴技术的是( )

    • A.多媒体技术
    • B.光纤
    • C.全球定位系统
    • D.编码
  42. 企业中业务信息的特点是数据( )

    • A.更新频繁
    • B.精确度低
    • C.来源多变
    • D.寿命较长
  43. 数据处理过程是从( )

    • A.知识到信息的转换
    • B.信息到知识的转换
    • C.数据到信息的转换
    • D.信息到数据的转换